吳興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啓動

力爭2018年交付投入使用

建成後織里居民看病將更方便

規劃床位900張,日門診量2000人次,總建築面積達108893平方米......這是正在建設中的吳興區人民醫院新大樓。記者昨日從織裡鎮鎮村規劃建設辦公室瞭解到,截至春節前吳興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樁基礎施工已全部完成,預計2016年年底完成主體工程12層,出形象。預計該工程於2018年年底完工並交付投入使用。

據介紹,今年1月8日,在織裡鎮第十七屆人代會第七次會議上,吳興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被列入織裡鎮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建成後的吳興區人民醫院將成為一所服務於吳興區及周邊地區的現代化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遠期將建成一所三級綜合醫院。

現狀:床位緊缺“停車難”問題突出

現有的吳興區人民醫院位於織裡鎮康泰路11號,原身為織裡醫院,於2014年1月更名。吳興區人民醫院是目前吳興區唯一一家二級乙等綜合性公立醫院,為織裡鎮本地居民、新居民以及周邊鄉鎮的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從1998年建成至今,隨著時間的推移,現有的醫院條件已經難以滿足眾多居民的醫療需求。

吳興區人民醫院辦公室主任陳亞萍告訴記者,現有的醫院佔地面積總共28畝,核定床位120張。2015年,醫院內科病房做了一些改造,實際開放的床位數量增加到了180張。儘管如此,床位的需求還是很緊張,醫院只好通過“預約”等方式進行調節。“停車難”也是目前醫院面臨的一大難題。“醫院是1998年造的,當時汽車少,大多數居民家中都是摩托車和自行車,設置的車位都是摩托車車位和非機動車車位。因此現在醫院裡汽車車位少,停車很困難。為了把更多車位留給患者,醫院現在鼓勵職工‘拼車’,還在醫院裡實行單雙號限行。 ”陳亞萍介紹說,此外,康泰路是織裡鎮主幹道之一,原本車流量就比較大,再加上前來就診的居民大多都是開車前來,導致醫院門口經常發生擁堵狀況。

不論是床位、停車位還是業務用房,陳亞萍表示,這些都已經不能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和居民的需求,因此醫院希望通過整體搬遷來改變現狀。

破局:選新址 制定整體搬遷計劃

為了方便居民在家門口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去年織裡鎮政府敲定了吳興區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長期規劃,在湖織大道與大港路交叉口西南側選址啟動建設吳興區人民醫院新大樓。項目已於去年10月開始動工建設。

昨天,記者在鎮村規劃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建設中的工地。在工地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整個新醫院建設項目已全面啟動,一季度將完成樁基、基坑圍護工程。截至目前,樁基礎施工已全部完畢。按照進度安排,至今年年底,新醫院主體工程可以完成12層。

“新醫院總用地面積約88236 平方米。按照規劃,建成後醫院總規模床位數為900張,其中一期建設600張,遠期建設300張,日門診量2000人次,基本能夠改變目前醫院床位緊張的局面。 ”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有關醫院主體工程的初步設計,可以發現和現有的吳興區人民醫院相比,新醫院在硬件設施、交通環境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變。“在功能佈局上,新醫院採取了模塊化、秩序化的佈局方式,急危重症治療中心、病房、醫技、門診一一對應,各功能緊湊合理、流線高效快捷,構成一個以醫技為核心的規模化的醫療區域。而在交通方面,新醫院兩面環路,交通十分便利。 ”工作人員介紹說,新醫院將設置538個機動車停車位,今後來新醫院看病的居民,停車將不再是大難題。

升級:科室建設+人才儲備 為提升醫療服務蓄力

據瞭解,整個吳興區人民醫院項目將分三年進行,在這三年裡,不僅是建大樓、停車場、景觀綠化,更重要的人才隊伍建設與科室建設。吳興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說,醫院的整體搬遷不是簡單的搬家,如果人才力量跟不上,提升醫療服務無從談起。這幾年,吳興區人民醫院逐步開始針對整體搬遷的準備工作,推動人才儲備和科室建設。“我們醫院現有的科室設置已經比較全面,這兩年又新開設了肛腸外科、乳腺科、腎內科等科室,這樣居民看病就更方便了。比如結合腎內科科室建設,2月15日我們醫院啟用了血液透析中心,這樣附近需要做血透的居民就可以到我們醫院來做,不需要大老遠跑到市區的醫院了。而且,我們這兒大多數都是用農保的居民,相對於市區的大醫院,居民在我們醫院可以獲得更大的報銷比例。 ”該負責人說。

在人才儲備上,吳興區人民醫院則是採用“輸血”+“造血”的模式。“也可以說是‘引進來’和‘走出去’。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吳興區人民醫院是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託管醫院,藉助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優質資源,醫院將年輕醫生送到市級醫院進修,全方位提升對基礎疾病的診療技術。高年資的醫生則被送往省級醫院進行專科方向進修。同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來吳興區人民醫院輪流坐診,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幫助吳興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實現技術上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