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在長征中的卓著功勳:爲黨保存一批重要幹部

【摘要】周恩來同志為紅軍長征做了大量細緻、具體的工作,表現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風範和崇高品德。這種精神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經歷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長征充分顯示了中國工農紅軍英勇頑強的精神,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堅不可摧的戰鬥力量。周恩來為長征做了大量工作,表現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精神。

為紅軍長征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蘇區第5次反“圍剿”遭到失敗。為了保存力量,建立新的根據地,以開創發展新局面,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於1934年10月從蘇區的西南方向突圍,進行戰略轉移。但由於敵人重兵“追剿”,他們不能在南方落腳,不得已過長江折轉北上。這樣,原計劃的短程戰略轉移便發展為長征。

長征的準備工作是從1934年5月秘密進行的。中央書記處成立了由博古、李德、周恩來組成的“三人團”,專門籌劃戰略轉移任務。博古負責政治,李德負責軍事,周恩來負責督促軍事計劃的實施。長征前夕,周恩來以其過人的機敏,指導了與廣東軍閥陳濟棠的秘密談判,在圍堵的“鐵桶”上打開了一個缺口,使得紅軍長征初期能夠較順利地突破敵人前三道封鎖線。

為黨保存了一批重要幹部

1934年8月,陳毅在作戰中身負重傷,周恩來得知情況後,立即通知衛生部長賀誠打開已裝箱的醫療器材,派人送到醫院為陳毅做手術,於第二天親自前往看望,並對他說:“我們很快就要走了,中央決定你留下來堅持鬥爭……相信你一定能夠依靠群眾,依靠黨的領導,堅持到勝利。”

為了保證參加長征的董必武、徐特立等老同志和一批女同志及傷病員的安全,周恩來反對將這些同志分散到各野戰部隊去,於是將他們編成一個休養連隨中央縱隊一起行軍,他親自指派何長工兼任連長。長征路上,何長工調到紅九軍團任政委後,周恩來又派八軍團衛生部長侯政任休養連連長。在周恩來的關心和照顧下,休養連絕大部分同志都勝利到達了陝北。

指揮紅軍突破敵人封鎖線

1934年9月,中央蘇區北線和東線的防禦陣地相繼被敵軍突破,蔣介石準備在10月下旬、中央紅軍突圍前夕,向中央蘇區發動總攻。紅軍通過偵察和破譯敵人無線電通信,已察覺到敵人即將採取重大軍事行動,決定將突圍行動提前一個月,在敵人發起總攻前衝出包圍圈。

經過苦戰,中央紅軍終於突破了敵人三道封鎖線。蔣介石急調40萬大軍,分成三路,前堵後追,企圖消滅我軍於湘江、灕水以東地區。此時,軍委縱隊離湘江渡河點僅80餘公里,但由於騾馬、輜重過多,行進緩慢。敵“追剿”軍陸續趕到,向紅軍發起攻擊。紅軍在湘江兩岸與優勢之敵血戰5晝夜,終於掩護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於12月1日渡過湘江。雖然突破了敵人第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東岸的企圖,但是自身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這是“左”傾錯誤路線自長征以來實行消極避戰、逃跑主義的嚴重惡果。這樣,部隊的指揮實際上由周恩來擔當起來,支撐著困難的局面。

為遵義會議勝利召開和圓滿成功作出了傑出貢獻

中國共產黨於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是長征中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史稱“遵義會議”。對於周恩來在遵義會議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毛澤東曾多次予以肯定。

召開遵義會議的基本條件就是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獲得休整時間。在遵義會議上,周恩來全力推舉毛澤東領導中央紅軍,對確立毛澤東在黨內軍內的領導地位起了重要作用;遵義會議後,周恩來又全力維護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保證了黨和紅軍領導核心的穩固。遵義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總結第五次反“圍剿”的經驗教訓。會上,周恩來就軍事問題作副報告,他指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軍事領導的戰略戰術的錯誤,並主動承擔責任,作了誠懇的自我批評。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重要發言,著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以來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以及博古在總結報告中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辯護的錯誤觀點。毛澤東發言後,周恩來旗幟鮮明地表示贊同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竭誠推舉毛澤東為我黨我軍的領袖。他指出,只有改變錯誤的領導,紅軍才有希望,革命才能成功。周恩來的發言和倡議得到了與會絕大多數同志的支持,由於周恩來當時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又是對紅軍有著最高指揮權的“三人團”成員,所以周恩來的態度對會議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對確立毛澤東在黨內軍內的領導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遵義會議經過激烈的爭論,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委託張聞天起草了《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並由常委審查通過,肯定了毛澤東關於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否定了博古關於第五次反“圍剿”的總結報告。會議決定改組中央領導機構,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由張聞天接替博古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朱德、周恩來負責軍事指揮,毛澤東協助周恩來負責軍事指揮。1935年3月又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毛澤東、王稼祥為成員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這是周恩來為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形成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中國革命的轉折由此開始。

與毛澤東共同組織和指揮了紅軍長征

中央三人指揮小組成立後,周恩來不僅是紅軍行動的決策者,而且是戰略戰役的具體準備和組織實施者。可以說,遵義會議後,紅軍的重大行動都是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共同指揮下進行並取得勝利的。

首先,周恩來與毛澤東共同醞釀提出了紅軍北上的戰略方針。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但紅軍長征的出路仍尖銳地擺在新的領導人面前。遵義會議後黨中央關於紅軍戰略方針曾有過幾次變化,但直到兩河口會議才確定了北上川陝甘的戰略方針。這個戰略方針對紅軍長征的出路,對創建新根據地都非常有利。在周恩來與毛澤東共同指揮下,中央紅軍通過四渡赤水戰役、大渡河戰役迅速北上,實現了與紅四方面軍的勝利會師,以後繼續北進,到達陝北與紅十五軍團會合,使全國的革命形勢和陝北根據地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次,周恩來與毛澤東共同組織、指揮紅軍開展了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我軍一反以前的狀態,迂迴曲折,穿插於敵人之間,聲東擊西,處處主動,左右敵人。全軍指戰員深刻地認識到:周恩來與毛澤東等領導制定的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是使我軍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

第三,周恩來與毛澤東等親自指揮紅軍渡過金沙江,進入川西地區。部隊與從蒙古、鹽井坪渡口過江的紅九軍團會合,跳出了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第四,周恩來與毛澤東一起決策指揮了粉碎敵人圍剿陝北的直羅鎮戰役。戰前,周恩來組織團以上幹部實地察看戰場地形,並親自制定作戰部署和佈置戰役打響後的救護、後勤保障等工作。戰鬥打響後,他與毛澤東等親臨前線,甚至親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這次戰役的勝利,打亂了蔣介石進攻陝北的計劃,粉碎了蔣介石對陝甘蘇區的圍剿。

第五,周恩來與毛澤東一起決策指揮了東征和西征,使陝北根據地在發展中得到鞏固。進入陝北,雖然建立了根據地,但根據地的條件是有限的,仍有許多困難,黨中央決定在發展中求鞏固,為此組織了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由毛澤東親自率軍東渡黃河,抗擊日寇。周恩來則負責後方工作,為東征勝利及回師做了許多細緻的策應工作。東征軍回師不久,周恩來又協助毛澤東指揮了西征,迎接紅二、四方面軍。1936年10月,終於實現了三大主力紅軍的勝利會師。

與張國燾分裂主義展開堅決的鬥爭

1935年7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開了蘆花政治局會議,回顧紅四方面軍的歷史,總結其經驗與教訓。周恩來在發言中肯定了紅四方面軍取得的成績,同時也誠懇嚴肅地對張國燾的錯誤提出了批評,督促張國燾在總結經驗教訓中認識中央的正確主張,執行中央的戰略方針。在周恩來及黨中央領導人的多次挽救和積極爭取下,張國燾終於率領紅四方面軍北上,維護了黨和紅軍的團結,保證了紅軍長征的勝利。

為奪取長征完全勝利做了大量工作

周恩來與毛澤東一起糾正了陝甘蘇區肅反擴大化的錯誤和紅二十五軍中遺留的鄂豫皖蘇區肅反擴大化的錯誤,克服了內部的政治危機,團結了十五軍團和陝北的幹部群眾。周恩來與毛澤東一起看望被釋放的紅軍指戰員。此後,周恩來又受黨中央委託,分別找受過委屈的同志談話,鼓勵他們為革命、為人民顧全大局,建立功勳。此外,周恩來還做了大量統戰工作,為形成西北統戰局面作出了貢獻,使紅軍長征最終以實現“北上抗日”的戰略總方針而告勝利。

綜上所述,周恩來在紅軍長征中所表現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風範和崇高品德,是當前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也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不懈奮鬥。(作者單位:南京市梅園新村紀念館)

轉自:人民網-人民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