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国内科研人员大概的收入情况

之前有人总是拿码农踩科研人员,认为科研人员没前途,今天来说说国内科研圈子。(主要是指高校各种讲师,副教授,教授)

第一类科研人员:无任何xx学者,xx人才头衔。

这类科研人员可能就是大家轮的屌丝阶层,没实力和人脉非要在这个圈子混,月薪基本就是15k封顶。

那么这类科研人员的前途如何?生活水平比码农如何?

首先这类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基本30岁之前就结束了,没有什么希望,所以每年除了给本科生上个课或者帮大老板打个杂,基本时间可以自由安排,我看到的这类科研人员的生活重心主要在副业上,具体能赚多少不知道,但是一般有固定副业的生活都很自在。(相当于不用天天上班还拿学校的钱)

说说国内科研人员大概的收入情况

当然也有不会搞副业的,只会啃着书本,那这类人确实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经济很拮据,生活并不如意。

所以你觉得当这类科研人员好不好?那取决于你自己的规划了。这些人基本都聚集在国内的普通高校里了,门槛也不高,土博搞搞关系很多都能进,这类人的前途在于副业,和学术基本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高校副教授可以让研究生和本科生帮他做事,一个月给200,这种低价劳动力是高校之外不可能享受的,当然那些“有骨气有道德”的人不屑于这么做,但是你要讨论赚钱么,程序员不也是帮资本主义剥削屌丝阶级么,本质其实一样。(如果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老师那直接开互联网公司都没问题了,员工都现成的。)

第二类科研人员:至少有一个头衔(比如xx基金,xx学者)

这类科研人员的工资基本可以达到第一类的数倍,可以达到30k或以上,并且享受各种福利和优厚待遇(低价房子甚至分配房子),再加上较高的社会地位,是普通码农无法相比的。

说说国内科研人员大概的收入情况

但是缺点是比较累,因为学术生涯越往后高手越多,所以越要拼命,所以一般做到这个程度的都是对学术本身热爱的,不然生活质量并不高。

说说国内科研人员大概的收入情况

你要坚信一点,有科研天赋的人必定是极少数,既然你有,你就不能把自己当第一类科研人员,你是在第二类科研人员的预备军里,你成为xx学者的概率绝对大于你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最后说一点吧,真正做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都是发自内心喜爱科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