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深圳現代服務業向高端化邁進,爲實體經濟帶來「漣漪效應」

前不久,建行深圳分行吹響集結號,聯合市國資委、金融辦及各區政府等共同發起助力實體經濟的“同舟行動”,為面臨融資難的深圳企業提供更便宜、便捷的融資服務。供應鏈、黃金珠寶、先進製造業等多個深圳特色行業企業首批受惠。

「他山之石」深圳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迈进,为实体经济带来“涟漪效应”

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高端化邁進,正為深圳經濟帶來“漣漪效應”。深圳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指出,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規劃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聚集區,支持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研究院等運營發展;推進供應鏈管理、綜合貿易物流等發展,打造國際化物流樞紐城市;支持會計、法律、諮詢等專業服務業高水平國際化發展。

專家表示,深圳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正由政府引導,變成企業自覺,從而為特區經濟帶來強大的內生動力。

金融造血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承擔著向實體經濟的輸血功能,近年來,深圳金融業在政府部門引導下,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從容應對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取得長足進步。”市金融辦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他山之石」深圳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迈进,为实体经济带来“涟漪效应”

全市金融產業著力拓展直接融資路徑。深圳深入調研,研究推動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優秀企業上市、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配合健全上市培育服務體系。在嚴把准入關的前提下,支持優質股權投資基金集聚落戶,推動前海深港基金小鎮建設。

研究完善《關於促進創業投資行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組織籌備第20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加快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推動出臺配套管理制度,促使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正式成立運營。穩步推進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QFLP);爭取國家外管總局批准,深化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QDIE),進一步拓寬跨境雙向投資渠道。

“助力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是金融服務的主線。”市金融辦負責人介紹,深圳加大力度推廣應用深圳市創業創新金融服務平臺,已註冊企業1.7萬家、註冊金融機構113家,促成融資約34億元。研究起草《政策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實施辦法》《關於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若干措施》,修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和“動產融資貸款風險補償金”操作規程,探索創新信貸風險分擔機制、投貸聯動補償機制,支持組建中小微企業轉貸基金、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加大財政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

圍繞重點領域優化產融結合,為深圳經濟增長提供後勁。深圳研究支持科技租賃發展,推動組建科技保險公司等新型機構,促進金融與科技深度結合,轄內已設有43家科技特色支行、2家科技小額貸款公司、3家科技融資擔保公司等。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研究完善《深圳市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意見(試行)》,探討發行綠色市政債券,指導福田區申請國家第二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並積極探索與香港、倫敦加強綠色金融跨境合作。組織召開全市供應鏈金融座談會,會同各方成立專項工作組,研究制定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具體措施。開展社會影響力投資研究,探索以市場化方式調動社會資本,更好履行社會責任。

「他山之石」深圳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迈进,为实体经济带来“涟漪效应”

物流創新帶來貨通四海

據深圳市交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委開展了物流與供應鏈行業創新發展大調研,鼓勵行業內企業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創新發展。

目前,深圳培育新能源運力共享、同城貨運運力調配平臺、社區共享冰箱、無人貨架等行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全市物流與供應鏈行業“小巨人”企業已達4家,分別為菜鳥網絡、豐巢科技、越海全球、貨拉拉。

「他山之石」深圳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迈进,为实体经济带来“涟漪效应”

市交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全市預計實現物流業增加值980億元,同比增長9.17%。接下來,該委將密切關注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對標國際一流灣區,研究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機制下深圳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發展策略,謀劃深圳物流產業佈局,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物流業發展,提升深圳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控制力、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無車承運人發展策略研究,剖析無車承運人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我市無車承運人發展策略,引導深圳無車承運人健康發展,並修改現有政策,探索在無車承運人企業納入產業資助;加快制定深圳中歐班列扶持政策,對班列運營予以適當的財政資助,促進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冷鏈物流行業大普查,全面掌握我市冷鏈物流需求和供給,科學評估冷鏈物流發展水平,結合國際先進城市經驗和深圳實際,提出深圳冷鏈物流發展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