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怎麼貼近人民?碧桂園的一次調研教會你!

體驗式調研作為貼近群眾、"接地氣"的調研方法,可以快速將調研成果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對推進碧桂園的工作、提升群眾服務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版圖大、人口小","林業大、農業小","生態大、經濟小",有"三大三小"特徵的寧陝縣位於秦嶺腹地,雖然生態資源非常豐富,縣內有熊貓、金絲猴、朱䴉、獨葉草、珙桐、紅豆杉等秦嶺"六寶",但因"九山半水半分田",可耕地只有約4%,被定為國家級貧困縣。

"能力型貧困"以及"資源型貧困"都有切實有效的脫貧路徑,唯獨"失志型貧困"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如何消除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激發貧困村內生動力,9月6日-8日,碧桂園與9省14幫扶縣扶貧經驗交流活動暨陝西寧陝縣第一期短期體驗式調研學習在廣東舉行,來自寧陝縣的20名村支書、第一書記等村兩委骨幹應邀來到碧桂園集團總部及扶貧項目等地開展經驗交流和參觀學習。

寧陝縣委常委翟章章表示,今年是寧陝縣迎接脫貧攻堅的國考關鍵時期,感謝碧桂園集團提供這次機會,把最好的環境條件、最好的師資力量都投入到寧陝的村兩委幹部調研學習活動,希望村兩委幹部抓住脫貧攻堅的機遇,把先進的經驗模式帶回寧陝。

寧陝縣同心村第一書記、縣財政局財政投資評審中心主任張玲介紹,寧陝縣委縣政府號召每一位黨員幹部至少要幫扶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月至少兩次家訪,根據情況進行思想溝通和幫扶。她認為,扶貧不能只幫助貧困戶,要幫整個村發展經濟,讓村民有事兒可做、有錢可賺,這是目前最需要的。

碧桂園集團黨委副書記、集團副總裁朱劍敏表示,碧桂園與9省14縣簽訂的是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工作的合作協議,想的是除了精準脫貧之外,還要參與14縣下一步鄉村振興永續脫貧的工作。他說,村兩委幹部在一線更瞭解貧困村的實際情況,也更清楚脫貧攻堅最需要什麼。希望通過此次交流,碧桂園能更好協助政府脫貧攻堅。

據悉,碧桂園集團黨委成立於2007年,下設基層黨組織176個,擁有黨員23598人。多年來,碧桂園高度重視企業黨建工作,"像建好房子一樣做好企業黨建工作"思路,通過築牢黨建基礎,創新黨員的教育模式,積極推進黨群工作一體化。今年把扶貧上升為主業高度以後,碧桂園在政府的指導下,在結對幫扶的9省14縣組建了一線扶貧項目黨支部。

碧桂園集團黨委委員、集團助理總裁羅勁榮表示,此次組織村支部書記、村第一書記等兩委主要骨幹來到這裡參觀學習和交流經驗,拓寬視野,希望村幹部將所學所思所想激發村黨組織活力,發揮黨員幹部先進性,引導貧困戶消除"等靠要"思想,進一步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

"之所以貧困,是因為很多的貧困戶沒有或者缺少勞動力,這是幫扶部分貧困戶的難點和痛點,而目前幫扶措施多以國家補貼為主。"寧陝縣廣貨街鎮和平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王世友認為,發展產業,促進就業,是脫貧攻堅工作中保證貧困戶脫貧不返貧的有效措施。

今年來,碧桂園與14個幫扶縣所在各級政府積極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創業技能培訓,把農村富餘勞動力組織起來進行相關的培訓,以SSGF綠色建築產業工人培訓作為一個重要抓手,通過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增強貧困家庭內生髮展動力。

房地產怎麼貼近人民?碧桂園的一次調研教會你!

日前,來自寧陝的村兩委幹部還實地參觀了沙田碧桂園SSGF綠色建築項目。據悉,去年11月碧桂園舉辦了首期SSGF鋁膜培訓班,21名學員經過短期培訓到東莞項目上崗,目前工資待遇在6000元左右。技術熟練後,工資最高能達萬元。2018年1月,碧桂園首次為英德"筍農"開放SSGF鋁膜技術培訓班,讓村民告別"看天吃飯"的日子。

這讓寧陝縣南京坪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朱永德有所啟發,他說,"通過此行解放了思想,開拓了視野,也理清了思路。回去後,我將結合本地實際,利用縣域副中心建設和旅遊開發建設機遇,長期,抓旅遊開發和三產服務,短期,抓勞務輸出藥材種植為發展目標,爭取早日脫貧。"

寧陝縣農水科技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柯斧參觀了英德樹山村的苗圃種植基地後印象深刻。他發現,從佛山市順德碧桂園總部出發,乘車要4個小時才能到達清遠市樹山村苗圃基地,長途的扶貧並不容易。柯斧瞭解到,碧桂園通過把花卉苗木發放給當地貧困戶,教給他們種植技術、田間管理、整形修剪、美化造型、藝術處理,然後付給貧困戶工資,按酬或者訂單保護價回收,讓利給老百姓、美化生活環境,打造美麗鄉村脫貧致富家園和效果,授人以漁,變"輸血"為"造血"扶貧。

"當年全額墊資500多萬元,當年產生收益900多萬元,減去成本,當地貧困戶實現收益分紅400多萬元。"柯斧認為,使貧困戶掌握了花卉苗木種植栽培管理技術,真正實現"一技在手,致富有門"。

房地產怎麼貼近人民?碧桂園的一次調研教會你!

隨後,柯斧與村兩委幹部一同前往碧桂園幫扶的魚咀村。在他看來,那是一處依江臨水的老式小村莊,大部分房屋已經破敗不堪甚至廢棄,有的已經成為危房,陰暗潮溼,碧桂園經過前期全面勘察規劃、設計,打造"娛樂休閒、觀光旅遊、民宿體驗"一體的美麗鄉村,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讓年輕人回鄉村發展創業,讓外地遊客城市之人嚮往留戀的理想之地,甚至許多城裡人的一種新的"奢侈品"。

碧桂園專職扶貧人宋旭介紹,魚咀的古街改造按照省文化廳、文物局專家意見,已基本完成了照明系統、給水系統、電網改造、雨汙分流等建設,民宿改造工程竣工後,遊客可參觀並留宿體驗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這種模式讓王世友對壯大集體經濟有了更深的瞭解,結合寧陝縣土地股份制改革,他認為可以通過"租金保底、股金分紅、底金收購、薪金收入"的分配方式,將產業增收益、農民增收益、集體增實力結合起來,盤活土地資源、農民富裕資金、剩餘勞動力等,才能使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

房地產怎麼貼近人民?碧桂園的一次調研教會你!

考察結束後,寧陝縣金川鎮小川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何承懷發表了個人體會,他說,脫貧攻堅工作以來,"能力型貧困"以及"資源型貧困"都能通過政策、社會幫助實現脫貧,唯獨"失志型貧困"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尤其我們基層幹部,在脫貧攻堅的大環境下,對此類貧困戶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去幫扶。"而此次瞭解到碧桂園"100個尋找"、青年致富帶頭人培訓、村兩委幹部短期體驗式調研交流等多種方式,通過開拓基層思想、加強基層力量、樹立標杆等為貧困戶解放思想,提供孵化搖籃和成長平臺。何承懷錶示,回去以後,他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著手抓黨建"正思想、促脫貧",多挖思想貧困根源,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民實事。

據悉,碧桂園後續將持續聯動幫扶縣政府開展村兩委幹部經驗交流和調研學習活動,並以"尋找一批致富帶頭人、一批老村長、一批深度貧困人口"活動為抓手,在黨和國家的指導下,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體驗式調研旨在置身其中,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碧桂園做到了,會一直堅持著,不斷髮展不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