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现代人常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充满对旅行的向往和期待,但是真正可以旅行的假期少之又少,祖国的生日,举国欢庆,七天长假绝对是首选。今天,你是选择在家陪陪父母?还是出去看看?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阅读万卷别人的书体会其寓意,不如去走万里路自己去经历。

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出去看看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儿。在现代,想出去旅行有太多东西的辅助,我们有飞机、高铁、酒店、百度地图、行李箱、银行卡等。那么古代的“驴友”们是怎么旅行的呢?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有名的“驴友”有李白、玄奘、苏轼等人。李白漫游,结交了赏识自己的伯乐贺知章,被推荐给唐玄宗;玄奘西游,为求取佛经;苏轼贬官游,一路往南,苦中作乐以自然风物和诗酒自娱;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古人大多有“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观念,所以很多人是不会离家太远的,一旦离家都是有正当需要的,并且准备齐全,来看看古人出行都需要准备什么吧!

行前准备:卜一卦

在古代出行的风险极大,不论是途中、还是住宿甚至一点小病也会要了命。即便是君王出游,也时有不测。如周昭王在外巡游时,就遇到风浪不幸死于沉船……所以古人在出行之前,一般都要占卦、算命。《周易》中的五十六卦"旅卦",便是用来占卜旅行吉凶的。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旅行“攻略”:

现在出行有很多app、攻略书作为参考,到底去哪里?怎么玩?当然万能的古人也是有的,游记类的作品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自唐代起,记录“旅游”的作品也开始兴起,不仅有文字说明,更有配图。路线、食宿、名胜古迹、收费标准等非常全面。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住宿:

古时没有酒店,但是有客栈,商旅住客栈,官家住驿站,还有寺庙、道观可以选择。甚至还有现在最流行的民宿。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住所,露宿野外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住宿条件良莠不齐,所需的东西必须携带齐全,枕头、被褥、蜡烛等等。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行:

古人进京赶考都要几个月,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他们竟然喜走水路?这是因为翻山越岭太过危险,坐车颠簸,相比之下水路要惬意多了,到了隋唐时代,大运河开通连接南北,明代时,租船服务也多了起来。水路更加方面快捷。除了水路和步行,车还是有人坐的,古装剧中的马车都是有一定身份和经济实力的人才可以选择的。骡车反而更多人乘坐。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身份证”:

现代出门都要随身带好身份证,出国还需要带好护照并办理签证,古人也是需要随身携带官方发放的“身份证”。据史书记载,西周有一种叫"符传"的东西,作用和今天的临时身份证有些像,需要迁徙或旅行时,必须先申领"符传"。每当过城关、城门都会被检查。有些类似西游记里的“通关文牒”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吃:

民以食为天,古人出行可没有外卖叫,即便有食肆,但古人还是习惯随身携带干粮以防万一。古代著名的“背包客”——徐霞客,他的包中装有胡饼、笋脯、茶叶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饪美食所需的炊具。

「连图荐读」国庆假期,古人怎么去旅行?

对比古今的出行方式,本质上其实差不离,旅行这件事在古代主要还是贵族的享受,文人求学或壮游四方,商人走南闯北,买卖东西。到现在,旅行已经越发便捷,你想尝试一下古人的旅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