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关注巨呼市,句句说呼市。如果说京剧是国粹的话,那么晋剧曾经在呼和浩特的地位同样深受老百姓欢迎。晋剧在历经了近二百年的跌宕起伏之后走到今日,可以说是又从高峰跌到了低谷。本期《玉泉故事汇》,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呼和浩特晋剧发展的前世今生,走近这些坚守晋剧艺术的人们。

旧楼传出的晋剧声

在呼和浩特玉泉区通达南站对面的一处旧楼房内,是呼和浩特这些晋剧票友的排练场地。这里曾经是呼和浩特运动衣厂,如今基本被闲置。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如果不是时不时传来的乐曲声,巨呼君不敢想象这里便是票友的排练场地。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由于楼内没有灯,排练室内非常昏暗。就如同如今晋剧的处境一样,有人喜欢,但是却不被大多数年轻人所喜爱。即便是这样的环境,却是这群晋剧爱好者的快乐天堂。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本期故事的主角,就是这位今年已经68周岁的晋剧非遗传承人——陈改梅。而和她一起排练的,则是大多和她年纪相仿的晋剧票友们。


晋剧与呼和浩特

晋剧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也被称为山西梆子。众所周知,由于“走西口”的原因,当年的呼和浩特文化很大一部分其实也就是山西文化,因此晋剧在呼和浩特深受群众喜爱。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 晋剧《打金枝》剧照,左一金枝女,扮演者康翠玲;左二任翠凤;右一唐王,扮演者常艳春


民国后晋剧开始兴盛起来,不少晋剧艺术家随商人来到归化、包头等地,使晋剧在归化城生根发芽,流传至今。解放后,著名的晋剧艺术家康翠玲先生随母亲金玉玺从山西来到呼和浩特。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 康翠玲先生

如今提起康翠玲、杨胜鹏等晋剧名角,生活在旧城一带的老呼和浩特人可谓无人不知。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这些角儿的地位和名气绝对超过现在许多影视明星。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康翠玲8岁起便跟随母亲学艺,14岁正式登台亮相,16岁便在内蒙古各大戏班挑头牌,成为内蒙古、山西、河北一带的名角。康翠玲先生的表演堪称惟妙惟肖、入骨三分,她擅长用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 康翠玲先生在晋剧《蝴蝶杯·洞房》中饰演卢凤英的剧照

出生于晋剧世家 得名师指点

陈改梅1950年出生在晋剧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晋剧中有名的角儿。姥爷锁柱黑是山西大同有名的花脸演员。父亲、二舅、三舅是河北人,也是花脸演员。当年,陈改梅的父母受康翠玲邀请,来到了呼和浩特。陈改梅出生在呼和浩特通顺街的大院里,大人们排练的大观园就是她和姐姐从小玩耍的地方,对晋剧可以说是耳濡目染。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 1982年呼和浩特市艺校晋剧班合影,前排左侯元喜,前排中杨胜鹏,前排右康翠玲


陈改梅的童年是在练功中度过的。只要陈改梅不好好练,父亲便要拿着道具枪杆,满剧团追着她打。有时甚至连全团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为陈改梅求情。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也正是得益于从小扎实的基本功,1959年,还不满9岁的陈改梅被呼市晋剧学校破格录取,成为学校的第三批学生。虽然年纪比班上的同学都小,可是她的底子好,老师讲的内容她都能跟上。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 陈改梅(中)指导呼市晋剧院的演员。

陈改梅刚进学校排的开门戏是《二堂献杯》,因为她当时个子小,演出时甚至连椅子都坐不上去。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刚刚年满12岁的陈改梅便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登台——出演《走雪山》。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陈改梅天资聪明,又好学,每次老师们在台上演出,她就默默在台下看着,学着老师们的身段比划。青衣、花旦她都练,刀、剑、枪杆全会使,就连武戏也难不倒她。老师们看她慧根不错,慢慢的登台机会也越来越多。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 呼市的晋剧票友如今还保留着梨园行业供奉“大师哥”(也相当于祖师爷)的传统。

陈改梅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在唱腔方面大胆吸收兄弟剧种的特点,并揉进自己的唱段当中,使人物更加鲜活丰满。在表演方面又大胆吸收影视话剧的表现方式,深挖人物内心,使人物有血有肉,在同行中独树一帜。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说起陈改梅与康翠玲先生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她们的上一辈,康翠玲的母亲金玉玺与陈改梅的母亲是结拜姐妹,按辈分应该管康翠玲先生叫姐姐。但是在学校里,陈改梅必须改口称之为老师。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1986年,在陈改梅演出了《满都海》后,康翠玲把她偷偷叫过来“开小灶”,传授《法门寺拾玉镯》这出戏。这部戏没有剧本,康翠玲就用口说的方式教陈改梅,碰到特别难的动作,康翠玲还会亲自手把手的教。陈改梅可谓深得康翠玲先生的真传。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陈改梅学会这部戏后三十多年一直没有机会演出,但她心中一直惦记着,从没有忘记过,直到2016年《法门寺拾玉镯》才得以重新回到舞台之上。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昔日辉煌今难再现

在那个电视机还不普及的年代,看戏是人们唯一消遣娱乐的方式。当年晋剧在内蒙古相当有人气,光呼市就有民众、财神庙、大观园三个剧场,两个晋剧团。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每到秋收后,剧团便开始长达半年的下乡演出。当年演出的票只卖几毛钱,场场爆满。无论什么样的恶劣天气他们都遇到过,可是村民们对演出的热情从未减少,就算冷到披着皮袄也要把戏看完。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当年,人们把看戏当成过节一样重视,要穿着最漂亮新衣服来看。遇上大雨天,观众们披着雨衣、举着伞看到最后。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随着这些年电视和网络的普及,愿意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当年的演员们也上了年纪,渐渐淡出舞台,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学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这些年晋剧在逐渐走向下坡。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希望延续晋剧火种

从呼市晋剧团任职到呼市艺校任教,陈改梅说自己教过很多学生,但是却没有一个是徒弟。在她的观念中,师徒关系如同父子,而不是简单的传授技艺。况且,年轻时候,自己的师父还在世,她不敢“狂妄”收徒。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陈改梅从50岁之后才开始收徒,真正的五个徒弟却都是票友,甚至有的比她都年长。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2010年,陈改梅成为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路梆子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也让她感觉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如今,只要遇到想学戏的人,陈改梅就觉得自己有义务教。陈改梅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发挥余热,别让晋剧断了根。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最后,向这些“爷爷奶奶”辈的“守艺人”们,致敬!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七旬非遗传承人陈改梅:我不愿让晋剧断了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