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關注巨呼市,句句說呼市。如果說京劇是國粹的話,那麼晉劇曾經在呼和浩特的地位同樣深受老百姓歡迎。晉劇在歷經了近二百年的跌宕起伏之後走到今日,可以說是又從高峰跌到了低谷。本期《玉泉故事匯》,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呼和浩特晉劇發展的前世今生,走近這些堅守晉劇藝術的人們。

舊樓傳出的晉劇聲

在呼和浩特玉泉區通達南站對面的一處舊樓房內,是呼和浩特這些晉劇票友的排練場地。這裡曾經是呼和浩特運動衣廠,如今基本被閒置。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如果不是時不時傳來的樂曲聲,巨呼君不敢想象這裡便是票友的排練場地。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由於樓內沒有燈,排練室內非常昏暗。就如同如今晉劇的處境一樣,有人喜歡,但是卻不被大多數年輕人所喜愛。即便是這樣的環境,卻是這群晉劇愛好者的快樂天堂。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本期故事的主角,就是這位今年已經68週歲的晉劇非遺傳承人——陳改梅。而和她一起排練的,則是大多和她年紀相仿的晉劇票友們。


晉劇與呼和浩特

晉劇興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也被稱為山西梆子。眾所周知,由於“走西口”的原因,當年的呼和浩特文化很大一部分其實也就是山西文化,因此晉劇在呼和浩特深受群眾喜愛。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 晉劇《打金枝》劇照,左一金枝女,扮演者康翠玲;左二任翠鳳;右一唐王,扮演者常豔春


民國後晉劇開始興盛起來,不少晉劇藝術家隨商人來到歸化、包頭等地,使晉劇在歸化城生根發芽,流傳至今。解放後,著名的晉劇藝術家康翠玲先生隨母親金玉璽從山西來到呼和浩特。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 康翠玲先生

如今提起康翠玲、楊勝鵬等晉劇名角,生活在舊城一帶的老呼和浩特人可謂無人不知。在那個通信不發達的年代,這些角兒的地位和名氣絕對超過現在許多影視明星。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康翠玲8歲起便跟隨母親學藝,14歲正式登臺亮相,16歲便在內蒙古各大戲班挑頭牌,成為內蒙古、山西、河北一帶的名角。康翠玲先生的表演堪稱惟妙惟肖、入骨三分,她擅長用手勢、眼神和麵部表情來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 康翠玲先生在晉劇《蝴蝶杯·洞房》中飾演盧鳳英的劇照

出生於晉劇世家 得名師指點

陳改梅1950年出生在晉劇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晉劇中有名的角兒。姥爺鎖柱黑是山西大同有名的花臉演員。父親、二舅、三舅是河北人,也是花臉演員。當年,陳改梅的父母受康翠玲邀請,來到了呼和浩特。陳改梅出生在呼和浩特通順街的大院裡,大人們排練的大觀園就是她和姐姐從小玩耍的地方,對晉劇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 1982年呼和浩特市藝校晉劇班合影,前排左侯元喜,前排中楊勝鵬,前排右康翠玲


陳改梅的童年是在練功中度過的。只要陳改梅不好好練,父親便要拿著道具槍桿,滿劇團追著她打。有時甚至連全團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紛紛為陳改梅求情。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也正是得益於從小紮實的基本功,1959年,還不滿9歲的陳改梅被呼市晉劇學校破格錄取,成為學校的第三批學生。雖然年紀比班上的同學都小,可是她的底子好,老師講的內容她都能跟上。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 陳改梅(中)指導呼市晉劇院的演員。

陳改梅剛進學校排的開門戲是《二堂獻杯》,因為她當時個子小,演出時甚至連椅子都坐不上去。經過幾年的刻苦訓練,剛剛年滿12歲的陳改梅便迎來了人生中第一次登臺——出演《走雪山》。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陳改梅天資聰明,又好學,每次老師們在臺上演出,她就默默在臺下看著,學著老師們的身段比劃。青衣、花旦她都練,刀、劍、槍桿全會使,就連武戲也難不倒她。老師們看她慧根不錯,慢慢的登臺機會也越來越多。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 呼市的晉劇票友如今還保留著梨園行業供奉“大師哥”(也相當於祖師爺)的傳統。

陳改梅扮相俊美,嗓音甜潤。在唱腔方面大膽吸收兄弟劇種的特點,並揉進自己的唱段當中,使人物更加鮮活豐滿。在表演方面又大膽吸收影視話劇的表現方式,深挖人物內心,使人物有血有肉,在同行中獨樹一幟。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說起陳改梅與康翠玲先生的緣分,還要追溯到她們的上一輩,康翠玲的母親金玉璽與陳改梅的母親是結拜姐妹,按輩分應該管康翠玲先生叫姐姐。但是在學校裡,陳改梅必須改口稱之為老師。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1986年,在陳改梅演出了《滿都海》後,康翠玲把她偷偷叫過來“開小灶”,傳授《法門寺拾玉鐲》這出戏。這部戲沒有劇本,康翠玲就用口說的方式教陳改梅,碰到特別難的動作,康翠玲還會親自手把手的教。陳改梅可謂深得康翠玲先生的真傳。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陳改梅學會這部戲後三十多年一直沒有機會演出,但她心中一直惦記著,從沒有忘記過,直到2016年《法門寺拾玉鐲》才得以重新回到舞臺之上。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昔日輝煌今難再現

在那個電視機還不普及的年代,看戲是人們唯一消遣娛樂的方式。當年晉劇在內蒙古相當有人氣,光呼市就有民眾、財神廟、大觀園三個劇場,兩個晉劇團。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每到秋收後,劇團便開始長達半年的下鄉演出。當年演出的票只賣幾毛錢,場場爆滿。無論什麼樣的惡劣天氣他們都遇到過,可是村民們對演出的熱情從未減少,就算冷到披著皮襖也要把戲看完。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當年,人們把看戲當成過節一樣重視,要穿著最漂亮新衣服來看。遇上大雨天,觀眾們披著雨衣、舉著傘看到最後。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隨著這些年電視和網絡的普及,願意看戲的人越來越少了。當年的演員們也上了年紀,漸漸淡出舞臺,而年輕人又不願意學戲,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這些年晉劇在逐漸走向下坡。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希望延續晉劇火種

從呼市晉劇團任職到呼市藝校任教,陳改梅說自己教過很多學生,但是卻沒有一個是徒弟。在她的觀念中,師徒關係如同父子,而不是簡單的傳授技藝。況且,年輕時候,自己的師父還在世,她不敢“狂妄”收徒。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陳改梅從50歲之後才開始收徒,真正的五個徒弟卻都是票友,甚至有的比她都年長。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2010年,陳改梅成為第二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路梆子的代表性傳承人。這也讓她感覺肩負了更大的責任和義務。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如今,只要遇到想學戲的人,陳改梅就覺得自己有義務教。陳改梅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發揮餘熱,別讓晉劇斷了根。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最後,向這些“爺爺奶奶”輩的“守藝人”們,致敬!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七旬非遺傳承人陳改梅:我不願讓晉劇斷了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