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喜欢小县城生活——武平生活记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武平工作。刚从大城市回来,处处都觉得不习惯,但在参加工作的十年中,我慢慢改变了看法。

武平是一个被连绵大山宠在怀抱中的小县城。这里环境幽雅,生态优良,自然灾害远离,环境问题少见。晴天碧空万里,夏夜繁星点点,能见度很高。城里时时都能呼吸清新空气,城外处处都能欣赏优美的风景。这也就是武平能荣膺福建首个“天然氧吧”称号的原因。

我就是喜欢小县城生活——武平生活记

武平城区不大,住在城中心的人,无论去哪里,都是30分钟以内的步行路程。早上,经常可见徒步上班的健身族。他们早早起床,沐浴晨风,拥抱朝阳,时不时伸伸手,踢踢腿,舒展舒展筋骨,做做深呼吸,不紧不慢地走着。路上,顺便拐进早餐店,点两叠簸箕粄,加一盅鸭嫲炖汤,美美地吃个早餐。然后,继续悠闲地往单位或公司行进。

我就是喜欢小县城生活——武平生活记

我就是喜欢小县城生活——武平生活记

如果有聚餐,随便说一个店名,大家都了如指掌,有些达人甚至连全城各个小吃店的招牌菜都一清二楚。到了约定时间,众人团坐一席,席间常常会有几个陌生人。和陌生人互报住址、单位之后,开始拉近乎,相互之间总能迅速罗列出几个双方都熟悉的人名。到最后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对方竟然是自己挚友的“死党”,甚至还可能是自己亲戚的亲戚。于是,大家笑着感叹:“武平真小啊,一半是亲戚,一半是朋友。”几杯酒下肚,越谈越投机,很快就熟络得像故友。酒足饭饱之后,新结交的朋友红着脖子,深情地拉着对方的手,喷着酒气说:“下次,叫某某某(相互认识的那个人)出来,我们再好好喝几杯!”然后互存电话号码,心满意足地道别。

我就是喜欢小县城生活——武平生活记

武平的流动人口不多,常住居民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城南城北,河东河西,随处都是扑面而来的淳朴民风。网络上爆料的各种令人防不胜防的恶性事件,很少在这里发生。市民的戒备心理很淡,就算和陌生人打交道,相互之间也和和气气。有时去市场买菜,或去小吃店消费,付账时会发现没带钱包。虽然素不相识,但有些老板也会笑着说:“没事,你下次再给。”从这些方面看来,武平去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确是实至名归。

如果吃腻了饲料肉和大棚菜,想换换口味,可以在乡下的墟天时,前去狂购无公害食品。或者驱车回老家,父母、亲人会在你的后备箱塞满家鸡家鸭和自产蔬菜。假设你城区的房子附近有荒地,还可辟出一片来种种菜。撒下一把希望的种子,浇灌一方温情的沃土,长出一片碧绿的心情。工作之余,施施肥,松松土,细心呵护,无论长势如何,收获的都是无尽的闲适和愉悦。

我就是喜欢小县城生活——武平生活记

这就是武平的小城生活,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缤纷、精彩,却有难得的简单、宁静、舒适。这种生活,我喜欢!

作者简介:王继峰,武平县东留人。中学语文教师,龙岩市作家协会、龙岩市散文学会、龙岩市诗词学会会员,武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武平县作家协会理事。作品见于县市报刊、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