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字源识字-止和正(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止(拟声zhǐ)是趾的初文。

甲骨文和金文是画人的一只足,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止字楷化后是上和竖“丨”的组合而成。上表示足立于地面以上,“丨”表示垂直,合意就是一腿足垂直立于地面上面而不动,另一只腿足随其后停,是走动中两腿未并拢前就停止的状态。“正”是双腿足同时垂直立于地面。读音来源足接触地面的撞击声即跺地声。止后加归类符号“”作趾,专门指示脚,把“止”字从中解放出来表示运动停止状态。止是偏旁部首字,如址、芷、祉、正、此、步、武、歧、肯、些、歪、耻、此。

132.字源识字-止和正(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132.字源识字-止和正(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132.字源识字-止和正(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止的本义为脚直立于地面。引申为1.停住,中断进程,如止步、止怒、止泻、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战争)、止止(犹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军(让军队停止前进);2.阻止,不让进行,如止遏(阻止,抑制)、止哭(止住哭声)、止节(阻塞,节制,抑制)、止塞(阻止,堵塞)、止暴(制止暴戾行为);3.驻守 ,如止壁(顿兵扎营)、止舍(驻扎宿营)、止守(留守)、止次(驻扎);4.居住,如止息(住宿,休息)、止居(安居,定居)、止托(寄居);5.停留,逗留,如止顿(止留,停留)、止泊(停息)、止于至善(处于最完美的境界);6.仅;只,如止露尻尾、止有剩骨、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7.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32.字源识字-止和正(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132.字源识字-止和正(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132.字源识字-止和正(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