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西遊,歷九九一十八難(6)——喪家之狗

鄭國,春秋初期也曾經“闊”過。早期位於當今陝西華陰,鄭武公開疆裂土,遷都到了當今河南鄭州一帶。鄭州之“鄭”,正來於此。

孔子西遊,從宋國逃離,來到了鄭國。此時之鄭國,已不復當年之勇。那麼,在這裡,孔子又將陷入何種困境呢?

孔子西遊,歷九九一十八難(6)——喪家之狗

第六難、喪家之狗

當時那個年代,孔子也有自己偶像。東周老子,魯國孟公綽,齊國晏仲平,衛國蘧伯玉,楚國老萊子,那都是孔子的偶像。而在鄭國也有一位,便是子產。

“夫子,聽說子產用刑嚴苛,為人不仁,這是真的嗎?”

孔子凝目遠方,似是追憶當年子產為政的風采,半晌才道:“鄭國人都喜歡到鄉校裡議論國政,常常發表大逆不道的言論。因為這個,有些人就想拆毀鄉校。子產卻不同意,他認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與其將來遭受決堤之患,不如保留這個聽取民眾意見的渠道,把這些議論當成改進自身的治病良藥。這樣子,鄉校才得以保留。你們覺得,這樣的子產會是不仁之人嗎?”

弟子紛紛搖頭。

“可是子產鑄刑書於鼎,導民以政,齊民以刑,這與夫子推崇的‘導之以德,齊之以禮’豈非背道而馳?”又有弟子問道。

孔子讚許地看了這位弟子一眼,說:“子產為政,寬猛相濟,並不拘泥於一種手段,這才稱得上是在其位而謀其政呀。”

弟子們聽了似有所悟,默默陷入了沉思。

孔子西遊,歷九九一十八難(6)——喪家之狗

現在,孔子一人站在鄭國東郭門外,也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子產去世那年,自己剛剛三十歲,為世間喪失這樣一位賢人而日夜哭泣,這才更加堅定自己一心向學恢復周禮的志向。

同時,也在思考另外一件更加重要的事:弟子們都去哪兒了呢?

剛才也不知是官是匪,一陣騷亂過後,就跟其他弟子走失了。望著來來往往的行人,聯想自己當年志向,再想到離開魯國這麼多年仍一事無成,不禁悲從中來,高大身軀再掩不住一身的落魄之意。

正自彷徨,耳邊忽聽到“夫子、夫子!可找到你啦!”

弟子們終於找了回來。

子貢首先說話了:“剛才我們一路打聽,終於碰到一位老人,說他在東門看到一個怪人,額頭長得像古代堯帝,脖子像堯帝掌管刑法的皋陶(gāo yáo),肩膀像鄭國子產,腰部以下比大禹短了三寸,狼狽不堪、無精打采,就像一條喪家之狗。”

孔子聽了拍手大笑,“這位老人必是一位高人。說我相貌未必準確,說我像條喪家狗,那可真是對極了,對極了呀!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這一年,孔子年近六十。

孔子西遊,歷九九一十八難(6)——喪家之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