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长假刚刚结束,寒露便来了。寒露,带着一个“寒”字,就已经让人感受到那随之而来的凉意。古人说,“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对露水来说,从白露开始,天地间的飒飒凉意终于到了顶峰,于是“将凝为霜”。即使白露与寒露之间隔了若干日子,却仍抵不住那份递进的凉意。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这几天,南方的温度降的很快,为了防止晚上着凉,我已经早早的盖上了厚被子。等到清晨打开窗时,撑个懒腰,明显能够觉知到深秋的凉意如同刀剑一般,一阵风吹过,落叶归根,隐隐约约,竟听到了几丝冬天的脚步声。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黄帝内经》讲“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养收,指的就是收敛阳气。春夏时,阳气向外散发,能把身体深处的寒邪、瘀滞都统统顶出体外,特别是阳气最旺的三伏天,是排寒气的最佳时期,把握得好的姑娘,可以一口气拔除掉身体内堆积的寒气。

而到了秋冬时,阳气向内收敛,落叶掉落到土地开始滋养植物的根基,对我们来说,则是在给身体打地基,五脏六腑受到了阳气的濡养,来年就不会给寒邪、病邪入侵身体的机会。


这是天地间最自然的循环,秋天阳气收的好,是体虚的姑娘们真正改善体质的机会。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寒露到霜降这一个月,就是秋天为自己收敛阳气最快,也是最后的时间。农人说,“寒露种小麦,种一碗,收一斗”,他们知道,寒露时种下的小麦收敛的阳气最多,收成也会更丰富,但种的速度一定要快,因为之后大部分的作物都会停止生长,开始为冬天的“藏”做准备了。

此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收敛阳气。所以深秋我是不建议熬夜的,因为太阳落山之后,阳气自己就会往身体内跑,而熬夜工作、学习这些都是在耗散阳气,反而是在赶阳气走,也就不利于阳气的收敛了。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但现在的姑娘们,工作忙、压力大,很少有不熬夜的时候。那么我会建议你在日常饮食中补一补,给身体一个辅助,尽可能多的收敛阳气。但这段时间的“补”与冬天的“补”可不一样,冬天的补是温补,是给身体补充阳气抵御寒邪入侵。秋天的补是平补,补的是肺、脾这两个脏腑,是提高身体收敛阳气的能力。

因为肺金与秋气相应,明代医家吴坤说“肺以收敛为德,主秋令者也”,它就像簌簌的秋风,风一吹,叶子就掉了,也可以把阳气逼回到我们的五脏六腑。但也不能忘记脾胃,脾胃养好了,五脏六腑的功能会跟着强健,也就可以容纳更多的阳气。而秋天补肺、补脾,我会比较推荐秋天刚刚成熟的各种五谷杂粮。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秋天的五谷杂粮,在春夏时吸收了饱满的阳气,默默的长大,再在秋冬时,将自己积攒了一年的能量紧紧包裹在一颗颗小果子中。因此,秋天的五谷杂粮是集精华所在,是植物最具有营养的部分,能够为五脏六腑提供满满的动力。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从寒露开始,每天早晨我就会用这些秋天成长起来的食物,给自己煮一碗健脾润肺的寒露粥,它的原方来自于清代食书《粥谱》,用到的食材都是花生、山药、百合、粳米这些我们常吃的食物,大多都是植物的种子,所包含的生命力都是最强的。

这些食材恰巧在寒露时节上市,因为带着秋收的喜气与温暖,会比陈货更滋补。从中秋到十一,吃的太杂的我们,脾胃会比较倦怠,消化不好,此时如果能够喝上这样一碗好消化的寒露粥,也能减少脾胃的压力。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粳米是我们常吃的主食,它除了能够健脾之外,还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古时的养生家提倡“晨起食粥”,就是认为早晚吃一碗粥,可以借助粳米滋阴的功效,缓解秋天因为肺阴虚出现的干咳、便秘情况。

而且粳米一定要吃新米,《老老恒言》说“煮粥用新米,香甘快胃”,说用新米煮的粥,味道更香,也更能养胃。但新米功效特别强,也比较硬,古时很多医家不建议体质太虚的人吃新米,这时候“不妨酌宜而食,微炒则松而易化,兼开胃”,可以先稍微炒一炒,这样米会变得更加松软可口,还会多一个开胃的作用。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而花生,入脾、肺两经,《本经逢原》说它是长生果,“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之”,对脾胃特别好,消化不好的姑娘们很适合吃,不过要记得煮熟,因为生花生偏于化痰,熟花生更开胃。需要注意的是,吃花生一定要记得吃花生外表的那层红衣,中医认为它有补血止血的作用,经期的姑娘和孕妈妈们都可以适当吃一些。

而其他食材,百合和山药都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在这碗粥里就像和事佬,对体虚的姑娘特别好。这段时候有新鲜百合上市,刚好可以尝鲜,如果家附近没有卖的也可以用干百合代替。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在食材挑选上,新米一般10月左右就会出现在市场,它的颜色比较白,有点点透明,放在阳光下会显得特别有光泽,而陈米则相对来说比较灰粉或者发黄。花生则可以剥开看,颗粒饱满,红衣呈桃红色的品质比较好。

而百合,鲜百合一些市场都会有卖,干百合挑选时要选择带点黄色的,纯白色都是熏硫的,可以闻一闻味道,有异味就可能是熏硫的。山药,我会比较建议吃铁棍山药,它因产地不同,品质也会有区别,《神农本草经》说“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认为河南焦作一带所产的山药,药效更好。

食材:粳米 一小碗 / 新鲜百合 一个 / 花生 20g / 山药 50g

做法: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最好是切小一点,煮的时候可以更快软糯。

2、将粳米稍微淘洗一下,晾干,放在锅里炒一炒,炒到带着点微黄就好。花生、百合洗净备用,如果是干百合,用10g左右就可以了。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3、取一口锅,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熬煮一个小时。家里有料理机的朋友,可以在熬煮15分钟后,将粥倒入料理机打成露,这样小孩子吃起来会更好消化。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这碗粥的味道非常甘甜,山药熬煮久了之后入口即化,唇齿之间也会有润润的感觉,一碗粥下去,会感觉脾胃舒服很多,小肚子也是暖暖的~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的枫叶便红了,恰似一副深秋景象。虽天气渐渐寒冷,对古人而言,却是一个优雅有魅力的时节。

1、《风土记》曰:“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簪,避恶气而御初寒。”

寒露之后没有几天便是重阳节。古人会选择在重阳节这天采茱萸,因为它的气味辛辣芳香,性质温热,能够驱除寒气,不管是带在头上,还是做香囊材料,都能让人们在香气萦绕中好好度过这个秋天。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2、饮菊花酒

寒露时节,菊花朵朵绽放,金黄色的花朵正应了金秋的喜意。古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采下新鲜的菊花,合着糯米、酒曲一起酿酒,称为“长生酒”。菊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因为性味稍凉,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吃。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3、重阳登高

重阳登高节由来已久,据说这个习俗最早起源于东汉。唐代很多诗人都十分喜欢这个节日,留下了不少诗篇,像杜甫的《登高》更是千古名篇。寒露之后,天气虽然寒凉却并不刺骨,在这样的日子里出门登山,不失为一件乐事。


寒露|深秋阳气收的好,是改善体虚的最佳时机



-END-

生活中,食与住行都是分不开的,节气就是为提醒这一点而存在的。我们除了在饮食上注意调理外,日常的住与行都要好好把握,才是真正把“爱自己”过进生活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