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讓查德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9月27日,2018中國援乍得“光明行”項目專家組在恩賈梅納中乍友誼醫院開展手術,為45名白內障患者帶來了光明。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手術室門口等候的白內障患者們

這是此次活動手術階段的第一天。來自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的“光明行”項目專家組,技能嫻熟,經驗豐富,配合密切,超額完成了手術首日的目標。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古學軍教授正在進行第一例手術

該項目專家組由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白內障科主任古學軍副教授領銜。古醫生今年45歲,主要從事白內障、青光眼及屈光等方面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擅長複雜白內障和晶狀體相關疾病的診治。他經驗豐富,完成各類白內障手術4萬餘例。

手術首日,古醫生親自操刀,順利完成了第一例手術。在做第二例和第三例手術時,中乍友誼醫院外聘的眼科醫生卡納納在一旁觀摩,不停地向古教授提問。他想學習使用白內障超聲乳化儀。卡納納是乍得總統的私人醫生,他也有自己的診所。古醫生和他交流了技術性問題,並表示“明天就可以過來學”。

據瞭解,古醫生長期致力於白內障復明扶貧手術和基層白內障手術醫生培訓等項目工作,現為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防盲學組委員,曾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光明使者”稱號、亞洲防盲基金會扶貧復明項目工作先進個人。

此次“光明行”活動的前期考察工作也有古醫生參與。另一位重點推動前期準備工作是同樣來自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的魯宇容副教授。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魯宇容副教授(左)在翻譯的幫助下向當地醫護人員講述手術流程

魯醫生於上個月底抵達乍得,開始白內障患者的前期篩查工作。她從事眼科臨床、教學工作25年有餘,熟悉各類眼部疾病的診治,在白內障、青光眼、眼外傷等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各類白內障超聲乳入術及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

手術第一天,魯醫生採用了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專門對付“大白眼”。她所使用的顯微鏡是中乍友誼醫院的老設備,腳踏板不起作用,只能靠手動來完成手術。手術進度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此次“光明行”活動,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還派出了3名年輕的男醫生。來自眼底病科的劉秋平主治醫師在手術首日為古教授當助手,他在眼底領域具有近10年的臨床及科研工作經歷,擅長玻璃體視網膜病變,特別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篩查和干預等。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手術第一天,劉秋平醫生(中)擔任手術助手

劉醫生話不多,工作起來很認真,專業技能過硬。他在術前檢查時還專門向當地醫護人員講述各類檢查設備的不同之處,以及如何從相關數據中讀懂病情。

同樣參與過術前檢查的張超中醫生,愛開玩笑,熟悉各類新鮮事物。他從事眼科臨床及科研工作6年有餘,熟練掌握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擅長小切口和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體植入術,在高端人工晶體選擇、高度近視白內障及其他疑難白內障手術方面有著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張超中醫生為這名患者做A、B超檢查

在乍得工作的第一天,他跟當地人學習了簡單的阿拉伯語,使工作方便了很多,術前檢查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他時常說起在印度學習工作的經歷。看得出來,他是一個適應性很強的人。據他透露,將來他也會參加援外工作。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劉盛濤醫生為患者測試眼壓

稍顯安靜的劉盛濤醫生擅長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以及各類複雜晶狀體手術。他曾赴印度Sadguru Netra Chikitsalaya眼科醫院學習,對海外生活頗有感觸。

他在檢查室工作了近兩天,和當地醫護人員配合良好,術前檢查盡然有序,各項數據清晰明瞭,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手術的進行。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正在整理藥品的護士長江媛媛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認真給器械消毒的護士李芝

手術室內,忙忙碌碌的還有兩位漂亮的護士小姐姐,江媛媛和李芝。平時的她們,看上去溫柔似水,但一工作起來就非常麻利,及時準備好各種耗材,充分保證了45例手術的順利進行。

要完成一臺手術,準備工作必不可少;要完成200例手術,團隊合作至關重要。這支來自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的年輕隊伍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並且始終堅持“可持續”的理念。他們教乍得醫護人員做術前檢查,作手術檯助手,講好手術區衛生。

做讓乍得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

一家人在手術後主動要求合影

按照當前的速度,200例手術將很快結束。如果耗材足夠,此次“光明行”活動將超額完成目標,為紀念援乍得醫療隊派遣40週年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