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和信用卡債務壓的我想死,但有三個理由讓我不能死

九月中旬的某個零晨一點,我徹底失眠,走下五樓尋得一塊空曠地,獨自靜思,寂靜的夜偶爾傳來遠方的汽車鳴笛聲。


九月二十七是女兒結婚大喜的日子,我們用它作誘餌,終於成功的將兒子從廣州給“釣”回家了。


按常理,骨肉團聚應是皆大歡喜,當我看到兒子那萎靡不振、滿臉倦容的潰兵模樣,一下子心酸的快流淚了,我也一下子明白了什麼叫“廣飄”了。


相安無事幾天後,在逼債電話的推動和我的強烈要求下,兒子向我攤開了他的債務情況:多個網貸平臺累計久15萬,多張信用卡累計欠19萬,欠朋友6萬。這些債務一亮出來,我登時明白了一件事,這最近十年我的勞苦是白費了,而且還不夠,一下子,焦慮,怨恨,後悔,責怪和自責滿滿心充填了腦海。


焦慮的是我已經五十六歲力不從心了,怎樣才能把兒子救出債務深淵。怨恨的是我們的社會為什麼要允許這種借貸平臺的涎生,連國家銀行也推出這種“不懷好意”的信用卡,我的兒子和很多社會青年都進了他們挖的坑。


後恨的是當初就不該供孩子上大學,如果不上大學,上完高中就進入基層勞動,也不會荒費青春,也不會毫無勞動積蓄反而到了今日的負債局面。


責怪的是兒子不該不聽話,不按父母指的道路走,而且還揹著父母欠下重重的債務,也浪費了自己的黃金歲月。自責的是,沒有能力象其他父母一樣為孩子的前程鋪下一條錦繡路,在這種情況下,放飛孩子的翅膀危險是相當大的,所以孩子的失敗與我們的監護與引導是相關的,我們做父母的是有責任的。


百感交集之餘,對自己的人生也有了回憶和感慨,一生自食其力的我遇到今天這麼大的債務壓力,我失去了理智,想到了死,也想到了好多種的死法,當我下決心去死的時候,我想到了老家的父母,他們還等著我為他們養老,所以我不能死。因為我還有未盡的責任,這是理由一。當我下決心去死的時候,我想到了女兒過幾天就要結婚,結婚是喜事,我不能在他們結婚以前給她們的喜事添一點點晦氣,否則的話,我就對不起我的女兒,所以我不能死。這是理由二。再說兒子畢竟是我的親生骨肉,如今他正在遭受網貸平臺和信用卡債務的絞殺,我必須幫他站起來。一個正常人看到一個人被一群野獸撕咬,都會挺身相救的。何況今天被債務絞殺的是我的兒子,我必須得救他,所以我不能死。這是理由三。


痛心之餘,寫下這篇雜亂無章的文章,其意望當下的年輕人為自己想想未來,為父母想想處境,走上人生的正道。

網貸和信用卡債務壓的我想死,但有三個理由讓我不能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