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甘情願被「包養」—適合你的就是對的

心甘情愿被“包养”—适合你的就是对的

心甘情愿被“包养”—适合你的就是对的

上一個週末,隨同微博佛學去五臺山禪游回京,住通州的女孩跟我同路。我們到四惠後,女孩很耐心地陪我進站臺尋找前一天早上遺失的物品,但還是沒能找到,無奈,我們只好一起坐322返往通州。

車上,她說:你還真挺淡定的,前一天早上大客剛剛走不遠,你就說丟了東西,但你一路上沒影響心情,換做是我,估計會很心煩呢。

我見她挺愛說話,便漫不經心地跟她交流起來。

我:你做什麼工作呢?

女孩:什麼也不幹,被包養。

我:愣住,看她,心裡想,就你?憑啥有人包養?可女孩呵呵地笑出了聲。

女孩:我呀,上過班,後來覺得又遠又累,加上我媽媽身體不太好,就索性辭職了,在家照顧媽媽,我爸還沒有退休,我老公和幾個人有一個小公司,收入還可以吧。

我:你老公不希望你出去工作?你自己不想幹點什麼?

女孩:我父母都是搞教育的,就我一個孩子,他們給我充分的自由,說我不想工作就不去,家裡一套房子出租有幾千,父母收入大約兩萬,我老公兩三萬,我們足夠了。我才不想天天為了那萬八千的去起早貪黑擠公交和地鐵。我喜歡家居生活,會做各種好吃的,把家裡打理的很漂亮乾淨,把老公哄得高高興興的,不就行了麼。其實家裡面不少事呢,採購、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繳納各種稅費、陪媽媽去醫院,處理老公的一些小事,也挺忙的。在我認為,外出打工和家務都是工作,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我:你老公不覺得你不掙錢會有什麼說辭嗎?

女孩:不會啊,他美著呢。每天回家,家裡乾淨溫馨,飯菜水果都預備好了,他回家就吃,然後我們可以看電視、上網、打遊戲、有時候我們幾個打打牌,我老公那人和我父母相處挺好的,沒什麼事,我父母也沒那麼多事。我媽也不是非,我家裡做飯也好,網上定也行,她不挑。有時候我也不想做就叫外賣,我媽也說好吃。

我:老公的收入都交給你嗎?

女孩:我才不要呢,但他主動給,根據收入多少給的不一樣,每個月幾千或一兩萬都有,但我從來不查兌他掙多少錢,不給我那我也不要,反正我有吃的有花的就行,而且我對穿戴不講究,從來不買大牌包和衣服,只要能出門就可以,但我對吃比較在乎,對健身和旅遊很在乎,我們經常出去旅遊的,還出國旅遊。

我:這次活動如何獲悉的?

女孩:微博呀,我看微博發的消息。

我:你關注微博都關注些什麼人?

女孩:很少關注具體的人,只看每天的熱搜。

我也不好意思讓她關注我的微博(呵呵呵)

我:打算要小孩子嗎?

女孩:不想要,可我媽想讓我要一個,但也不特別嘮叨我。我老公也不在乎,我們都愛玩,不太想找個麻煩。而且我吧,不是很完美,有不少毛病,我覺得我自己教育不好一個小孩,那就最好別生,我感覺我承擔不了那麼大的責任,我比較自私,也不會對小孩付出很多,因為我特別在乎自己,所以就不想生,就算是30了也不著急,活好眼前就行,不想很遠的事。

我:你和老公交流什麼的會有障礙嗎?畢竟你們不是一個行業,一個工作一個不工作。

女孩:沒有啊,我雖然不外出工作,但我天天上網啊,什麼新聞時事我都知道啊,我們共同健身、打遊戲、旅行,這些都是共同話題,溝通交流完全沒問題。

我:到西門了,你該下了,有事在群裡可以找我,也可以加微信。

女孩:我沒什麼朋友圈,很少加別人微信,有事咱可以群裡聯繫哈,拜拜啦!

我,揮揮手,微笑道別。望著她的背影感慨,人家微博、微信都不肯加我,看來防範心理還很強,哦,也可能是完全不屑,或是不在乎,我在她的生活裡就是短暫的旅友而已。

為什麼我平鋪直敘要寫這個?其實我這一週一直在想,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可複製,都有各自的活法,只要是不妨礙社會和他人,自己怎麼活都是精彩。女孩子經常被教育“你要獨立,你要打拼,你必須工作,你必須有自己的經濟地位……”,那麼這個女孩完全打破了我們普世的價值觀,她覺得被包養挺好啊,不工作挺好啊,不管錢財挺好啊,不要孩子挺好啊,跟老公及父母一起生活也挺好啊,不買名牌也挺好啊…..她沒有什麼高學歷,相貌平庸,可以說不怎麼好看,穿戴普通,可有本事抓住男人的心,陪伴好自己的父母,把小日子過得挺滋潤。我覺得他和她老公是互補型的,各取所需,而她的父母也都容易相處,老公隨和隨性,可以說,這一家子湊在一起就是合適,都遇到了對的人。

心甘情愿被“包养”—适合你的就是对的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於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

心甘情愿被“包养”—适合你的就是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