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魯迅先生在《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中提到:北方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人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原本我對這句話無感,直到後來,我成了山東媳婦,開始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體會。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飽食終日”這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都說山東人好客。我經常在山東婆婆家,看到他們一頓飯總有幾個好友,從中午開始推杯換盞,以菜下酒,喝完酒,再飲茶配小食,總要耗到太陽下山,廚房鍋瓢再起,奏出晚餐的音符,好友才盡興而歸。

天天月月如此,食之甚“飽”。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我分析我公公喜歡呼朋喚友,熱情好客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山東獨特的酒桌文化。與山東人喝過酒就知道,他們喝酒規矩繁多,儀式感十足。所以他們喝酒喝的是文化,喝的是傳統,喝的是禮儀,自然喝得理所當然。

酒桌也是體現家長權威的地方。父慈子孝的文化傳承,很大部分是靠一家之長在吃飯時的言傳身教。齊魯文化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齊家最為山東人所看重。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還有就是山東女人的吃苦耐勞和任勞任怨。山東女人特別清楚自己的角色,並安於其位。我婆婆就是其中翹楚。

家裡來了客人,我婆婆會一直在廚房裡忙碌,一會兒端上一盤魚,一會兒送上燉肉,一會兒炸了花生米,一會兒再拌個小涼菜。

總之,飯桌上的酒喝多久,菜都能源源不斷地上來,而幕後的功臣卻很少露面。我曾經多次想過:如果我是男人,一定要娶山東女人,太賢惠了。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山東人訥於言而力於行,這次戰疫中的表現就是明證。

  • 對於需要援助的疫情第一線——湖北,山東人是這樣的:

1月28日,14輛大貨車滿載300噸無償捐贈的新鮮蔬菜,從壽光火速駛向武漢。並承諾此後的10~15天,還會每天供應武漢600噸優質平價蔬菜。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盛產蒼山大蒜的蘭陵縣也不含糊,連夜籌備200噸優質大蒜運往武漢,並承諾還將持續補給給戰疫最前線。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作為“中國馬鈴薯之鄉”的滕州,緊急調撥了66噸土豆,馬不停蹄地運到了武漢。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 除了這些蔬菜的供應,山東也在第一時間捐贈了醫用物資。

口罩。山東作為口罩生產大省,抗戰疫情期間更是開足馬力、加班加點,24小時不停產,完成日產量264萬隻口罩,確保每天供應湖北最少100萬隻。

護目鏡。山東平度負責生產的2萬套護目鏡,也在第一時間運送到了武漢。

葡萄糖原料。昌樂縣提供60噸葡萄糖原料馳援疫區。

醫用消毒酒精。日照運送了13噸醫用消毒酒精到達同濟醫院。

  • 期間,還有兩個人物,不得不提。

一位是從山東臺《我是大明星》走出來的“大衣哥”——農民歌手朱之文,拿出自己積攢的20萬元現金捐助武漢。這位可愛的山東人!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另外一位是日照的“網紅”環衛老大爺,從監控錄像中看到,他到派出所扔下12000元轉身就走了。留下的一張紙條寫道:“急轉武漢,為白衣天使加油,我的一點心意,東港環衛。”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這份心意很重很寶貴!12000元,錢雖然不多,但對於一位環衛工人來說,卻是他20個月的工資。這位可敬的山東人!

  • 山東作為生產大省,在為儘快修建雷神山、火神山中發揮了獨特的優勢。

山東冠縣的冠洲集團,在3天內生產出1500噸鍍鋅鋼板,用於新醫院的建成。

濰坊抗疫不停產,生產出16000平方米板房,按時按點交付新醫院。

  • 對於馳援湖北的山東醫療隊,山東人是這樣的:

相隔千里,山東寵你!

2月18日,得知醫療隊的前線醫護人員想念家鄉的大饅頭,德州的一家饅頭加工企業就捐贈了10萬個山東大饅頭,經過15個小時的長途運輸,陸續運往湖北黃岡、武漢。

醫療隊的隊員們大呼“作為一個被山東寵著的孩子,我也太幸福了!”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一位90後的醫療隊員邊吃邊感慨:“我就想吃個大饅頭,有這一口,在武漢的辛苦也值了。”

不只山東大饅頭,各種“家鄉的味道”應有盡有:德州的掛麵、蒙山的羊肉、平度的水餃、沂源的蘋果……

單說水餃的口味就有7餘種之多:豬肉大蔥、豬肉香菇、白菜豬肉、薺菜肉、芹菜肉、鮁魚餡、墨魚餡等,山東人民無時不牽掛在戰疫前線的醫護天使們,山東的父老鄉親們,期待著醫療團隊的早日凱旋!

難怪疫區醫護隊裡有人說:被山東包養,真好!

其實,山東曾經是中國最有錢的老大!從春秋到漢代,就有“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的說法,說明齊魯之地商業的繁榮。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

被山東包養,好幸福喲!你喜歡山東人嗎?請在評論區告訴我。

歡迎關注@水形五色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北大心理學碩士,一名熱情不減、拒絕空白的唯“心”主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