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委員會第十八屆年會

8月16日,中國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委員會第十八屆年會在廣西南寧召開,來自農藥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及農藥生產企業代表和媒體代表等總計30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中國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委員會第十八屆年會

廣西科協副主席梁春花出席會議並致辭

會議以“傳承、創新、超越”為主題,圍繞綠色新農藥創制、抗性雜草治理等前沿問題進行討論,結合當前農藥行業發展現狀以及農業結構調整,梳理行業發展趨勢,展示國內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詳細解讀國家政策,共同探討交流我國農藥領域創新升級策略,對推進我國綠色農藥行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華煒在致辭中說:“農藥是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農藥的毒理、環境等要求越來越高,農藥分子設計、合成、加工、應用和管理的理論和技術在不斷創新,這對我國農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華煒指出,化工科技工作者應時刻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和重大化工科技問題,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和理論方法,為我國化工科技事業創新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長令表示,新形勢下,新《農藥管理條例》頒佈實施、環保督查全面執行、作物綜合解決方案、藥肥一體化、原藥全面漲價等行業變化已成新常態,農藥行業不僅面臨更多挑戰,同時也迎來了綠色發展、綠色植保的新機遇。綠色高效農業發展對農藥新品種、新劑型、新技術的開發提出了更高要求,堅持科學至上,推動創新發展,創新已成為農藥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會上,農藥領域專家、學者結合當前我國農藥行業發展現狀和國家相關政策,深度探討並剖析了目前我國農藥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大家紛紛表示,我國農藥行業發展將朝著生態、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綠色新型農藥方向轉變,並逐步實現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超越。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寅初在《基於生物源活性物質創制新農藥》報告中指出,生物源化合物是農藥活性前體化合物的寶庫。新農藥的創制需要多學科的合作,涉及化學、化工、生物、農學、植保、昆蟲毒理、植物生理、毒性、環境和生態、計算機信息處理等專業。為了推進我國農藥創制的步伐,必須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廣泛合作和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所作的《農藥綠色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從我國農藥現狀及進展、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我國農藥綠色化戰略研究及進展等方面進行了精彩分享。他指出,當今國際新農藥創制研究趨勢具有新生物技術引領、生物信息技術應用、多學科發展推進三大特點,“綠色化、高效化、清潔化、安全化”是我國農藥綠色化發展的關鍵,新型植物免疫調控高效低風險小分子農藥的開發和應用推廣將成為農藥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南開大學教授席真在作《基因農藥技術》主題報告中介紹,由於防治對象的多樣性、環境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對象的多樣性、環境生態的多樣性,基於單一分子靶標結構開展新農藥創制的研究模式已然無法滿足綠色農藥所期待的高效性、高選擇性與風險抵抗性的原則,農藥發展週期進入一個全新的高通量、大數據、系統性的智能設計開發階段。

“隨著社會對綠色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和監管部門擔負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季穎總以《加強農藥管理,保證農產品安全》報告為題,從權威的視角分析解讀了《農藥管理條例》最新修訂的內容,為農藥行業和企業的未來發展打開思路,指明方向。

會上,為了表彰老一輩科學家對我國農藥行業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中國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委員會特設立“農藥學科特殊貢獻獎”。原化工部瀋陽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副院長及院黨委委員李宗成,浙江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振元榮獲第一屆“農藥學科特殊貢獻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