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教師節」今天,鮮花送給老師!掌聲送給這個民主黨派!

「揭秘教师节」今天,鲜花送给老师!掌声送给这个民主党派!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今天,我們迎來了我國第34個教師節。

提起教師這個行當,大家都有同感,當老師不容易,教學任務重,安全責任大,要為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全面保駕護航。最近開學季,小編已經被幾個教師朋友“刷屏”了,有的小朋友暑假作業“找不到”了,讓人火大;有的老師備課忙到顧不上吃飯,竟然暴瘦十斤了;還有每年總有幾個新生的名字比較冷僻,三個土的“垚”,四個火的“燚”都算簡單的了。

「揭秘教师节」今天,鲜花送给老师!掌声送给这个民主党派!

這些字你能讀對嗎......

這些趣事,說起來只是個玩笑,卻也從側面反映出作為一名“人民園丁”的辛苦和不易。教師是個神聖的職業,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也正因此,早在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建立教師節的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知其然,還應知其所以然。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確立9月10日為教師節已經走過了34個年頭,但是你知道它是如何確立的嗎?明人不說暗話,小編告訴你,教師節的確立,其實是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發揮作用的生動寫照,是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奔走國是的鮮活記憶!當然,今天要說的主角,就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注意後面沒有“黨”!)。事實上,是民進率先在國家政治舞臺上發出恢復確立教師節的呼聲。

這要從一份提案說起……

在1981年11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包括葉聖陶、雷潔瓊在內的民進17位政協委員,代表老一輩教育工作者聯名提交了《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呼籲重新建立教師節。

「揭秘教师节」今天,鲜花送给老师!掌声送给这个民主党派!

為何民進的委員們選擇這個時期提交這份提案呢?

其實,解放前的教師節是每年的6月6日。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曾宣佈“五一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因兩個節日在同一天,實踐中教師節氛圍不是特別明顯。“文化大革命”中,教師更是被貶為“臭老九”,社會地位極其低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但扭轉十年“文化大革命”給教師造成的傷害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老一輩民進人就意識到,要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應該重新設立教師節。於是,在1981年11月全國政協會議上,民進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這份提案,並在多個場合積極呼籲。

1981年12月,民進此提案的主筆人方明同志(時任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民進中央常委)和張承先同志(時任教育部副部長)一起在參加“全國中小學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時,向習仲勳同志提出建立教師節的建議。習仲勳聽後指示寫報告請示中央。

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向中央書記處提出請示。

為教師節定在什麼日子最合適,方明徵求過冰心、葉聖陶等民進老前輩的意見。冰心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包括葛志成、霍懋徵、段力佩在內的民進19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的提案》。

同年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

1984年10月,萬里、習仲勳等中央領導同志對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的請示圈閱。同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

報告中說,“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我們進行了研究,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如中央和國務院原則上同意建立‘教師節’,我們建議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頒佈。”

最終,在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建立教師節的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從此以後,每年的教師節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師重教逐漸成為社會風尚……

「揭秘教师节」今天,鲜花送给老师!掌声送给这个民主党派!

說到這兒,教師節的由來您弄清楚了吧,不過您可能又有一個新的問題,為什麼會是民進提出的呢?這主要涉及到各個民主黨派的界別特色。比如,

民革以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係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繫和社會聯繫的人士、同臺灣各界有聯繫的人士、社會和法制專業人士以及其他人士為對象,著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

民盟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

農工黨主要由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致公黨主要由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和其他有海外關係的代表性人士組成。

九三學社主要由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臺盟由居住在祖國大陸的臺灣省人士組成。

中國民主促進會主要由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改革開放以來,民進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提倡尊師重教,維護人民教師的合法權益,面向社會開展講學辦學、科技諮詢、智力扶貧等大量工作。截至2017年6月,民進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有會員15.9萬餘人。在近16萬會員中,三分之二是教育工作者,他們繼承和發揚民進的優良傳統,立足本職,雙崗立功,在教育事業和黨派工作中積極作為,為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凡議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民主黨派履職建言的殷切希望。為教師節的恢復鼓與呼,其實正是包括民進在內的各民主黨派發揮參政黨作用、履職盡責的縮影,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我國這一新型政黨制度的價值所在。

我們相信,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這幅壯美的畫卷中,一定會有各民主黨派初心不忘、肝膽相照的濃重印記。

最後,在今天這個鐫刻著無限榮光的節日裡,請允許小編向所有老師道一聲:老師,您好!

「揭秘教师节」今天,鲜花送给老师!掌声送给这个民主党派!「揭秘教师节」今天,鲜花送给老师!掌声送给这个民主党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