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闵行报记者 陈美玲 特约通讯员 朱岭丨文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国庆佳节,你出游了吗?抑或是宅在家读书写字听音乐?践行着“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七宝的弄堂,先给你的灵魂充充电,如果你的身体也不听使唤了,那就带上你的TA们出发吧!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在很多人的眼里,弄堂有风花雪月,更有风土人情。旧时的七宝,南有北固弄、宋家弄、唐家弄、竹行弄等,北有杨家弄、沟水弄、徐家弄、姜家弄、鲍家弄

等。这些宽宽窄窄、深深浅浅的弄堂,犹如七宝的经纬线,曾与七宝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弄堂是开放的空间,也是温暖的小社会

1

不必设防的世俗生活

昔日,七宝的弄堂大多窄窄的,破破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弄堂里居民们出出进进,小贩们来来往往,少有隐私,不必设防,前门进后门出,大家脚碰脚,都是一根藤上的瓜。幽暗的柴扉边,不时走出趿拉着拖鞋、穿着家常衣服的女人,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手中拎着马桶,虽有些异味,然荡漾着热烘烘的世俗味。有些弄堂上方,一排排电线,一根根竹竿,一件件晾晒的衣服,纵横交错,路人在其下面进进出出,出出进进。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没那么多隐私,也没那么多隔阂

每天早晨,倒马桶和生炉子是第一道弄堂风景线,扇煤球炉的破扇子“噼哩啪啦”声与刷马桶的刷子“哗啦哗啦”声,形成了弄堂里的二重奏“晨曲”。家家户户生煤球炉,使得整条弄堂常常烟雾缭绕。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每天进进出出,无人知是弄堂来

弄堂里,鳞次栉比的人家,重门叠户的家庭,拥挤得喘不过气来,房屋挨着房屋,墙板隔着墙板,门窗对着门窗;开门见隔壁,推窗看邻居,一晾竿可以捅到对门的邻家。虽然隔了窗、隔了门,却隔不了人们絮絮的说话声、汪汪的犬吠声、孩子哇哇的哭闹声、男人粗粗的谩骂声、女人尖尖的厉叫声、有电话咋咋乎乎的呼喊声、缝纫机的轧轧声、家家户户敲响锅碗瓢盆的交响声等等“五行八作”,就像一个喧闹的巨型马蜂窝,荡漾着热烘烘的世俗趣味。

2

乐趣无限的拥挤空间

七宝老街改造之前,每逢酷暑来临,弄堂中时时可见祛暑纳凉的人们,尤其是比较通风的弄堂口。家居条件局促,通风设备较陋的人家,天还没完全黑,就早早地将草席、长凳、方凳、躺椅、竹榻、门板等搬到所住的弄堂口,用凉水洗洗擦擦,然后穿着背心短裤躺在刚擦过的凉床、凉席上,绝对清凉。有人甚至挑来河水或汲来井水,拨洒在乘凉场所,让地面快速降温。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白天走路,晚上通铺,大家来消暑

乘凉时,左邻右舍拉拉家常,讲讲闲话,聊聊新闻。老人们大多是静静地躺在竹榻、睡椅上,身上涂抹着“六神”花露水,睡眼朦胧拿着团扇轻轻摇晃;小伙子们以下棋打牌居多,或者与朋友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妇女们大多在草席上嗑瓜子、做针线活,一边哄着孩子睡觉;小孩们大多是在弄堂里奔逐嬉闹,寻找自己的乐趣或者缠着大人讲齐天大圣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愚昧贪心、白骨精的阴险刁钻等故事。此时的弄堂成了一个充满各种市井烟火味的世界。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弄堂不大,却装下了大大小小的家常。

小小的弄堂里,既有鸡毛蒜皮的琐事,也有琴棋书画的雅事,犹有风花雪月的情事,还有牵肠挂肚的憾事,又有哭声震天的痛心事,总之,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当时大家的经济收入也相差无几,脚碰脚,彼此心知肚明。人们定心在有限的空间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在这里,哪一家的婚丧喜事,哪一家的酸甜苦辣,甚至于吃的是咸菜毛豆还是红烧肉百叶结,整个弄堂的人都能知晓。这就是弄堂里鲜活的生活底色。

如今,七宝不少弄堂随着旧房改造和市镇建设的欣欣向荣而逐渐销声匿迹,还留存的弄堂,虽然古老,仍是七宝老街的支架,是喧嚣扰攘的洞天幽境,是追古溯今的岁月使者。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弄堂故事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走进七宝的那些弄堂,看看哪条最宽?哪条最窄?又都有哪些故事?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这是清道光年间的七宝镇图,小编大致标出了各个弄堂的位置。(点开可看大图)

竹行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1980年的竹行弄

名片

北迄南东塘滩,南达富强街,始建于明朝,是七宝最古老的一条并不笔直的弄堂。

典故

当年,这里大多居住着七宝大队第九生产队的社员,以程姓居多。竹行弄靠南东塘滩的头上,有一座叫“工商会”的会场,曾有昔日七宝镇的乒乓球好手麇集并在此挥拍打球,小孩不得入内,只能爬在小石桥(即永安桥)头的石墩上,朝窄长的小窗口上张望。

弄堂南面尽头,是解放后最早的七宝医院住院部。跨入门口便是各种住院部的房间。空地中央有一棵茂密而硕大无朋的无花果树,每逢夏季,枝繁叶茂,庇荫遮天,不少人在此歇息又津津有味旁若无人地采摘血红色的无花果吃,吃得满口血红。

如今的竹行弄,因南东塘滩建造商品房与商业用房,故而被完全拓宽,成了一条繁华的街衢。

徐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1998年的徐家弄

名片

西起北大街,东至北横沥,是七宝所有弄堂中最为宽阔的一条弄堂,它因明代七宝塘桥的筑造者之一徐寿的孙子徐三重居此而得名。

典故

据说,当年徐三重就寓居于徐家弄口的“黄同兴”府邸。“黄同兴”是七宝镇遗存的极少数清代建筑之一。徐家弄黄同兴有的马头墙出挑,有的云墙高耸,瓦屋绵延,高低错落有致,房屋回廊弯曲。徐家弄东侧的解元厅,是七宝一代耆宿吕克孝之故居,是闵行区和七宝镇的重点保护文物。上世纪七十年代,解元厅曾是七宝的商业食堂,每当用膳时间,这里的人流熙来攘往,比肩接踵。

唐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富强街当年的电影院对面,南北走向,拐弯后,出口在西面。南面曲里拐弯一直通向七宝天主堂。清代时称唐家街,至今犹存。

典故

当年,许多上七宝一小的学生为走捷径,走到弄堂口,总喜欢拐进去,径直去七宝一小上学。唐家弄对面靠七宝电影院东侧,有上下两层楼,七宝人称作“手袋工场”,或称“网袋工场”,那里尽是一些专门从事编织的城镇户口的妇女,她们以此为职业,产品成型后大都远销国外。常常见到那些分发“绒线生活”的人,心急火燎地一边发“生活”,一边千叮咛万嘱咐,要求拿“生活”的人一定要准时交货,并且按质按量。有的人想多赚钱,一下子接得太多,一时又做不了,于是召集左邻右舍相帮,等钱拿到手,再分给襄助的邻里。

北固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东起南大街,西迄浴堂街。清代称博古弄,后取方言谐音,定名北固弄。

典故

塘桥以南的弄堂以北固弄最为宽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电影的人们总是从南大街走入这一条弄堂,然后再左拐直抵七宝电影院。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这里成了小吃一条街。如今的北固弄许多门面房修葺一新,雕梁画栋,古意盎然,成了古玩字画一条街,是七宝所有弄堂中改造得最靓丽、最风光、最风雅和最有品味的风情弄堂。

鲍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位于塘桥以北的北西街中部,旧称沈家弄。

典故

鲍家曾是七宝经营粮食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鲍家弄就在鲍家房对面。从此弄堂可以通往当年七一农具厂的正门。弄堂里蛰居着一家姓朱的四口之家。女主人傅敏秀,男主任朱金麟,两个儿子朱敏、朱巍,当年都是七宝地区乒乓球高手。朱敏兄弟的乒乓球爱好归功于其父亲,为了培养俩个儿子打球,两儿子还穿开档裤的时候,就在家的天井里搭起了一个乒乓球台,让兄弟俩挥拍练习。及长,兄弟俩常去七宝二小打球。他们兄弟俩是七宝地区最早运用横板打球的球员。

杨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位于北大街老银行斜对面,西迄北大街,东至北横沥,旧称宜家弄,现已拆除。

典故

弄堂里,有一家竹木店,经簚匠一道道砍、剥、削、锯、切、编等,散发着毛竹独有清香的竹椅子、竹篮子、竹扁等竹器皿就制成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此弄堂是通向“七一喷漆厂”食堂的要道。可气的是,即便在这样狭小之弄堂,还有一座茅房占据一侧。(七宝似乎不少弄堂曾有过厕所,除杨家弄外,还有竹行弄、徐家弄、北沟弄、姜家弄、鲍家弄、沟水弄口子上)。

沟水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1995年的沟水弄

名片

位于北横沥南端,至今犹存。当年东西相通,西出口在北大街镇百货商店北边,东出口紧邻横沥河,如今原在北大街的出口挪到了北东街。清代时称周家弄。

典故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弄堂,诞生了两位七宝名人——沈渭滨与姜铭。他们都是熟读诗书的饱学之士,原皆为七宝中学教师,晚年又咸是七宝古镇改造的文化顾问。

姜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东起北大街,西往白场浪与马家池,与当年的老银行贴隔壁,又称同关弄。

典故

《蒲溪小志》著者顾传金就曾生活在弄堂一端的白场浪。《蒲溪小志》是第一部七宝古镇志。因七宝镇中有横亘东西之蒲汇塘而别称蒲溪,辑著者以此为镇志题名。

特别说明:本文所涉及历史典故均为个人记忆,并非官方校订,如有出入,请海涵!

图片来源:《七宝镇志》、老七宝人冯念康、夏培德《感觉七宝》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