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不能讓孩子在這樣一個世界上出生。他不能讓痛苦永久持續,或者為這些充滿淫慾的動物繁殖後代,他們沒有永恆的感情,只有狂想和虛榮,時而湧向這邊,時而又倒向那邊。”——伍爾夫 《達洛衛夫人》

“達洛衛夫人說她自己去買花。”一百年前的倫敦景象便由此在伍爾夫筆下,躍然紙上。我們跟隨達洛衛夫人的腳步,走過一百年前的維多利亞大街,看到邦德街上販賣的新鮮鮭魚,古老的大本鐘隆隆響起......伍爾夫放下紙筆,倫敦的一天結束了,書中的景象、人物、言語卻慢慢滲出。窗外是2018年的昆明,恍惚間,兩座屬於不同時空的城市重疊在一起。伍爾夫筆下的人物在書裡書外不停生長,宣揚著他們的“人生聖經”,彼得·沃爾什又在感嘆著:“靈魂死啦!”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崇拜平穩的保守派

——威廉爵士 達洛衛先生

“平穩,神聖的平穩,乃是威廉爵士的女神。他獲得這一概念是在巡視病房之時,在垂釣鮭魚之時,在佈雷德肖夫人於哈利街生孩子的時刻......由於他崇拜平穩,威廉爵士不僅自己功成名就,也使英國日益昌盛;正是像他之類的人在英國隔離瘋子,禁止生育,懲罰絕望情緒,使不穩健的人不能傳播他們的觀點,直到他們也接受他的平穩感......”

在《達洛衛夫人》中以威廉爵士為代表的倫敦上等人,始終希望市民們尊崇“平穩”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應該在“國家”這個巨大的機器上循規蹈矩地完成自己的職責,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加安全的操控這些喪失靈魂的大眾。他們嘲笑“自由”與“真相”,並將它們摔進泥塘裡,餵了蛤蟆。他們說,那些試圖看清生活本質的人,是該被隔離的,是必須靜養的,是城市裡的“瘋子”。他們拿起繩索,或捆綁,或扼殺,直至,所有人一模一樣了,城市終於“平穩”了,於是,他們笑了。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虛妄矛盾的逃避者

——達洛衛夫人

“她有一種了不起的喜劇感,而不可避免的後果是她把時間都消磨殆盡,午宴、晚宴,舉辦她那些永無止盡的宴會,說些莫名其妙的話,或者言不由衷,從而使腦子僵化,喪失分辨能力。”

一些人已經對倫敦城“平穩”的生活感到煩膩,達洛衛夫人便在其中。他們始終不能明白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或永遠不敢承認,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為了抵禦生活的虛無感,為了再次對自己的困境視而不見,他們只能為自己舉辦一場又一場的“宴會”。在忙碌中反覆欺騙自己——生活是多麼美好,自己是多麼幸福。除此之外,他們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不想看見。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被世界遺棄的先知

——賽普蒂默斯

“這麼說,他被遺棄了。全世界的人在叫嚷:為了我們,自殺吧,自殺吧!可他為什麼要為了他們而自殺呢?想想看,食物可口,太陽溫暖;而自殺這回事,又該怎麼辦呢?”

在伍爾夫筆下,整個倫敦只有一個人看穿了生活的本質。他是先知,他是瘋子,他是詩人。他聽到城市裡所有人的心聲,那些聲音此起彼伏,奏響了病態的復調。於是,當城市走向日落,當人們為自己又多活了一天而沾沾自喜,他卻必須完成他所肩負的使命——他要死去。為了城市裡每一個人對於自由與真相的希翼,他要死去。他的死或許可以喚醒城市裡無數個“達洛衛夫人”,當宴會結束,他們會不會醒悟,會不會呼喊,會不會反抗。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城市書架

《達洛衛夫人》上海譯文出版社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孫梁 蘇美 譯

一百年後,伍爾夫筆下的人物在相隔八個時區的另外一座城市——昆明,慢慢甦醒。

這座城市裡的大多數人一年又一年地奔赴於全國各大考場,只求一份“平穩”的工作,他們懼怕一切事物的突變,花壇裡新長出的不知名的幼苗,都能嚇壞他們。

而這裡的“達洛衛夫人們”則時時刻刻奔忙於大街小巷,分分秒秒緊握手機,他們走訪了城市裡所有的“打卡聖地”,瀏覽了屏幕上每一個熱點新聞。不,他們不能停下腳步......

2018年,一個九月的早晨,你迎來了這座城市千篇一律的一天。猛地,你看到達洛衛夫人站在街角,她說:“我們都是些大傻瓜。”隨即消失在人潮中......你停下腳步,四處尋找著,屬於我們的先知又在何處?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弗吉尼亞·伍爾夫》

年年手繪作家像(emmm 不會畫嘴)

從本期開始,我們的《城市書架》將帶領小夥伴讀遍世界,以書之名向城市問好,在作家筆下找尋城市的靈魂。我們從零時區的英國·倫敦發車,請大家系好安全帶,下一站,維多利亞大街。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作者 ▏排版 ▏攝影:年年

城市書架 · 倫敦|100年前,靈魂死了


投稿熱線:0871-6311400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