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富曉紅專欄】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幾天前我寫了篇文章:《解析大部分父母的愛終究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網友留言:現在的孩子都想玩手機,給嗎?

我想這是當今大部分家長共同面臨的最大問題。由此想到我在教育兒子過程中碰到的幾個具有普遍性的共性問題,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或探討。不敢說我的教育是成功的,因為我的兒子才剛進大學,而且考的也不是名牌大學,但是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始終是有思考和進步的,並且兒子到目前為止還是比較健康快樂的。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一、孩子長時間看手機怎麼辦?

孩子迷戀手機,長時間看手機,這個問題是當今大部分家長較為頭痛的問題。如何引導或制止?我也一直在探索之中。

我是不建議孩子小學就擁有手機的,因為孩子越小,他對事物的判斷性越弱,自控能力也越差,所以初中之前不該讓孩子有屬於自己的手機。

兒子初二的時候才給他一部我用舊的手機,但是也只有在週末時候給他用,就是為了聯繫方便。他真正有屬於自己的手機,是初三的暑假,告訴他如果考上他理想的高中就可以給他買一部他想念已久的手機。結果如願以償。

高三的暑假他擁有了他的第二部手機和一臺電腦。說實話他也是長時間的看手機或電腦。為這我也苦惱過,絞盡腦汁過,忍無可忍時也生氣過,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心疼。

效果都不佳。但不管怎樣,他保持著運動,做家務,早睡的習慣。我還是會和顏悅色地跟他說說我的擔心和心疼,但不再為這事苦惱,因為其實我們大人的工作時間和業餘時間也大部分都在和電子產品打交道。只要不影響正事,不必為孩子的玩手機影響了心情,甚至搞得整個家裡瀰漫著硝煙味,得不償失,本末倒置。(當然不放棄經常性地勸說。)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二、孩子的零花錢怎麼給?

“錢”這個字十分敏感。古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的一生都在為獲得財富而努力奮鬥。尤其在經濟建設放在首位的當今社會,對金錢的佔有慾好像比任何時候都強烈。

很多“教育專家”也表示從小教育孩子如何理財很重要。我是誤打誤撞,在兒子小學一年級時,跟兒子說了家裡的經濟狀況,告訴兒子我一個月的收入是多少,一個月只能花多少錢,每月必須留下一部分錢存起來,以備不測,或以防萬一有事用。

兒子初中之前沒有任何零花錢,初中後他提出每月給他100元零花錢。我答應了。高中他住宿讀書,我每週給他300元零花錢。其實他一週吃飯最多花掉200元,每週他攢下100元。

高中三年下來他攢了好多錢。基本花在他的興趣愛好上:買他的高達。我偶爾提醒他計劃著花錢。兒子說當然知道,於是經常把攢下的錢給家裡添置物品。

兒子上大學之前,我跟他談了大學生的經濟情況:“如今有些大學生因網貸被逼,最終不堪重負選擇自殺,這樣的事要引起警惕;大學生來自全國五湖四海,什麼家境的人都有。也許你會遇到家境很窮的同學,在這樣的同學面前記得注意自己的言行,萬萬記得保護他人的尊嚴;也許你會遇到家境非常富有的同學,一擲千金,你看都看不懂。但不管怎樣,你不必和他人攀比,我們只是普通人家,過我們自己的生活。每個月我給你的生活費,你自己計劃著花,千萬不要前半個月花的像富豪,下半個月過得像乞丐。”

兒子平靜地笑:“知道了,媽媽,你放心,孩子的花錢習慣小時候就養成了,很難改的。我向來都是先緊巴巴地花,然後看著錢富裕時才多花些,每個月我已經習慣了給自己存一點。”

說實話,在花錢上我向來沒有擔心過兒子。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三、教育孩子是以自己的理念為準?還是隨大流?

兒子讀了高中後,發現自己成了“不正常”的人,他對我的教育第一次提出質疑:“媽媽,同學們說我跟你打電話時,‘媽媽’叫的很親密,說我還沒有長大。他們都說打電話時不用叫‘媽媽’的。”

我說:“你覺得他們說的對嗎?尊重家長難道不對嗎?難道不尊重家長才是對的?”

兒子無語,保持了電話裡對我的“親密稱呼”。

兒子說:“媽媽,你從小教育我人品要好,可我這樣做,成了一個‘不正常’的人。”

我:“怎麼說?”

兒子:“比如我們同學的一支筆掉在地上,我看見了會撿起來給他,可是他們覺得這是別人的事,幫人撿起來做啥?”

我:“為何一定要和別人一樣,你覺得你做的對就對,為何在意別人怎麼說?”

夏天。兒子:“媽媽,我們寢室裡的同學空調都要求開到19度,我跟他們說我們家晚上開27度,他們說我不正常,最後協商開到25度。”

我:“兒子,你從小受媽媽的影響,對身體健康很看重,夏天不貪涼,冬天不貪暖,晚上不晚睡,你覺得你這樣做對,還是他們那樣無節制的對?”

兒子:“媽媽,我知道我是對的,他們是不對的,但是當他們都‘不正常’時,我一個‘正常’的,反而變成‘不正常’了。”

這真是應了紅樓夢的一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

作為母親,當你聽到你自以為“正確”的教育卻讓孩子成了“不合群”,“不正常時”,你會堅守?還是從眾?還是從此會動搖自己的教育理念?

好在兒子處理的很好,一直以來他都能和同學們相處和睦,有商有量;好在我堅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儘管也有過一剎那的疑惑。

但是我們大部分人是具有從眾心理的。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美國戴維.邁爾斯著的《社會心理學》說從眾是指根據他人而做出的行為或信念的改變。

在這裡我們一起看關於從眾的一個實驗結果:社會心理學家阿施在實驗室重演了孩提時代的經歷。想象一下,你是阿施的一名志願者被試。你坐在7個人一排的第6個位置。在向你們解釋你們參加的是一個知覺判斷的實驗之後,研究者要求你說出,圖6-2中的3條線段中哪一條於標準線段一樣長。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是線段2.當你前面的其他5個人都說“線段2”時,這沒有什麼好奇的。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接下來的比較同樣簡單,你似乎正處於一個簡單的測試中。但第三次判斷卻令你大吃一驚。儘管正確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第一個人答錯了。在第二個人也答錯時,你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使勁盯著卡片。第三個人也同意前面兩個人的答案。你張大嘴巴,渾身開始冒汗,“怎麼回事?”你問自己,“是他們瞎了?還是我瞎了?”第四、第五個人也同意前面幾個人的答案。接著,研究者看著你。現在,你面臨著認識上的兩難困境:“什麼才是正確的呢?是同伴告訴我的是正確的呢,還是我的眼睛告訴我的是正確的。”

儘管有些人從來不從眾,但四分之三的人至少有過一次從眾。研究者發現37%的回答是從眾的。(p156)

這也是很多人為何被環境裹挾著走,大部分父母都逼著孩子走“考名牌大學”這一座獨木橋。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孩子優勢來。

有的孩子天生適合“做人”,有的孩子天生適合“做事”,有的孩子就是適合“動手”,有的孩子就適合“動腦”,順應孩子的長處為好,不要和他人做比較。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堅信自己的理念,少受環境影響,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自己的孩子最瞭解。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四、孩子成績不理想時,怎麼辦?

兒子的初中讀得比較自信,因為成績進步明顯,最後如他所願考上了他理想的高中。高中後明顯吃力,因為大家都是成績優異的同學,都很努力,除了拼努力還拼學習技巧。

兒子高二上半學期時成績有了飛躍的進步,但是到了高二下半學期成績一路下滑,到了高三是盤旋不進。

這個過程中有各種因素,當然談戀愛是其一,雙休日回來玩他的高達是其二。高三時他把高達封塵起來,表面上很努力讀書,但始終不見起色,自己很著急,把手機也摔了。在我看來他並沒有真正用心讀書。至少是沒有進入角色。

但我不能這樣講,因為他自認為很努力了。也曾因擔心考不上名牌大學而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兩星期,在我給他做了心理疏導後才好轉起來。

這個過程中他是痛苦的,失望的。我看著他一次次不理想的成績也是難過的。但我從心裡堅信我的兒子一定是位有出息的孩子。所以我跟他說:“兒子,你不要單單跟人家比成績,大部分同學把所有的精力都只花在學習上,而你不一樣,你是各方面都發展,所以從綜合素質來比,你其實要比其他同學的總分高。你到了大學一定會如魚得水,現在你只需盡力迎接高考,其他的暫時放下不去想。”

也許我的堅信影響了兒子,兒子的心平靜下來。最後他的高考成績雖然不理想,但是因為一直以來沒有表現出對他的失望,所以他也沒有對自己失去信心,我看到他在高三的最後一次自我介紹裡面寫道:“也許我的底盤太大了,所以前進的比較緩慢,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活出燦爛的自己.....”

兒子進入大學的狀態確實如我所說非常好:他的處事能力,獨立能力,動手能力,寫作能力,都發揮出優勢。他也順利地按照他的所長進入學生會宣傳部。

但我遇到過很多家長,孩子一旦成績不理想就會在孩子面前說盡各種喪氣話,本來內心充滿挫敗的孩子在聽到父母的喪氣話後容易自暴自棄。堅信孩子是不容易的,但作為父母必須要做到這點。即便全世界的人都不相信你的孩子是位有才之人,你也必須堅信你的孩子是位有用之人。所以很多時候教育孩子,考量的是父母的功底。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五、面對孩子早戀,怎麼辦?

兒子初一轉學,不久班上一位成績優異的女生問他願不願意做她男朋友。兒子當時可能年齡還小就跟我說了此事。我說這個年齡實在太小了,各方面都不適合戀愛。兒子有些猶豫,沒有馬上回答那位女生。

後來因為一次考試,女生考了全年級第一,兒子當時的成績中上一點,看到人家女生這麼拔尖,自己也不好意思,所以回了那女生:我們還是聽老毛爺爺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算是無疾而終。

到了高中,那真是戀愛了。

這個年齡我們自己也經歷過,想想自己那會,就不會逼著孩子一定不能戀愛:沒用。

但是多少會影響學習成績,所以也明裡暗裡地婉轉反對過,中間分開過一陣子,但是不到幾個月發現又在一起了。沒有辦法,只有引導,告訴他什麼最重要,什麼是可以暫時放一放的,告訴他做事要分輕重緩急。

他們把戀愛進行到現在,我偷偷關注,但努力忍住不多問。在我認為戀愛也是需要練習和學習的,並且確實很難制止。除非他自己內心決定自己高中不談戀愛。但是能做到的不多,而且無法判斷不談戀愛一定能成績優異。很多事情如果無法阻止,只能疏通引導。

但是期間我進行了性教育和闡明有些不能做的事,我個人認為我們中國的家庭嚴重缺少性教育的。我對兒子的性教育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都有。

有一點我覺得我們家長一定要做到的就是面對孩子的戀愛問題,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虛張聲勢。其實非常正常的,哪個少年不懷春?哪個少女不懷夢?想想自己年輕時就知道了。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六、如何看待孩子的興趣愛好?

兒子從初中開始迷戀高達。那個時候我也不知道高達原來還挺貴的,幼稚地認為這是小孩子玩的玩具,所以初二時看到兒子不做作業,專心致志地研究高達,就粗暴地一把搶了直接扔到垃圾桶了。

兒子高中開始攢了自己的零花錢,這些錢絕大部分用來買他喜歡的高達,他的雙休日和假期基本上都耗在製作高達上。

我從一開始的反對到默認,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兒子各方面的成長。比如組裝高達需要很多程序:噴漆上色,筆塗上色。這些工程很繁瑣,有時候上色不理想,還要去色,然後再噴再塗。一次又一次。上好色後組裝,有的零件很細小,需要很耐心很細心地組裝,我有時候看見他在反覆做一個動作,問他煩不煩?兒子說煩的,因為零件太小,很難組裝,但是因為喜歡願意去做。

等他組裝好了,他還要拍攝,然後買來臺燈、佈景的布或紙,把高達擺出各種姿勢拍攝,調光,調色,調佈景,搞得很專業。其樂無窮。

三年高中他的大部分業餘時間都用在他的高達上。我內心是反對的,但忍住了。因為覺得高中三年太苦了,讓他做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好的。我的這一決定很難說是對是錯。

但是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兒子的耐心和細心是被磨鍊出來了,攝影水平,動手能力也鍛煉出來了。他的網名叫“院長”,擁有了不少粉絲,他如今在這方面可以算個“小專家”,很多人向他“要貨”,他也因此賺了一些小錢。證實了他在這方面的實力,也因此自信滿滿。我經常稱讚他是名副其實的“院長”。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寫在最後: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以上是我在教育自己孩子中的一點體會,談不上什麼經驗,只能說是分享,我們可以一起探討,教育本身是個難題,並且很難有借鑑作用,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但是,父母的眼界和學識有時候往往會對孩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作為父母還是要提高自己的學識和修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點線,我們的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的:父母的水平有多高,孩子的起點線就有多高。與其抱怨孩子不如意,還不如先努力修煉自己。當父母站得越高,接納的就越多,就越能理解孩子的各種狀況,這樣就會幫助孩子走過各種困境。讓孩子做迴天使。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富曉紅,少兒心理諮詢師、《校長傳媒》專欄撰稿人、國家級形體教練、瑜伽教練、高級形體禮儀指導師,從事教學23年來積累了大量教學經驗,每一次的教學都是一次實踐,如何和學生溝通,如何說話,選擇什麼時機說話,都成了不斷研究的課題。終極目標就是幫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長和學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本文為富曉紅老師原創投稿,“富曉紅的幸福家園-(ID:fuxiaohong5166)”亦發佈


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六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