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65歲退休更讓人扎心的是什麼?

歡迎來到奇蹟,這是一個讓思維碰撞擦出火花的地方。

50

我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好。

我從去年開通奇際訂閱號,從2017年8月5日的第一篇文章《最倒黴的一次房產投資》到現在,已經過去大半年時間。為了實現當初承諾每星期更新一篇原創性文章,那怕是出差在外地,我也會跑到網吧去敲鍵盤。

比65歲退休更讓人扎心的是什麼?

今天的這篇文章是奇際的第50篇,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陪伴,感謝大家拿出寶貴的時間看我寫的拙文。

前幾天,一個85後朋友跟我說,他畢業後進入體制內工作,工資不高,但很輕鬆,剛開始參加工作時很高興,現在已經笑不出來了。眼看著身邊的朋友開公司,五套房,而自己父親去世,自己得胃潰瘍,兒子成績不好,每天晚上吵架,睡不著。

他現在既沒有什麼過硬的技能,家庭條件也不好,老婆在一家小公司做財務,工資不上不下,想離開原單位又沒有勇氣,對未來沒有信心,充滿了擔憂和迷茫。

這是一個扎心的話題,現在的中國變化這麼快,我們在享受了便利的同時,人到中年,未來的出路在那裡?

1

在美國的硅谷,員工和公司打官司最多的不是勞動糾紛,而是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但是有人統計,現在公司與員工的官司中,年齡歧視的官司超過了前兩者,從2008年到2015年,150家科技公司面對了226起年齡歧視訴訟,這個數字比種族歧視高了28%,比性別歧視高9%。

在那些高科技公司就職的員工年齡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年輕化。蘋果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是31歲,谷歌和特斯拉是30歲,facebook只有29歲。今年INTEL的裁員計劃中80%裁掉的是40歲以上的員工。

在這些高科技公司,一個員工的年齡超過40歲,他就面臨被淘汰的局面,被趕出公司後再找工作會變得非常困難。

美國離我們還很遙遠,有人會想中國現在怎麼樣呢?中國的情況比美國更嚴重。

比65歲退休更讓人扎心的是什麼?

中國的BAT三大公司中,騰訊和阿里的員工平均年齡是27歲,百度的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6歲,在2014年時百度內部就有一個規定如果招基礎員工必須是80後。

華為的用工理念是給用給3個人的錢,請2個人幹4個人的活。去年華為裁掉一批40歲以上的員工,那些盯著華為的獵頭稱,我們不獵40歲以上的人。

中國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1998到2003年期間,那段時間國有企業的產權量化改革讓上千萬的國企職工以工齡買斷的方式失去了工作,相當一部分員工在40歲以上。

現在的中國,再次出現了40歲危機。

在40歲時,一個人會有了家庭和負擔,他參加工作時間將近二十年。這個時期知識會變得老化,不懂年青人的世界。生活習慣推動人更傾向於保守,創業的機會在減少,成功率變得越來越低,在職場升職的機會慢慢下降,你所掌握的技能因為過於傳統導致收入不高,未來還面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險。如今企業和社會更願意把資源和機會給90後的年青人,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技之長,積極且勇於進取。

2

40歲,是一個充滿焦慮的年齡,前有死敵後有追兵,如何破除這種困局成功轉型?《激盪三十年》作者吳曉波給了大家三點建議。

首先在職場中,你必須在40歲之前儘快進入管理者崗位。

技術有可能被機器取代,但管理經驗需要長期的積累,這是和90後差異化競爭的一種方法。進入管理者崗位後你的閱歷,你的人脈資源,你的社會關係和處事能力才能得到發揮和放大,這種能力正是企業所需要的,也是90後所不具備的。

其次,到40歲時你只能做你最擅長的事情。

你不能再任性,隨意更換你不熟悉的工作,不要輕易去改變自己的職業。我們的技能和特長70%的提高是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取得的,少數是靠自己的自律和主動學習,在專業技能做到比別人更好需要多年的積累,放棄原來擅長的重新學習是件風險很高的事情。

最後,你要儘快的提高自己的財務性收入。

我們的收入分兩種,一種是職務性收入,這種收入本質上是拿時間換金錢,天花板可見,提高困難。另一種是通過投資和理財得到的財產性收入。假如你只存餘額寶,一個月的工資外收入是300,而你的月支出是6000,那麼你的財富自由度只有5%,如果你的支出是10萬,投資收益是20萬,你的財富自由度就是200%,40歲以後你一定要儘快提高財產性收入的比例。

比65歲退休更讓人扎心的是什麼?

3

諾亞財富的徐小平27歲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音樂,他跑到美國在一家中餐廳當小工,一邊打工一邊學習。32歲的他終於被加拿大一家大學錄取,他一路都很興奮,來到學校才發現,身邊全是拿著獎學金的碩士博士在苦苦奮鬥。

更讓他困惑的是他拿到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加拿大居然找不到工作,他不得不幫必勝客送披薩,給移民局翻譯文件,甚至還兼職華語電臺的主持人、UBS卡車司機、音樂課老師和全職奶爸。

2011年徐小平和紅杉資本一起創辦了真格基金,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與別的不一樣,沒有數據,沒有產品,只有一個夢,以及夢穿過你的眼睛放射出來的光芒。

2016年徐小平擠身《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和沈南鵬等成為為數不多的金牌華人投資人。

人生遠比我們想象得漫長,所有的挫折都不是絕境,它們只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40歲既是危機的開始,也可以是新的可能和生活方式的開始。用夢想去改變這個世界,不要讓這個世界改變你的夢想。

比65歲退休更讓人扎心的是什麼?

祝福大家,每天都有進步。

本文數據及資料來源於《吳曉波頻道》、《馮侖風馬牛》及《正和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