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轉業,也要工作

要轉業,也要工作

轉業工作剛落地,幾家歡喜幾家愁。身邊不少戰友再一次願望落空,沒能“向後轉”。不免失落沮喪,鬥志消沉。甚至個別因為願望沒能達成自暴自棄,和領導拍桌子瞪眼,自我封閉以求來年一搏。

其實,失望沮喪難免,但觀察往年轉業幹部的表現和黨委最終決策,不得不說要轉業也要工作,或者說要轉業更要工作。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一碗毒雞湯,也有人會說裝瘋賣傻去逼宮,但冷靜下來聽我說完再罵不遲。

努力工作為轉業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傳說某單位幹部為轉業復員,不擇手段裝瘋賣傻或者躺床板最終達成目的。我不知道這種說法從何而來,但分析一下就知道無稽之談,效仿者也大多下場挺慘。記得曾有一國防生極度不適應部隊,畢業一年要求復員不成,果斷去掀領導桌子、躺床板,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

於是排長幹了好幾年快滿最高服役年限時,單位給他調副L,副L幹到最高服役年限調正L。他一起畢業的同學不少副Y甚至正Y早已轉業了,他卻還耗在正L上,走也走不掉,幹也沒法幹,十幾年的青春也白白耗掉。

回顧往事當年不這樣破罐子破摔,可能也不至於到今天這個地步。還有某幹部為走人裝瘋賣傻,在領導辦公室大便,拎著菜刀院子裡轉悠,最後被強行送到精神病院治療,回來以後正常人也有幾分呆滯了,而且還是老實待著,走的願望也沒能實現。

其實想想也知道,作為領導必然要考慮單位的發展大局。如果一個人躺床板就能轉業,或者在自己辦公室拉大便就能回家,那他走之後估計很多人排著隊把領導辦公室當茅坑,換做你是決策者,你會同意麼?結果就是不僅不同意反而雷霆手段處理,越狠越好,警示後來人。

身邊的一個兄弟,今年單位機關組建苦累不堪又沒編制,很多人不願意去要坐等編余轉業,他卻主動去了。一年工作確實辛苦不已,但年底因為名額有限,坐等的人都沒走掉,他的願望反而達成了。

回憶起來他說在很多單位當轉業成為一種“福利”時,黨委不會把“福利”留給無所事事甚至整天搗亂的人。自己就是踏踏實實幹好工作,在機關試著和領導交朋友,正常表達自己的意願,領導願意把“福利”交給自己,是因為交給他,大家要學也會去學好好他工作,而不是無事生非。

踏實工作為自己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女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去做家庭主婦,要去找一份工作,不僅為了收入,更為的是與人與社會的接觸,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樣。很多人下定轉業決心以後,半年、一年甚至幾年什麼工作也不幹“靜坐示威”,把自己關在家屬隊朝不見人,晚不露面,研究自己的事情。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在部隊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裡,發生社會關係的最重要條件就是工作。長期的封閉往往導致性格上的孤僻、思想走極端、甚至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即便是原本開朗的人也可能產生很多負面情緒甚至性格扭曲。

於是身邊也有很多求轉業不成無所事事的人,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領域,信佛,在家裡唸經玩佛珠;賭博,在網上賭球賽馬;還有整天抱怨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分居的家屬,原本想著轉業回去一家團聚,結果卻成了回去辦離婚手續。

再者,轉業不等於轉世,長期不工作最可怕的就是習慣了舒適安逸的狀態,即便轉業成功回到地方一時間也接受不了,甚至產生巨大心理落差,發現地方只是“看起來很美”。

記得前段時間給轉業在某省廳的兄弟視頻,對面的他正在電腦前碼字,拿著厚厚的打印紙說這已經是第X稿了,還要重寫。同為國家機構,地方部門和部隊的很多工作是相似或者想通的,踏實工作,不論是保持狀態還是再磨本事,也是為了回到地方不再陷入今天的困境。

以前聽很多人說轉業就是一場演員的誕生,也有人說是一次關係大戰,其實慢慢的曾經那個年代已經過去,那些我們過去信過用過的法寶也漸漸失去了價值。與其捕風捉影、一言不合就跳腳,不如靜下心來理性分析,找準利弊,再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