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原理之经络系统(一)

经络是什么

中医认为人体有一个微妙的分布系统负责传送「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这个输佈网络称为经络系统。它像一个巨大的网,将身体不同地方联系起来,透过特定的途径及时间,经络系统组成了一个全面和复杂的人体地图。经络系统以哲学的方式解释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及生病的原因。

中医原理之经络系统(一)

经络的字义

人体的经络系统,分别由经脉和络脉组成。早于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已记载了经络的概念:「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是路径的意思,属纵行的通道;「络」则有网络的意思,属经脉的分支,多纵横交错循行全身。「经」与「络」二字有联系,连络的意思,它们在身体中联系在一起,组成经络系统。

经络并非血管

经络虽然像一个管道系统那样输送及传递气血,但它并不是一个血管系统,亦没有实质的管道结构。历年来已进行了许多关于经络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不同的生理学假设,如神经反射模型等,但目前研究员仍未能确切地以解剖观点去完全描述经络系统。

中医原理之经络系统(一)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内容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提升理论,其间又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系统地论述了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

中医原理之经络系统(一)

根据古代中医文献的记载分析,经络学说可能透过以下途径形成:

1. 针感传导的观察

当皮肤某些部位被针刺时,会有酸、麻、重、胀等感觉,这种反应称为"针感",针感常沿着一定方向及路线向远部传导。中国古代医家透过这些观察,总结及归纳了这些针刺部位﹝即穴位﹞在身体中的规律,并逐渐形成了经络学说的基础。

2. 穴位疗效的观察

古时中国人尝试刺激不同的穴位以舒缓某些症状及不适,当他们不断做出这些"穴位试验"时,他们发现某些疗效相似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经过归纳分类,逐渐形成经络系统。

3. 穴位与某些病变的关连

从日常的经验,人们逐渐发现当某些脏腑发生病变时,某些皮肤部位会有压痛,并常常出现皮疹及色泽改变等现象,这些经验和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如阴阳、五行等学说中,不断整理分析改进,逐渐形成一个结合了科学及艺术的经络模型。

中医原理之经络系统(一)

经络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而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因此经络联系了身体各部,并为人体输送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

系统中的经气会集中及输注于某些体表部位,这些面积细小如点的部位称为腧穴,又名穴位。虽然穴位处于体表,但其作用会影响体内功能。人体有十四经361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经络功能,增进体质。

中医原理之经络系统(一)

经络的分类

经络分别与脏腑相联系,中医称这关系为「络属」,凡与腑相络属的经脉均称阳经,与脏相络属的经脉则称为阴经。

经脉可分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繫。它们能通达某些正经不循行的器官与部位,因而能补充正经之不足。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的失调情况,旨在协调整体气血脏腑平衡,通过综合治疗效应达到痊愈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