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原理之五行内的对应关系

自然界的现象除了按其特性、功能及形态归类为五行属性,它们当中还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以木为例,我们可看到人与自然有着许多联系。春季时节,气候温和多风,草木亦在此时萌芽生长,并让山坡披上了翠绿之色,构成一幅清新的图画。春、风、萌芽、绿色全属五行之木,并相互紧密地对应着。

在身体中,肝主要负责疏泄的功能,及疏通体内气机,就如风在空气中流动一样。肝喜欢柔顺的特性以维持其健康的状态,就如萌芽的草木一样。此外肝的生理功能亦与胆及眼睛相关联,透过黄疸病的例子,我们可更了解这关系。黄疸病及一些肝功能失调的病人,由于胆囊受阻,常引致眼睛染黄。

中医原理之五行内的对应关系

肾在五行属水,如水滋养植物的生长发展那样,肾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中医认为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殖、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基础,支援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中医称肾为「先天之本」,可见肾对人体生命的重要。

中医原理之五行内的对应关系

肾作为五行中水之脏,在身体中亦负责与水有关的功能,故肾病会引致身体水液失衡,例如尿失禁等。此外,一些老年人由于肾气虚衰,听觉会出现问题甚至耳聋等症状,因为中医认为肾与耳有关联,而耳在五官中亦属水。

色泽亦可作为肾病的另一表徵。肾衰竭病人的肤色通常较深,从西医的角度看,这是由于肾不能排泄血液中毒素所致。但自古以来,中医便已按五行相应之色来诊断肾衰竭,因为肾和黑色在五行中均属水,黑色的皮肤便对应了肾水的五行之色。另一对应的例子便是恐惧的情绪,恐惧过度的人有时会小便失禁,由于恐惧、肾和膀胱在五行中均属水,它们当中的相互对应关系亦可解释了小便失禁的原因。

如前所述,肝在五行中属木,并控制气的疏通。如盛怒,肝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从而面色会显得青暗。肝与眼相连,中医的肝病常引致头晕及一些眼目的疾病。透过恢复正常的肝功能,眼部疾病便能自愈。

中医原理之五行内的对应关系

生与克的作用

一位名医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县官,由于新官上任,又在治理县务上,遇到许多困难及挑战。受着政务的困扰,他感到十分思虑,不久便生起病来。一天,他请了县内一位名医来为他治病。那名医搭一搭他的脉,然后想了一阵。忽然,他生了一个古怪的念头并说:「县老爷,恭喜! 恭喜!此为喜脉,是有喜之象,请勿担心,不久病必自愈。」那县官听后,大怒:「啍! 我是好好一个男子,怎生会怀孕,简直是笑话,快给我滚出去。啍!岂有此理!」但没多久,县官果真如名医所言痊愈了。

县官是怎样给治愈的呢?答案便在于五行生克的作用了。按中医理论,县官之病属土,因为思虑的情绪在五行中属土。过度思虑会伤及五行中属土的脾脏。而木能克土,故那名医便故意激怒县官,让他以愤怒的情绪﹝木﹞去克制并调和那思虑的情绪﹝土﹞。透过控制县官过盛的土,身体得以平衡恢复,疾病得以治疗。

中医原理之五行内的对应关系

五行与健康的生活模式

五行间的相互关系对维持健康的生活模式很有重要。这重要性可体现于不同季节的养生之道。春天属木的季节,我们应避免过度的「愤怒」,以维持身体的健康。而在冬天,由于为属水的季节,身体以「藏」为佳,藏可体现为精力及能量的保养,故休息尤为重要。因此在冬天我们应早睡及多休息。时至今日,五行学说的概念有助了解养生之道,而了解五行当中的关係确是让自然及生命达至平衡与和谐的第一步。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的失调情况,旨在协调整体气血脏腑平衡,通过综合治疗效应达到痊愈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