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文學的「網絡性」與「文學性」的互相扶持

1987年9月14日21時07分,一封從北京市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發往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電子郵件成功送達。一封郵件的送達,對於生活在當下的我們已經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然而,這一封1987年的郵件卻意義非凡。因為它是第一封從我國成功發出的電子郵件。正是它的送出,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這封郵件上寫的是:“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

中国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文学性”的互相扶持

互聯網的搭建,如同修建公路。有了交通,人們可以通過它進行各種活動。進入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商業、文化、娛樂、新聞……也逐漸依附著互聯網派生出自己的互聯網模式。

中国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文学性”的互相扶持

1995年,在大眾還不瞭解互聯網為何物之時,張樹新創辦了瀛海威。在1996年的中關村南大街零公里處豎起了一個廣告牌,上面赫然寫道:“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這個廣告牌1500米外,便是瀛海威公司所在地。這個霸氣的開局使瀛海威成為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企業。瀛海威打了頭陣,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充當了開路先鋒。互聯網商業開始迅速發展,各類網絡平臺應運而生。人們才逐漸認識互聯網,開始有了“上網”的說法。

從“上網”到網絡文學的誕生

漸漸,互聯網活動開始頻繁。通過互聯網,人們瞭解到世界發生了什麼;通過互聯網,人們終於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與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原來很多近在咫尺而不自知的美好事物,自從有了互聯網後,就算遠在天涯也能找到它。這種突如其來的親密和眼界的拓寬,都是互聯網給到第一代網民的感動。這些感動對於從無到有的一代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震撼。尤其是有的人在生活中彷如孤獨者,卻因著互聯網有了突如其來的希望。他們在精神世界中的衝擊逐漸在一個年輕人的腦海裡沉澱。直到有一天,這些累積的碎片漸漸匯成了一個故事。

1998年3月,這名年輕人開始將腦海裡彙編已久的故事,用鍵盤敲了出來,從此開始了他長達34集的連載。這就是中國第一部網絡文學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這位年輕人就是蔡智恆,正是他和他寫的故事掀開了中國網絡文學的第一頁。

中国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文学性”的互相扶持

可以說,沒有網絡,便沒有網絡文學。網絡文學是根治在網絡這片土地上,風一吹便飄散四方的種子。種子落四方,有的甚至走出了國門,加速蔓延著中國的網絡文學。

任何一個產業,都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好萊塢的電影,韓國的電視劇,日本的動漫,一直被稱為世界文化的三大奇蹟。儘管,大家用“奇蹟”來彰顯它們三者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然而,沒有影響力是憑白而來的。萬物發展離不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同樣,一個產業,只有足夠多的量,才可以總結出豐富的經驗,並發展出一套系統的有利於產業大環境長期發展的管理理念,並促成產品的專業化的深度和廣度。因此,量變到質變的發展規律同樣適用於中國網絡文學產業。

有了大批量的作品誕生,隨之而來的是佳作和優秀網文作者的出現概率上的提升。從事創作的群體壯大,必然會帶來原始創作的積累,豐富的作品量是作品品質篩選不可少的要素。無論這是就單一作者自身而言,還是將範圍擴大至整個產業環境中。而在一定時間內隊伍的壯大離不開一個高效的分享平臺。網絡正是這個高效的載體。應該說,正因為有了網絡,才能保證海量作品的上傳,並從中能篩選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作品在文學性方面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行業內的競爭力,更好的吸引受眾,良性的競爭意識下又有利於產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如此進入良性循環。

可以說,網絡是水,品質是舟。好舟能乘客觀光寫意。好的風光好的船,更加強了遊客對水的迷戀……週而復始,健康的中國網絡文學環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互相扶持,走向成熟。

中国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文学性”的互相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