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樓市成交量整體下降 「一房難求」得到緩解

長江日報訊(記者唐婕 通訊員張濤)過去五年,我市房地產行業年投資額增長41%,房地產上交稅費增長近4倍。7月25日,武漢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召開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建商品房成交9.3萬套,同比下降28.79%,商業、寫字樓的成交量也有所回落,樓市“一房難求”的情況得到一定緩解。下半年,我市房地產宏觀調控力度將持續不放鬆,房地產市場會保持平穩的態勢。

商品住宅成交量下降28.79% “一房難求”得到緩解

當天會上,武漢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就上半年武漢樓市運行情況進行了總結匯報稱,上半年,我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整體成交量下降明顯,樓市“一房難求”的情況得到一定緩解。

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我市新建商品房成交9.3萬套,同比下降28.79%;成交面積959.9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62%。其中商品住宅成交7.17萬套,同比下降27.79%;成交面積774.1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17%。

從市場佔比看,商品住宅成交套數佔商品房市場份額的77%,成交面積佔商品房市場份額的81%。從各區域看,由於白沙洲片區項目的熱銷,使得洪山區的成交量依然名列前茅,而整體成交格局逐漸向新城區轉移,新城區的成交面積佔總成交面積的近60%,其中新洲區的成交面積同比增幅超過100%。

據分析,由於相關調控政策的影響,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下降明顯,“日光盤”銳減,同時商品住宅的新增供應量小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緊張的供求關係。另外,6月起,武漢把全市剛需優先選房的房源比例由40%提高至60%,更大程度滿足剛需群體的購房需求,化解“一房難求”的局面,並對打擊投資炒房、抑制不合理需求起到積極的作用。

武漢樓市成交量整體下降 “一房難求”得到緩解

東西湖片區一售樓部現場 胡鼕鼕 攝

寫字樓成交下降43.58% 底商和公寓成商業地產成交主力

相比去年上半年寫字樓市場的放量回升,今年上半年則降溫明顯。據統計,上半年寫字樓成交1.01萬套,同比下降43.58%,成交面積71.9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29%。上半年,我市的寫字樓新增供應量超過86萬方,同比上升95%,武漢寫字樓市場已然步入供應高峰時期,但市場需求仍然有限,造成了供需失衡的局面。根據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寫字樓空置率接近40%,武漢市五大核心商務區的吸納情況放緩。金融業依然是寫字樓租賃需求的主要來源,專業服務業、科技新媒體等行業的需求也較為旺盛。

與此同時,商業地產在上半年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據統計,商業成交8941套,同比下降18.87%,成交面積68.4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81%。上半年,我市商業項目新增供應量76萬方,同比上升29%。雖然商業地產整體依然供過於求,但上半年零售物業市場保持活躍,餐飲品牌在市場需求方面表現不俗,新興業態表現搶眼。從商業用房的成交類型來看,底商和公寓依然是成交的主力,小戶型公寓在不限購不限貸的背景下,受到了年輕朋友的青睞。

上半年土拍成交489億 下半年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放鬆

據介紹,今年1-6月,我市的土拍市場依舊火熱,成交金額489億元,成交面積426公頃,成交金額同比漲幅32.88%。成交地塊在新城區的佔比較大,可見中心城區的優質土地資源已經越來越稀缺。在成交地塊當中,土地競得人以萬科、綠地、中建三局等大型房企為主,中小房企拿地已經越來越難。

會上,《武漢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提到,過去五年,我市房地產業高速發展,在改變城市面貌、提升人民居住條件、促進我市經濟發展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我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從2013年的年投資額190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年投資額2686億元,提高了41%;房地產上交的稅費也由2013年的約10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81億元,實現了增長近3倍的跨越。

對於下半年武漢房地產市場走勢,會上,武漢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我市房地產宏觀調控壓力仍然較大,管理部門進一步規範商品房銷售管理力度不會放鬆,在保障剛需購房群體的利益、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大新增供應量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武漢房地產市場會保持平穩的態勢。隨著國家七部委聯合發文對投機炒房、捂盤惜售、違規銷售等房地產亂象進行整治,我市房地產市場亂象會得到較大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