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五——對出版信息發布時間的思考

每天當我們打開微博、微信、QQ等媒體,就會看到眾多推送的信息。有新書出版的,有活動告知的,也有招聘啟事的。在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這些信息的發送是最有效的嘛?是精準送達的嘛?鎖定的受眾群體真的在看嘛?他們在你發送的時間段真的在上網或者打開端口嘛?那麼就需要我們換位思考,來考慮別人在每個時間段都在做什麼。

一般人起床時間是在6:00-7:00之間。這個時間大部分人無暇上網。

7:00-9:00 大家基本都是在上班途中,在這個時間段,一般會在路上移動網絡,瀏覽微博、QQ、QQ空間、微信、新聞等。

9:00-12:00為工作時間,這個時間段及工作前的半小時,會有相當一部分人群瀏覽互聯網,查看消息。

12:00-13:00午休時間比較緊張,只有一小半人吃過飯後會有時間上網瀏覽。

13:00-17:00 為工作時間,在開始的半個小時及快下班的一個小時時間段內,會有一部分人上互聯網瀏覽。

17:00-19:00 下班途中,情況同上班,不過人的狀態比較放鬆,時間也不如上班緊迫,所以瀏覽網絡的概率會更大。

19:00-20:00 晚飯及各種雜務時間。

20:00-23:00娛樂休閒及準備休息階段,有較多概率上網瀏覽、閱讀等。

週末及節假日作息不定。不過相應起床時間延遲,休息時間延遲。

以此看出7:00-9:00、17:00-19:00,這兩個時間段大家集中在移動網絡平臺上網。8:30-9:30、12:30-13:30、16:00-17:30這個三個時間段集中在電腦上網。20:00-23:00,這個時間基本是一半一半。

所以在信息發佈的時候,要去思考你的受眾什麼時候會接收,並有時間閱讀你的信息。有人會覺得,我任何時候都可發佈信息,受眾可以過後上網看到閱讀瀏覽,這個前提是對方所關注的信息源很少。在海量的信息之前,信息如果不能被即時瀏覽,很容易被其他信息所淹沒,除非受眾對你是特別關注。

而且根據受眾群體劃分,不同的群體接收信息的時間也會大相徑庭。按職業來說如教師、股票銀行金融行業、學生等就是特殊人群,他們的作息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就不一樣。股市的開始是在9:30-11:30、13:00-15:00,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內發佈相關信息,做金融的人群在這個時間段內應該是無暇顧及的。

男士、女士、家庭婦女、有孩子的家庭、老人、未婚人士等,每個群體的作息也是有很大差異。比如未婚人士,下班到家後,很可能是邊簡單的吃飯邊上網瀏覽信息。而有子女的家庭則要做飯,輔導孩子作業,陪孩子娛樂等。所以晚上的上網時間段會有很大出處,移動及互聯網絡的使用差別也會很大。

還有在同類人群的瀏覽時間段內,是否有太多的信息源在發送信息?彼此覆蓋、替換,讓受眾忽略、漏掉本來可以接收到的信息?

各種信息的發佈,要根據受眾群體的特點進行規劃。你每發一條微博,每發一條微信。你要根據媒體的特點及受眾的需求進行換位思考。以符合受眾的接收習慣,瀏覽時間的特點。這樣才能高效,精確的傳達。

如移動網絡和互聯網的差異,用手機上網的時間段,大家對於圖片、視頻也許會忽略不看。而用互聯網的時間段精美的圖片、有趣的視頻則成為吸引眼球的亮點。如一般週末在家也會對圖片及視頻瀏覽,但是長假期間,很多人是在外旅遊或回家探親,這個時候信息發佈就要多考慮移動網絡的特點。

贅述不少但沒有總結出個所以然。信息的有效傳達,是根據受眾及發佈信息內容的不同,情況千差萬別,所以在此無法一一介紹和分析,只能是見招拆招。在此強調的只是一種思維方法,凡事換位思考,切不可把信息隨意發送,不然浪費機會,錯失受眾,白白的耽誤了自己的工作付出。

朝九晚五——對出版信息發佈時間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