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寶雞百日讀經班在大散關開展遊學覽古活動

陝西寶雞百日讀經班在大散關開展遊學覽古活動

2018年9月2日下午, 寶雞《道德經》百日讀經第十週線下分享走進老子《道德經》成書地古大散關,開展第二期遊學覽古活動。

據史料記載,東周末年,老子傳播《道德經》的足跡遍佈河南鹿邑、安徽渦陽、河南欒川、洛陽、陝西西安樓觀臺、寶雞大散關、伯陽山、甘肅天水伯陽鎮、甘肅臨洮、新疆烏魯木齊、和田等地,五千真言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世代傳承。寶雞大散關作為老子《道德經》著書地之一,值得追索探秘。繼千古名勝金臺觀尋覽道德真源活動後,寶雞《道德經》百日讀經班學員走進寶雞古大散關學習考察,一致認為,在當代,學習《道德經》更要注重修之於身,放眼於四海,切實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真、善、美”和於大道,建和諧家庭,為構建和諧社會修之於家,愛我中華,熱愛祖國。學員們表示要理解學好經典和共築中國夢的關係。

在百日讀經班學習進入70天之際,每天線上朗朗的讀經聲,不僅使學員有了誦讀的好習慣,也使大家學習經典的熱情持續升溫。學員代表分享學習心得:老子不是一名無為的隱世者,而是一名積極的思想開拓者,偉大的人類文明實踐者,為實踐“建德之邦”而一生探索,窮盡一生為人民幸福安康開道,給了我們民族留下無限珍貴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藏!通過經典學習內化於心,外化於形,修之於身。同時,就當下意識形態的大局觀引領學員始終把握學習經典的方向和目標,學習傳統,仿古不復古,汲取營養,堅定聽黨話,跟黨走,始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方針,更把握新時代下新要求,讓經典文化轉化為文明形態,讓文明之風吹遍中華大地,道法自然,世界大同。通過讀經,個人收穫很大,不僅提高了自身的修養,更拓展了思想視角。

(作者朱玉林,陝西省寶雞市政協文史員、寶雞市老子文化研究會黨支部書記;郵編 :721015;電話:18091705978 ;地址:寶雞市金臺區陳倉園二區133號;微信號:zyl18091705978)

陝西寶雞百日讀經班在大散關開展遊學覽古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