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賜名的豐潤女禪師——寂照

寂照禪師(1194-1291年之後),女,俗名楊陶真,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出生,父親名叫楊義,母親李氏。薊州豐潤縣人。後遷居北京,遂為元代平州人。寂照五歲之前就不同於其他兒童,不玩耍嬉鬧,非常成熟。五歲出家,拜豐潤縣頭陀教的廣濟院趙守道為師,十二受戒。小小年紀,對於佛經卻頗有悟性,每念一段佛經,立刻就能徹悟。師父和其他僧眾都認為她是天生的學佛之才,因此對她非常敬重。後來,隨師父遷到遼寧錦州的明真院,經過七年學成出徒,年紀僅僅才十九歲。可那時她的身價就已經非常高。自雲南、貴州遷徙到柳城的教徒都對她十分仰慕,並請她光臨重大佛事。最後,還是盧龍縣的教徒們把她請到了盧龍縣的普真院擔任住持。1214年蒙金和議成,可是金宣宗及術虎高琪隨後宣佈遷都開封,引來河北軍民不安,蒙古更以此為藉口再次入侵。1215年蒙古軍攻陷中都並陸續攻佔河北各地,冀東地區兵火頻頻,飢寒交迫,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於是,寂照大師不得不逃避山林,靠自己採集野果、野菜度日。雖然生活如此艱苦,但是也未能改變其禮佛之心。1219年戰亂平息後,平灤等路總管王公將她迎回,重新安置到剛開始出家的豐潤縣廣濟寺,並重新安排一些女弟子從她學佛。從此日以講學論道為業,滔滔不絕,深入人心。很多信徒都願意和她學習。燕城右司王公仰慕寂照的大名,親自帶車馬錢帛等重禮,三番五次請她去本處講經,都被其弟子挽留而不能成行。辛卯年(1291年)冬天,行臺劉公聽說了此事,心悅誠服,遂上奏請旨,由元世祖忽必烈賜封為頭陀教七世祖,臨漪覺業大宗師。由此成為自劉紙衣禪師創立頭陀教後,一代祖師河澗鐵華、二代祖師興濟義熙、 三代祖師雙檜春、 四代祖師燕山永安、五代祖師蓬萊志滿、六代祖師真教猛覺後的第一位女祖師。並且將她請到北京南城頭陀妙真院當了住持。

寂照禪師圓寂後,忽必烈命翰林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中順大夫李監撰寫了《寂照禪師道行碑》,由雪庵大師書寫,刻立於燕京南城頭陀妙真院門前。雪庵大師又名溥光大禪師,他五歲出家,十九受大戒。勵志精懃,克嗣先業,雖寓跡真空,雅尚儒素,遊戲翰墨,所交皆當代名勝。世祖(忽必烈)皇帝嘗問宗教之原師,授引經綸應對稱旨。至元辛已賜大禪師之號為頭陀教宗師,會詔假都城苜蓿苑以廣民居請於有司,得地八畝。蕭爽靖深規建精藍為歲時祝聖頌禱之所。聖上御極之初璽書賜命加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掌教。他同時也是頭陀教的第十一代世祖。

寂照禪師的弟子也很有名。1256年,北京延慶縣16歲的男青年楊志誠因為逃避婚姻脫髮修行,來到北京成為了寂照大師的一名弟子,自號寂庵。他“志業精勤,風神爽朗,顯密要義,遊刃若虛。謹持犯之科,弘慈攝之行”,深得寂照真傳。到了至元丁亥(1287年)。已經成為了延慶縣清安寺主持。寂照仙逝後,1294年成宗鐵木耳降璽書賜號靜照妙行大禪師,諸路頭陀教門都提點。從而接替雪庵衣缽成為了頭陀教的第十二代祖師。他的事蹟還被收入了《續補高僧傳》。

寂照的另一名女弟子山東即墨的舍塵大師,垂暮之年,於鐵木耳執政時代攜徒普照來至京師,為成宗巴約特皇后信奉,特佈施私產地基一塊,眾官員助建一座興福頭陀院以居之,成為了元朝宮廷的一名常客。

附:《寂照禪師道碑》

興教院,在南城右鐵牛坊,又名頭陀妙真院。寂照禪師道碑,翰林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中順大夫李鑑撰,雪庵書。如來以法心付彌勒,彌勒以正法垂世立教而修頭陁行。蓋取其清淨寡慾,而自以為足也。自紙衣應世以來,二百年於此。其間慧燈相續,奕世不絕。在燕趙間力行之者,寂照師是已。

師楊氏之女,諱陶真,寂照,其自號也。世家薊州之豐潤,後徙居北平,遂為平州人。父義,母李氏。師以明昌五年生,志性夙成,不為兒嬉事。甫五歲出家,禮本州島廣濟院趙守道為親教。師十二受其戒,每諷誦諸聖經,迎刃而解。老師宿徒,莫不以佛器許之。居亡何,義州之明真院,閱七年而業成,道價藉甚,凡川貴徒柳城諸方,皆希光而景慕焉。年才十九,是歲安眾信士,請主其縣之普真院。明年天兵南下,所在雲擾。加之以饑饉薦臻,人至相食。師竄跡榛莽,日採蓬以供餒腹,在顛沛流離之際,未嘗一改其度,其立志堅忍如此。迨己卯,河朔甫定,平灤等路總管王公,迎師而西,復還廣濟。仍送女弟數輩就學於師。其所以執巾持杖履者,師未始旦夕離。師天資聰悟,日以闡揚為事。至談論道妙,舋舋不絕,故學者樂從之遊。燕城右司王公慕師之法,又慮其不能致,乃備車馬帛幣,往復者數四,竟為門弟子所留,不果其行。辛卯冬,行臺劉公師之名,誓欲投誠,以為□諸七祖、臨漪大宗師,以宗門之。且恭奉文疏,檀□李成□、安真楊仲山□勤之意。

——摘自《順天府志》第七卷

忽必烈賜名的豐潤女禪師——寂照

喜歡不喜歡 (單選)
0
0%
喜歡
0
0%
不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