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华:要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为企业减负增效……

“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改革,进一步的为企业减负增效。预计全年减税降负将超过1万亿元。”4月11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表示。

程丽华:要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为企业减负增效……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 程丽华

程丽华表示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税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税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要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我们的税制改革下一步还要进一步的加大力度,要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下为程丽华发言实录:

程丽华:谢谢主持人,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和大家讨论税制改革问题,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40年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税制也经历了历史巨变,从利改税到双轨制,再同统一税制向现代税制迈进,这几次重大税制改革,有利激发了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保障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中国初步建成了一套涉外税制和国内税制双轨并行的税制体系,1994年的税制改革基本确立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框架,进入新世纪,我们通过实行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多项改革,实现了内外资企业和个人适用税制的统一。

2008年以来,我们将税制改革与结构性减税协同推进,推行了增值税转型等一系列改革,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国开启了构建现代税收制度体系的改革,主要特征是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增管高效。

特别是中国税制改革税收立法,减税降费三位一体全面协同推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比如时我们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征收了66年的营业税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全面实施资源税重价计征改革,开展水资源税试点,我们完善消费税制度,出台实施环境保护税法等等。

在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率先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减税降费改革措施,下了先手棋,打了主动仗。

今年看来,中国税制改革40年的成功实现,体现了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税制改革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部环境相适应,着眼于税制现代化。从利改税到税制双轨制,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扩大企业自主权的需要。从税制双轨制到内外资统一税制,适应了当时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环境的需要。从统一税制到逐步迈向现代税制,以适应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

二是税制改革始终与经济全球化外部环境相适应,税制不管国际化。我们在简化税制、拓宽税基,优化税制结构,促进包容性增长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初步构建起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税收政策和制度体系。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深化税制改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增无减。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伴随着经济化、市场化,全球化,产品生产模式,企业组织形态,以及国际贸易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国际税收秩序带来了空前挑战,各国更加注重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些都对税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主席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求,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地方税体系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并全面实施和加强绩效管理,这将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又一次全面税制改革,使改革后的财税制度进一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适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适应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在税制方面,我们将加强总体设计和配套实施,建立即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税收制度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即立足当前又着长远,坚固税收调控和筹集财政收入功能,逐步优化税制结构,深入推进增值税改革,构建更加公平简洁的税收制度,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二是进一步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新开增税种一律由法律进行规范,将现行由行政法规规范的税种上升为由法律规范,同时废止有关税收条例。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考虑税种属性,区分税基流动性特征,合理确定地方税种,适当下方税权,逐步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导致地方财力稳定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推动建立国际税收新秩序,继续拓展和深化全球税收治理合作,创导和推动国际数值协调发展,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税收制度体系,营造全球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促进全球经济公平增长。我就谈这些,谢谢大家。

程丽华:曹总的发言我完全赞同,讲的非常好。在这个基础上我做一个补充的发言,刚才听了曹总的介绍,美国的税改主要是对直接税进行改革,签署改革的法令也主要是在总统,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税改主要是集中在增值税,也就是经济税这方面,这些年中国政府致力于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的措施,过去几年我们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主要是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是2100多亿元,如果我们再加上对小微企业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费的措施,过去5年大致减费降税总额达到3万多亿元,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是做了很多的工作,也是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力度也是非常的大,成效也是非常的明显。

最近,国务院连续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又继续实施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的措施,在减税方面,我可以给各位记者介绍一下,这次的减税力度也是不小的,进一步完善税制降低实体企业的负担,国务院决定从2018年5月1日开始,我们继续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这个措施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降低增值税的税率,主要是对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降低税率。

第二,我们要进一步的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现在我们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年标准确定的是50万和80万,我们下一步把它们统一调高到500万元。这意味着更多的企业享受比较低的税率,也就是说比较低的税负。

第三,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的扩大留底退税的范围,这是有特定的指向,主要是我们要支持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还有研发等现代服务企业,以及电网企业,支持这些企业发展。

通过以上三项增值税的减税措施,我们现在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税达到4000亿元,这是在减税方面最近国务院做出的决定。

同时,国务院也做出降费的措施和决定,在降费方面,清理规范的范围不仅涉及政府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还涉及到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还有建筑工程领域的保障金等等。

对这些方面,我们既有停征的政策,还有降低标准的政策,还有一些政策到期以后继续延长的政策。总之,我们要让市场主体得到更多的获得感,更多的实惠。

刚才我讲了这么多的政府性收费、降费的措施,累计下来,大致要给社会,包括企业,减费降负大致是2506亿元,如果加上经营服务性收费这些措施,全年要减清企业负担大致在3000亿元。

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务院两次会议决定的减税降费措施,合计加起来达到了7000亿元,后续我们还要继续出台一些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比如说我们要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再比如说我们要进一步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这些方面要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刚才曹总讲了,中国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对小微企业给予大力的扶持,以往我们有这方面的政策,但是我们从今年开始还要进一步的加大支持力度。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改革,进一步的为企业减负增效。预计全年减税降负将超过1万亿元。

程丽华:中国政府近几年减税降费的力度非常大,减税降费肯定对财政收入有影响的,从静态的来看,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从动态来看对财政收入的增长是非常有利的。

为什么这么说?拿2017年为例,2017年我们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7.4%,高于GDP的增幅,也高于了2016年财政增幅2.9%,我们做了认真的分析,大致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实施减税降负,减轻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对企业来讲很好的撬动了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发展的动力足了。

另外,我们也是培植和发展新的税源。因此,我们理解减税降负就是放水养鱼,也就是培植财源,为财政增收提供了源头活水。

第二,我们认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促进经济发展,2017年我们国家的经济保持了平衡健康的增长,增幅达到了6.9%,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各项财税改革政策对企业效益不断改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强有力的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税收是国家调整经济非常重要的一项政策工具,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政府来讲是减收,对微观经济和市场主体来讲是促进发展,这个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实体基础发展壮大了,我们才有源源不断的税源。因此,第二个原因就是这样一个原因,经济和财政的关系。

第三,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括优化企业的营商环境,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支持和培育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程丽华: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税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觉得我们的税制改革要进一步的深化,要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我们的税制改革下一步还要进一步的加大力度,要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总之,还是要适应我们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