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有千萬種,能得道者只有一種!

道法有千萬種,能得道者只有一種!
道法有千萬種,能得道者只有一種!

今天說的是道法,但又不是道法!是方法,但又不是方法。但在今天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這個道法在生活修行乃至於學習上都對人有巨大幫助!

網絡時代信息大爆炸,相信就算是不信道教的人也看到了不少道法,信道教如願意尋找更能在網上找到n種道法,方法不說自己直至大道,至少也會說修之有財、福、喜、祿等諸多好事降臨。如是想養生,這市面上的養生方法,針對種種各不相同,更有不少標新立異者互相矛盾的,如細細推敲,必定讓人頭昏腦漲!如是想修心,那麼有西方的現代心理學、弗洛伊德古典心理學、基因性格、有偽科學的氣場、水知道答案等,有傳統國學的儒釋道,更有“大師”自己開宗立派,凡此種種讓人眼花繚亂。

但這並不是說信息大爆炸不好!只是信息大爆炸對有分辨能力,也就是知道一在哪裡的人非常好!對於不知道一在哪裡,人云亦云缺乏自制力的人來說是災難!這種災難比以古代更可怕。古人墮落需要走出家門去吃喝嫖賭抽,今天在家裡這些都可以滿足不說,還有各種廉價的奶頭樂。

如果這個人有一天想振作起來!如想通過道教信仰幫助自己修心,通過修行道法,踐行養生學讓自己變得更好。面對眼花繚亂的信息,如不知一,必定迷失。今天看人說這個法修了招財,明天看那個法持了增福,流轉不斷,到最後不僅無所得,還有所失。

道法有千萬種,能得道者只有一種!

這一切都可以通過知一來改變,上文只是比喻,不管你想通過什麼方法提高思維層次、增強體魄、提升格局、魄力等個人能力,此法都有大用!

雖道法萬千,但成者只有一法用古人的話說就是“萬法歸一”!此說在道藏中不少見,除了萬法歸一,道藏中還有儒、墨、名、法、陰陽乃至於古代的思想,這一切雖不是道,但都可以為道所用!

萬法歸一,你首先要知道一歸何處,一在哪裡!所以大家不管是想做什麼,都要先找一。

這裡以養生為例來說怎麼找一,養生有思想和方法兩種,思想上有道教、中醫養生等傳統的,還有現代科學的養生方法。就可以找一,找自己最喜歡最信任,也最合適自己的養生思想。這時看別的養生思想時也無須排斥,而是明智來看,如對則融入到自己的一中去。

道法有千萬種,能得道者只有一種!

如是養生方法,則從一中生出最適合自己的,而後堅持!如發現了更好的養生方法,也融入到一,這樣你的養生方法很容易堅持!因為你是一以貫之的方法。

養生如此,修心、修心、乃至於神秘的修法皆是如此。萬法歸一不神秘,你把其他方法內容融入到自己的一中,這個過程就是萬法歸一!當然人的能力有區別,有的能融,有的這個能力差,但不管多少,對自己都有很大好處。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知道容易但做起來很難。真正的智慧就是洞察事物的本質和相互關係。本質的東西看起來都是很簡單的,但本質的來源卻是錯綜複雜的。

大道至簡:中華道家哲學。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此一概念,不單為哲學流派諸子百家所重視,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 大道至簡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知易行難: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明白認知事物的規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知:懂得,認識,明白。

道法有千萬種,能得道者只有一種!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淨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和諧是民眾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諧的社會里,不僅人人心情愉快、處處溫暖融洽,而且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社會秩序穩定而協調。在中國各個朝代幾千年的歷史交替中,和諧不僅是先人們為人處世、治理國家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綿延幾千年的政治理想。和諧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主題,天時地利人和、家和萬事興……都體現了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的共同夢想。安寧、穩定的和諧環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也是人類活動和生活的必要條件。離開和諧,社會無從發展,個人也得不到幸福。

現在中國的發展處在一個黃金期,但也是矛盾突顯期。要持續穩定發展,就必須善於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環境。發展是硬道理,和諧則是硬道理後面的硬道理。構建和諧社會作為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最廣泛的社會動員,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廣納群言,廣謀良策,多方發動,多種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從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中,發掘“和"的文化內涵,古為今用。儒、道、釋是中國文化的三個支柱,它們都倡導和諧,然而各自和諧的內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視的是社會秩序,主張和而不同,以倡導“非寡"、“非亂"、“非同"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諧"為目標的理想和諧境界。佛教重視的是宗教與社會的關係,強調奉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規則。而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關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諧發展,以“道"為最高信仰,倡導人們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為事,生成容納萬物、自然平和無私、無為柔弱不爭的環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貼近人、最具人性的。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道法有千萬種,能得道者只有一種!

中國道教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