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備受爭議的地名——蘆雪庵

《紅樓夢》備受爭議的一處地名——蘆雪庵

蘆雪庵是大觀園裡一處景觀建築,四周都是蘆葦叢,每到秋季,蘆花似雪穗狀銀絲,故名蘆雪庵。

《紅樓夢》備受爭議的地名——蘆雪庵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在大觀園裡眾女兒開詩社,迎接薛寶琴等人的到來時,李紈說道:“我這裡雖然好,又不如蘆雪庵好。我已經打發人籠地坑去了,咱們大家擁爐做詩。”

於是就有了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一座依山傍水的蘆雪庵展現讀者的面前。它“蓋在傍山臨水河灘之上,一帶幾間,茅簷土壁,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都是蘆葦掩覆”,就是這個小小的建築,見證一次人數眾多的紅樓女兒的盛宴,她們的青春,才情,歡笑,無一不是薄命司上的祭品,但是在這裡的爭聯即景詩,卻是這些鮮活靈動的女兒們最精彩的一瞬間。

《紅樓夢》備受爭議的地名——蘆雪庵

一般的市面上發行的版本,大都作蘆雪庵。

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裡,蘆雪庵作蘆雪廣,

蘆雪*這個地方在各版本里,有不同的寫法,蘆雪庭,蘆雪廬等等,這跟紅樓夢在當時很多人手裡抄寫的有誤有關。

庭,廬的讀音不必多作筆墨,全無爭議。

先說蘆雪庵,庵這個字在康熙字典也,辭源也好,它都讀AN,音,安。沒有別的讀法。

再說蘆雪廣,廣這個是獨立存在,並不是庵的簡化。 康熙字典裡讀,AN,GUANG。辭源裡還有另一種讀法,YU,音琰,眼。

大觀園裡各種建築取名字可謂字字珠璣,除了東西兩面的樓,為求對襯之美,同為閣,東面飛樓曰"綴錦閣",西面斜樓曰"含芳閣",其餘每一處都無雷同,院、苑、館、村、榭、齋、渚等等。

而庵,大觀園裡已有一座櫳翠庵,是十二釵之一妙玉的居處。會不會再來一座庵,並且不作修行場所呢?無人知曉。

而且早期馮其庸老師也就廣字字義,考證出蘆雪庵為蘆雪廣的來歷,其大意如下:(一)因巖架成之屋。唐韓愈《昌黎集》二《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二)小屋。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五《次韻瑾子過樑山濼三十韻》詩:“土屋危可緣,草廣突如峙。”以上兩種解釋,一是“因巖架成之屋”;二是“小屋”。

現在我們來看《紅樓夢》的描寫:原來這蘆雪廣蓋在傍山臨水河灘之上,一帶幾間茅簷土壁,草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都是蘆葦掩覆,一條去徑逶迤,穿蘆度葦,過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橋了。(據庚辰本)

這段描寫,對確定這個建築的名稱至關重要,這段描寫值得注意處有兩點:一,“蓋在傍山臨水河灘之上”,重點是“傍山”兩個字;二,“一帶幾間茅簷土壁”,“草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重點是“幾間茅簷土壁”,“推窗便可垂釣”。根據這段描寫,對照上引對“廣”字的解釋,解釋(一)是“因巖架成之屋”,解釋(二)是“小屋”。這兩條與上引描寫都能對得上,“因巖”和“傍山”不就是一回事嗎?由此可見,這個“蘆雪X”就只能是“蘆雪廣”,其餘統統不對。

需要申明的就是,廣字即非庵字略寫,也非庵字民間俗寫,它就是一個地道的正字。

如果廣字認定為庵的某種寫法,那麼此字就只能發AN的音。康熙字典上寫標得很清楚,廣同庵。

只有認定廣是一個獨立的字,像辭源所標註的那樣,才讀琰。

蘆雪廣能在脂硯齋的版本中出現。

《紅樓夢》備受爭議的地名——蘆雪庵

所以當蘆雪庵的匾額掛在上面,蘆雪庵這三個字出現在字幕上的時候,庵這個字就只能讀AN,而不能讀作別的讀音。

所以當蘆雪廣的匾額掛在上面,蘆雪廣這三個字出現在字幕上的時候,廣這個字就只能讀YAN,而不能讀作別的讀音。

至於匾額是蘆雪庵還是蘆雪廣,是依市面上流行的版本還是依早期的抄本庚辰本,可謂各花入各眼。

但是不管掛哪個匾額,都不應該影響庵或是廣本身的讀音。

就如同,黑板上的寫的一,他就該念一,不能念二,是一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