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伶官传序》看李存勖:军事天才为何难逃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唐朝末期,群雄割据,征伐不断;动乱中曾出现一个能收拾这种乱局的枭雄,

可惜的是他虽如冉冉之星迅速升起,但又像彗星搬滑落凡尘,这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

初次了解这个人是在“五代十国史”,看他个人经历就觉得此人不同于其他势力,一度认为他是正统的皇室血统,以前作为一个铁杆唐迷的我当然是希望可以复兴唐朝啊!高中时学到欧阳修的一篇文章《伶官传序》,读完对这个乱世君主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中一半原因是他“三矢遗恨”的故事,读之令人振奋;而另一半则是文忠公的独特的文学风格所吸引。

从《伶官传序》看李存勖:军事天才为何难逃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李存勖画像

《伶官传序》开头发出“呜呼”的遗憾声,并将王朝更替的原因归咎于两部分天命和人事!从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过程都能反映其中道理:父亲李克用临终之前以三矢赐他并告知后梁朱温、燕刘仁恭父子、契丹阿保机三者乃他生平三大憾事,让他不要忘记父亲的大志;庄宗秉承父亲遗志,将三只箭矢藏于祖庙,出兵前都先以牛羊祭祀,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 有志者,事竟成!

初时,李存勖不仅仅能听进手下意见,自己更是身先士卒,郓州一仗定乾坤,基本奠定了后唐的核心势力版图;欧阳修也不经发出“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赞叹!当庄总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祭祀父亲之时,好不威风啊!天下尽收眼底,霸业指日可待!

从《伶官传序》看李存勖:军事天才为何难逃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代十国群雄割据图

  • 月里婵娥月里家,关羽败走麦城涯

可惜,人天性使然,得意而忘形!国家初定,未封功臣却先封伶人,底下帮他打天下的岂能信服!军事上的天才却是政治上的蠢才,身边亲信之人接二连三被杀,不但不警觉,反而自大地放权于一个戏子;一夜之间,反叛军队攻入皇城,平时身边之人接连叛逃,自己也被流矢击中而亡,而带队之人正是自己宠幸的伶人。这是多大的讽刺啊!作战征伐长达二十多年的成果一夜之间倾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家族嫡系被屠杀殆尽。可怜可悲!

从《伶官传序》看李存勖:军事天才为何难逃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不仅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马背上二十多年的征伐攻掠终完成父亲遗愿,可惜短短四年又迅速败亡;原因是多种的,不仅仅有欧阳修所说的宠信伶人,还有就是任用的租庸使孔谦压榨剥削军中士兵,自己的皇后又专权信谗,擅杀鼎臣,大肆敛财,使之后期原先效忠他的手下都离他而去,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文章最后总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是啊!祸患平时都藏匿起来不易发觉,但一旦爆发往往就会置人于死地!胆识谋略都过人的李存勖终究逃不过的是自己的放纵,不忘父志之前的故事是励志的;成功之后,沉溺玩乐而身亡却又被后世耻笑至今!可能是人性的通病吧!谁又能保证功成名就之时不忘初心呢?

从《伶官传序》看李存勖:军事天才为何难逃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伶官传序

宋代: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五代十国”霸主呢? (单选)
0
0%
①后唐庄宗李存勖
0
0%
②后晋高祖石敬塘
0
0%
③后周世宗柴荣
0
0%
④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