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田径迎来爆发

昨晚,第十三届全运会收官夜,在女子4×100米接力的比赛中,苏闽湘队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黑沪鄂桂联队二队获得冠军,成绩分别是42秒59、42秒70。黑龙江省田径队也以4枚银牌的成绩结束了本届全运会的全部比赛。

无金牌入账的成绩虽然创下了近三届全运会成绩最差的纪录,但在沉寂之中,我们也看到了未来龙江田径发展的广阔前景。

虽然从奖牌数上看,他们在龙江代表团的各支队伍中算不上领先,但不可否认的是,从4年前的老将主打到如今的小鬼当家,从以前的个别项目到现在的全面爆发,龙江田径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罗娜、王娜、马海峰、孔令微、高兴龙等一批“90后”选手的迅速崛起,加上奥运冠军王镇的领衔,让田径成为龙江夏季项目崛起的排头兵,未来在国际赛场,他们也极有可能用良好的表现给我们带来惊喜。

龙江田径迎来爆发

黑龙江队孔令微(前)在比赛中进行交接棒。

龙江夏季体育排头兵

在国际上仍有竞争力

8年前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龙江田径健儿最终以4枚金牌的佳绩,书写了龙江夏季体育项目的历史。也正是从那时起,黑龙江开始坚定信心,冬季和夏季项目一起抓。当时的龙江田径掌门人、现任省体育局副局长的杨晓明坦言,虽然本届全运会与当时获得的金牌数无法相提并论,却也让我们看到黑龙江田径在未来几年里的无限潜力。

从目前的阵容看,龙江田径仍然是全国范围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虽然上届全运会后,女子铁饼世界冠军李艳凤退役,但王镇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的冠军,让不少龙江田径人坚定了信心。如今,王镇、高兴龙、王娜等选手在国际赛场上仍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也让不少人对于龙江田径的未来充满期待。

教练员水平迅速提高

执教理念与国际接轨

和很多体育项目一样,转业的退役运动员曾经是省田径队教练的主要来源。教练怎么教他们的,他们就怎么教给自己的徒弟。然而这种陈旧落后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竞技体育的需要,如何让教练更加科学训练,达到事半功倍训练效果的同时,又能有效延长队员的运动寿命,成为省体育局和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为此,省体育局请来专家为教练们上课、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教练们及时更新了固有的理念和思维,对于田径有了更深层次理解的同时,为运动员们制定训练计划也更科学合理。而运动员们的训练效率也获得了提高,水平也因此突飞猛进。

好苗子突破地域局限

政策制定成有力杠杆

黑龙江人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练习田径的天赋,但许多好苗子却被各地市的“省运战略”所埋没,很多后备人才因为地方利益的博弈,宁可被牺牲,也不会被送到其他地市进行培养。针对这种情况,省体育局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了多个金牌项目基地,让全省的好苗子按项目划分,集中培养,如齐齐哈尔的链球、佳木斯的短跑。这样的方式让各个项目的人才各尽其用,最大限度避免了人才的浪费。

在政策的制定上,据杨晓明介绍,省体育局也对各地市引进人才进行“双积分”战略,着眼全运会、奥运会培养人才。在这样的政策下,各地市不再吝惜将天才送出去培养,好苗子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代表黑龙江甚至是中国,出现在全国和世界赛场。

结语

罗娜、马海峰、孔令微、高兴龙、王娜……几位“90后”甚至“95后”小将会在今后的田径赛场继续代表黑龙江队披荆斩棘。虽然他们本次全运会收获的金牌和我们的预期有一定差距,但不得不承认,小鬼们展现出的大将风范和潜力让我们眼前一亮。加上养好伤便会复出的王镇,相信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有理由期待龙江田径健儿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全运会的变与不变

天津全运会将于今天闭幕,这一届全运会带给人们的最直接观感便是一系列改革举措带来的诸多变化。

增设十九个大项的群众性比赛项目,不再设金牌榜和奖牌榜,邀请华人华侨参赛、鼓励跨单位组队参赛等诸多改革举措,带给全运会的变化是空前的。

改革举措带给全运会的变化自然十分明显,全运会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以及人们参与全运会的方式,其实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天津人对这一届全运会有着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其中不少人加入了为全运会服务的行列,这种服务既体现在为全运会本身服务上,也体现在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上。再比如,观众参与全运会的方式也在变化,很多人愿意自己购票走进赛场感受一下全运会氛围,更有部分体育明星粉丝以各种抢眼球的方式为明星造势、同时也不忘彰显自身的存在。

有人会说,这届全运会变化太大,甚至变得有些不像全运会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天津全运会固然在变,但有些综合性赛会的内核一直没有变。比如,所有参与者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没有变,不管是惯有的专业运动参与的赛事,还是体育爱好者参与的群众性赛事,人人争胜、个个争先的大格局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比如,全运会巨大的社会辐射效应并没有变,本届全运会新增的群众性赛事之所以特别红火,这和全运会这一超级赛事平台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试想同样的群众性比赛项目如果与一些其他赛事“嫁接”,其社会影响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58岁的全运会来说,变的是办赛的方式方法,变的是参赛群体的构成成分,变的是赛事评价体系,不变的则是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平台这一定位,不变的则是对奋勇争先、勇攀高峰这一大型赛事精神内核的遵循。在变与不变之间,映射的恰恰是全运会合着时代节拍的前行轨迹。

李中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