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唱戲平冤案

明朝時期,浙江一個戲班子裡有一位小生,在一次演出時,表演真切動情,得到一位中年男子的讚賞。中年男子悄悄將那位小生請到自己家裡,酒菜款待,並詢問起表演的秘訣,那小生話未出口,就痛哭流淚,慢慢道出自己的悲慘遭遇……

小生說,自己原本是一位讀書人,去年上省城參加鄉試,落榜還鄉,卻遭到親友離棄,無奈之下,以唱戲求生。聽了小生的訴說,中年男子像記起了什麼,忙問他姓甚名誰,家住哪裡。

小生答道:“我姓錢名紹基,是浙江紹興人氏。”沒等他說完,中年男子的臉色就變了,驚問:“什麼?你就是浙江紹興的錢紹基?”

小生點了點頭,然後反問中年男子:“莫非先生聽說過我的名字?”

中年男子身子一顫,慌忙答道:“啊,不,不,我沒聽說過,只是隨便問問而已。”

隨後,中年男子又問小生今後有何打算,還想不想參加下次的鄉試,小生說:“我還沒到黃河啊,心怎麼死得了?我做夢都想參加鄉試,可我現在連生存都成了問題,哪有錢去準備鄉試的事?”

中年男子說:“只要你有信心,我可以給你資助,我相信憑你的才學,下次一定會高中的。”說罷,他叫家人拿出五百兩銀子送給小生。

小生堅辭不受:“古人說,‘無功不受祿’,我和先生素昧平生,怎能要先生的銀子?”聽他這麼說,中年男子心裡暗自高興,這才是讀書人的稟性啊!

中年男子沉思了一會兒,對小生說:“既然這樣,那就算我借給你的好了,等你發達了再還給我就是。”見他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小生也不好再推辭了,他拿起紙筆,要給中年男子寫借據。

中年男子忙笑著制止了:“我相信你的學識,更相信你的人品,如果你是一個誠實守信之人,不要借據一樣會還我錢的,反過來,我就是拿著你的借據又有何用?”

小生想想覺得有理,就收了紙筆,雙膝跪地,流著淚說:“得遇恩人,是我之大幸,但不知何日才能再次和恩人相見?”

中年男子急忙上前扶起小生,安慰他說:“這個你無須擔心,有緣自會再相見。”

得了中年男子的資助,小生回家後閉門苦讀,待到下一年秋試之時,一舉奪得了浙江鄉試第一名,接著,又在會試上得了第一名,在殿試時,皇帝見了他那石破天驚、文采飛揚的試卷,讚不絕口,又欽點為狀元,還招為東床駙馬。

就在錢紹基春風得意之時,有一個人卻倒了大黴,連性命都丟了,這個人就是翰林學士、浙江鄉試主考官周鬥垣。

這次鄉試,周鬥垣本來是被派往四川擔任主考官的,可他私自與人調換,繼續到浙江擔任主考宮,這可是違抗聖命的事,果然事後有人告他欺君之罪,皇上聽後,龍顏大怒,當即下令,將周鬥垣推出午門斬首。

錢紹基聽到這個噩耗,有如五雷轟頂,他知道,他這次能從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能有今天的榮華富貴,全得益於周鬥垣的慧眼識珠,因此,他將周鬥垣視作自己的恩師,如今恩師人頭落地,他哪有心思去享受榮華富貴?不過細細想來,錢紹基又覺得很奇怪:周鬥垣應該是個公道正派之人,在這次鄉試中,自己連周鬥垣的面都沒見過,卻能得中第一名,這足以說明他的為人,可他為什麼要冒著殺頭的危險,和別人調換主考之地呢?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錢紹基暗暗展開了調查,他是新科狀元,又是駙馬,調查起來並非是什麼難事,他很快查清了周鬥垣調換主考之地的原因:周鬥垣這次冒著殺頭之罪和人調換主考之地,是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為國家選拔棟樑之材,而這棟樑之材不是別人,就是他錢紹基!

事情是這樣的;上次秋試,周鬥垣被派往浙江擔任主考官,在審閱試卷時,他發現一名考生文墨超群,才華出眾,有意錄為第一名,可再一想,卷子還未閱完,再說浙江自古就是出人才的地方,如果後面還有才華更出眾者,豈不是屈了人才?於是,他就將那份試卷放在一邊,另外保存,可等他閱完全部試卷後,竟將最先看的那份試卷給忘了,就這樣,那位才華出眾者便成了落榜者,直到第二年回鄉省親時,他和那位落榜者不期而遇,這才記起了這件事,可為時已晚,那位落榜者已成了一個戲班裡的小生!

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周鬥垣拿出五百兩銀子,資助那小生,鼓勵他準備參加下一年的鄉試。到了下一年秋試之時,周鬥垣又力爭到浙江擔任主考官,沒想到聖旨下來後,他被派往了四川,他一時沒了主意,幸好派往浙江的主考官是周鬥垣的好友,他將這一情況告訴了好友,並要求和他調換主考之地。好友也很愛惜人才,同意和他調換,但擔心這樣做,會招來殺身之禍,勸他謹慎從事。周鬥垣說,他已向上面作了請示,一切後果由他承擔,只要能為國家選拔棟樑之材,就是殺了頭他也不後悔。

弄清事情的真相後,錢紹基恍然大悟,周鬥垣原來就是給他資助的那位中年男子!想起周鬥垣的大義之舉,錢紹基再也坐不住了,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要幫恩人洗脫罪名,還他以清白。

錢紹基將周鬥垣私自調換主考之地的原因寫成了奏章,他要當面呈給皇上,就在這時,公主知道了這事,說:“父皇眼下正惱著這事,這次要不是母后出面,你這個新科狀元也會被廢掉,還是等待時機,另想辦法為妙。”

錢紹基覺得公主的話有道理,但他一刻也不願等下去,公主見他整天坐臥不安、痛苦不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狀元郎唱戲平冤案

一天,公主將錢紹基帶到後花園看戲,看完戲後,見他仍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公主就逗他說:“虧你還是一個狀元郎呢,怎麼這點事兒就難住了你?”

聽公主這麼說,錢紹基就纏著公主討招兒,公主說:“下月十五是父皇的壽辰,我正不知拿什麼孝敬父皇呢,剛才看戲時我想到,父皇不是愛看戲嗎?要是駙馬能親自上臺,為父皇唱一齣戲,父皇不知會怎樣高興呢!”

錢紹基搖著頭說:“這個不成,恩公含冤受屈,冤魂未散,我哪有心思上臺演戲啊?”

公主說:“你怎麼就不開竅呢?你要是把你和周鬥垣的事兒寫成一齣戲,然後上臺演給父皇和母后看,只要你演得好,父皇看得高興了,這事不就成了?”

一語點醒夢中人,錢紹基好不高興,他真的坐下來開始寫戲了。沒幾天的工夫,他就將自己和周鬥垣的故事精心寫成了一出《周公選才》的戲,戲寫出來後,他就抓緊排練,等到皇上過生日那天,他又請公主出面,請來了皇上和皇后。

御花園裡,好戲正式開鑼了,臺下的觀眾只有皇上、皇后和公主三個人。錢紹基本來就有演戲的天賦,加上這次演得特別投入,皇上和皇后很快就被他的戲給迷住了,跟著他一起喜怒哀樂。待到戲演完了,皇上和皇后還沉浸在戲中,他們對周公不顧自己的生死、為國選才的大義之舉讚不絕口,皇上問公主:“不知這個周公出自哪朝。”

公主調皮地問:“若是出在我朝呢?”

皇上說:“若是出在我朝嘛,朕先恕他欺君之罪,再獎賞他。”

皇上話音一落,一身戲裝的駙馬就跪在了他的面前,說了聲“謝主龍恩”,皇上不明白駙馬為何跪拜,公主忙告訴皇上,剛才駙馬戲裡的周公,就是他的恩師周鬥垣。

皇上何等聰明,他馬上明白了駙馬唱戲的用心,也知道自己錯殺了忠良,頓時追悔莫及,只好按照自己剛才所說,下旨為周鬥垣平了反,追封他為文曲公,還賜給他一顆金頭,並讓錢紹基將周鬥垣的棺木護送到家鄉安葬。

錢紹基將周鬥垣的遺骨送到家鄉張園後,再次登臺,演了這出他自己寫的《周公選才》,他要讓恩師的家鄉人民,永遠記住這位忠義之士。這出戏很讓當地人感動,因為這出戏,當地人記住了周鬥垣,每年清明時節,人們都會上山給他祭墳。儘管人們知道他的墳裡有一顆金頭,但從沒有人打過主意,墳墓至今保存完好。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僅做試讀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