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寶寶夜裡睡不好,有哪些原因?

幽谷山水


寶寶睡眠時,一般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水,呼吸均勻而無聲。有時,寶寶臉上呈現出各種喜怒哀樂的表情(尤其愛笑),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如出現下列情況,寶寶可能得了不同的疾病,媽媽們要多加留意哦。

1.夜驚

寶寶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目坐起,煩躁不安,面呈恐怖狀。有時喊叫。夜驚並不一定只是發生在夜晚,白天也會有此種現象。

如果偶爾出現這種情況,不能視其為疾病。可能與孩子睡前聽到緊張和興奮的故事,觀看緊張、興奮、驚險、恐怖的影視劇,或因初次離開父母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等原因所致。但如果發作頻繁,或出現“夢遊症“則很可能是早期癲癇症狀之一。

2.流口水

1歲以內的寶寶口水較多,可在睡眠時弄溼枕頭。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7—8個月口水會逐漸消失。這是正常的現象。

如果孩子口水一直不斷,或孩子過往並未有流口水的現象,突然流了起來。可能是慢性鼻炎或感冒的前兆。少數因先天發育不全而導致的流口水則另當別論了。

3.斜頸

寶寶睡眠頭往右偏,下巴則轉向左側。家長看到這種情況,往往用枕頭、衣物把右側墊高,迫使孩子改變體位。

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2個月後,孩子一側頸部會出現明顯疙瘩,醫學上稱之為“斜頸症”。

斜頸易被忽視,若家長髮現晚了,不利於治癒。頸部疙瘩雖能消失,但肌肉卻變成一條無彈性的纖維帶,頸部活動會由此受到限制,造成終生遺憾。

4.面部潮紅

若寶寶入睡時煩躁、磨人、入睡後全身乾澀、面紅、呼吸粗且快,脈搏超過了正常寶寶預示著孩子即將發燒。

各年齡段寶寶脈搏,家長可作為參考

新生嬰兒:140次/分

3—4歲:105次/分

5—6歲:95次/分

7—8歲:85次/分

5.大汗淋漓

不論白天或夜晚,寶寶入睡後大汗淋漓,睡眠不安,滷門不按時關閉,便是患了佝僂病。

6.哭鬧抓耳

夜間睡覺時哭鬧,時常搖頭,用手抓耳朵,有時還伴有發燒。此時,寶寶不是患了溼疹、外耳道炎,就是得了中耳炎。

7.搔抓臀部

孩子入睡後,不斷用手去抓撓自己的小屁屁,而肛門周圍可見到白線頭樣樣的小蟲在爬。無疑,寶寶得了蟯蟲病。

有的寶寶甚至到5歲之前,由於不會說話或不會用語言表達,或語言表達不完整,再者由於貪玩,致使有的寶寶身患疾病父母還不知道,貽誤了治療。有的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寶寶睡眠中觀察到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得病。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願我們做父母的對他們多一點留意,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健愉悅地成長。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孕嬰幫幫媽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曾經歷過寶寶夜裡睡不安的經驗,若是長期如此,只能以“磨娘精”來形容這樣的寶寶。到底什麼原因會造成寶寶夜裡睡不安穩,它可能是自然的生理情況,也可能因疾病的因素造成。

寶寶的睡眠特性

其實每一個階段的嬰幼兒,都有可能發生夜裡睡不安穩的情況,只是寶寶在六個月大前,因睡眠週期尚未建立,所以夜裡睡不安穩的原因,生理自然情況居多;若是過了六個月大,睡眠週期已逐漸形成,則夜裡睡不安穩的原因,疾病的因素可能居多。

在探討造成寶寶夜裡睡不安穩的原因前,先讓大家瞭解正常的寶寶睡眠和我們的睡眠是多麼的不同,因為有時候其實是父母親多慮了,以為寶寶睡不安穩,其實有可能只是寶寶當時睡眠的特性。

正常成人的睡眠週期包括:快速動眼期及非快速動眼期,前半夜以非快速動眼期為主,後半夜以快速動眼期為主。非快速動眼期與快速動眼期時間總長約四比一,而作夢及睡不安穩多在快速動眼期發生,反觀寶寶們的睡眠,非快速動眼期與快速動眼期時間總長約一比一:表示寶寶的快速動眼期相對增加很多,也就是寶寶淺睡的時間較多,在這個時期寶寶會看似睡不安穩,手腳會亂動,時而伴隨哭泣,眼球眼皮會不規則轉動,甚至微微張開眼睛。

這樣的狀況平均60分鐘會出現一次,所以爸爸媽媽容易誤認寶寶睡不好,其實,這是正常的情況,父母親只要在一旁觀察,項多輕拍安撫,千萬不要急忙抱起,這樣反而真的打斷他的正常睡眠。

引起寶寶睡不安穩的原因

環境因素:包括睡眠的地方太吵雜、太悶熱,或衣服包被過多或過少。衣服包被過多是最常見的,尤其是剛出生頭幾個月,因為大人們總認為小寶寶容易著涼,所以穿的多又包的很緊,其實“嬰仔屁股三把火”,他們的新陳代謝率較大人高,怕熱,所以衣服包被過多造成寶寶躁熱,反而睡不好。解決的方式很簡單,原則上“在室內”寶寶需要的衣服件數跟大人一樣,睡覺時再蓋上毯子或薄被即可。

寶寶吃不夠:這也是出生頭幾個月常見的原因,你會看到寶寶翻來覆去又一直出現吸吮的動作,有時候它只是需要吸吮,有時候它是真的餓了想再多吃一點。喂配方奶的寶寶,父母親可以拿奶嘴來試探他是需要吸吮還是要牛奶,需要喝奶的寶寶就會把你塞給他的奶嘴吐出。

純喂母奶的寶寶較為方便,只是媽媽最好要學會躺著餵奶,遇著這種情形就是給寶寶含乳吸吮,提醒媽媽的是要確實知道寶寶是否有正確含乳(寶寶嘴巴要張大,吸吮時會停頓,也就是嘴巴會有一吸一放的節律,媽媽也會感到乳汁分泌),以及寶寶是否有足夠尿量(第一天至少換一片含尿的尿布,第二天兩片,第三天三片,依序增加。一星期後每天至少6次才算足夠),如此才能確定寶寶是否喝足,也好評斷睡不好的原因。

寶寶肚子不舒服:任何年紀的寶寶都有可能因為肚子脹氣、積便,或單純的嬰兒腹絞痛而睡不好,處理的方式不外乎以薄荷油幫寶寶按摩肚子,或用肛溫計以量肛溫的方式刺激肛門排便,若是上述的方式無法解決寶寶的哭鬧或睡不安穩,就要帶給小兒科醫師做診察來查明原因。

寶寶感染:常見的感染包括感冒、中耳炎、咽喉炎、細支氣管炎、肺炎、腸胃炎,少見的如腦膜炎、敗血症,都有可能造成寶寶睡不安穩。一部分的感染會合併發燒,且各個感染症常會有本身特殊的表現,所以當合並睡不安穩時,常常父母也已經尋求醫師的協助,雖然各個感染症造成睡不好的原因不盡相同。如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中耳炎、咽喉炎,多是因為鼻塞睡不好;下呼吸道感梁包括肺炎、細支氣管炎,多是因嚴重的咳嗽或呼吸喘而睡不好;腸胃炎是因為腹絞痛或反覆嘔吐或腹瀉而睡不好,腦膜炎、敗血症等嚴重感染,就是會活力不好又睡不好,這些都需要小兒科醫師的對症治療,以及一定的病程進展,才會逐漸解除寶寶睡不好的情況,需要爸爸媽媽相當的愛心、耐心及體力來面對。

可能遭到驚嚇、虐待或白天太興奮:也就是當寶寶情緒或心理上遭受較大的波動或傷害時,自然夜裡會睡不安穩。因為白天太興奮造成的話,通常頂多影響一兩天的夜眠。但若是遭到驚嚇、虐待則可能影響深遠,虐待除了對身體、心理的傷害還包括刻意忽視,寶寶心理無法獲得充分的安全感,這些就可能造成長期的夜裡睡不好,而且還會合並很多其他情緒失調的表現。

現在多為雙薪家庭,寶寶常需要交由外庸、保姆或親戚照顧,父母親一定要多與照顧者保持互動,充分了解對方照顧孩子的方式,以避免或及早發現問題,因為寶寶夜裡睡不安穩有可能是第一個徵兆。

寶寶睡眠異常要警惕

寶寶在正常睡眠時安靜舒坦、頭部微汗、呼吸均勻而無聲,如果突然出現打鼾、面紅等症狀的時候,很可能都是生病的前兆。所以作為家長千萬不能認為孩子只要睡著了就“萬事大吉”,而是要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睡眠狀況,以便及早發現各種病症的徵兆。

例如曾有調查顯示,在有打鼾習慣的兒童中,有超過60%的半夜會咳嗽,而已罹患氣喘的也達到40%左右;而有86%的氣喘兒童,半夜睡覺既打鼾又咳嗽,因而證明了打鼾、氣喘與半夜咳嗽的關聯性。

除了睡覺打鼾可能為氣喘前兆外,還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要注意:

一、睡前煩躁、磨人,入睡後容易驚醒而且全身乾澀、面紅,脈搏超過了正常數,這常預示著發燒即將來臨。

二、入睡後撩衣蹬被,並拌有兩顴及口唇發紅,口渴或手足心發熱等症狀,中醫認為是陰虛肺熱所致。

三、入睡後面朝下,屁股高抬,並伴有口舌潰瘍、煩躁、驚恐不安等病狀,中醫認為是“心經熱則伏臥”。這常常是小兒患各種急性熱病後,餘熱未淨所致。

四、入睡後翻來覆去,反覆折騰,常伴有口臭氣促、腹部脹滿、口乾、口唇發紅、舌苔黃厚、大便乾燥等症狀,這是胃有宿食的緣故,應及時消食導滯。

創造良好入睡環境

1.充分了解寶寶睏乏欲睡的信號。

2.制定一個有規律的睡眠和休息計劃,並且堅持執行。

3.為寶寶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溫度適宜、光線微弱、舒適寧靜都很重要,不要頻繁地變換寶寶的睡眠環境。

4.即使是出生兩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也需要開發睡前常規行為,比如洗澡、按摩等。

5.讓寶寶在有睡意但未入眠的時候上床,以幫助他(她)學會自我撫慰和放鬆並且自然入睡。

睡眠障礙不可小瞧

別以為睡眠障礙是成年人的專利,幼兒同樣可能面對各種睡眠障礙。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睡眠逐漸接近成人的規律,但是一些爸爸媽媽卻發現,孩子入睡非常困難,常常出現驚夢、夜啼等現象。這通常就是因為孩子正面對幼兒睡眠障礙:

1、入睡困難或睡眠不安。前者為孩子不能入睡,後者則表現為睡眠不深或容易驚醒。年齡愈大,睡眠障礙的形式愈接近成人。所以,入睡前不要過分逗引或恐嚇幼兒,同時還要讓他(她)養成定時起居的睡眠習慣。

2、夢魘。白天受到恐嚇或過度興奮,或睡眠時胸部受壓使呼吸不暢等因素,都可能使孩子發生夢魘,具體表現為從噩夢中驚醒,醒後仍有短暫的情緒緊張、並伴有出冷汗、心悸及輕度面色蒼白現象,對夢中緊張景象可恍惚回憶,片刻後安靜入睡。

3、夜驚。從睡眠中驚起,兩眼直視、表情緊張、激動不寧、大聲喊叫啼哭、不易叫醒、不聽勸慰,15分鐘後又復入睡。

4、夢遊症。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發生,也是癲癇表現之一。孩子從睡眠中起床,步態不穩如醉酒狀,面無表情,往往不語,在室內走動,可避開障礙物。片刻後自行上床復睡。有時絆倒在路旁後立即入睡,醒後對夢中的經歷不能回憶。

夜驚和夢遊可能是神經症的一種表現,也可以是癲癇的一種症狀,需要作腦電圖檢查以作鑑別。


傳媒大亨


寶寶夜裡睡不好,很多原因。由於我家寶寶當時也有那麼一段時間夜裡也睡不好,我也是查了好多資料,後來找到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可能是白天孩子睡得比較多,晚上自然睡不著,或者是睡覺前比較興奮,這樣也很難入睡。如果是這樣,白天讓孩子少睡點,睡覺前讀些故事書,或者放些輕音樂,不要讓寶寶太興奮。

二,沒有安全感,孩子每次睡覺醒來看不到父母。從而缺乏安全感,睡不踏實。所以我們在哄孩子的時候,在睡前和醒前都要在孩子身邊,讓孩子看見我們。

三,孩子睡覺穿得衣服太多,或者蓋的被子太厚,這也是導致寶寶睡不好的原因。

四,小寶寶腸胃還沒發育完善。是不是消化不良,可以給寶寶吃些益生菌。

總之,孩子還很小,我們一定要細心找到原因,讓寶寶夜裡都能睡安穩覺,讓寶寶健康成長。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寶寶夜裡睡不好覺原因分析,大家可以看看,裡面有我的經驗分享。


磊磊麻麻


有可能白天睡多了,夜裡會睡不好;也可能精力非常旺盛,夜裡會睡不好;有些孩子夜驚,或者身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也會睡不好;還有你被子給他蓋多了或者蓋少了讓他不舒服了,也會睡不好;再或者外面不夠安靜,或者光線不夠暗影響到他了


柳絮妹妹


一歲半的寶寶夜裡睡不好,有可能有以下原因。

1. 白天玩的太瘋狂,受到的刺激太多,不管是哭鬧還是笑跳,孩子都需要一個相對平和的環境,白天太瘋狂,晚上自然就睡不安穩。

2. 白天受到驚嚇了,陰影留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在夜裡化為夢魘打擾孩子的睡眠。

3. 夜裡太涼或者太熱,都會讓孩子睡不好,嬰幼兒的睡眠溫度在24-26度為宜,不宜太冷或者太熱。

4. 也有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比如肚子疼或者發燒,要及時就醫。


樂客派育兒智囊


外部原因要檢查入睡環境。聲音,床,燈光等。

自身原因,有發育的情況,疾病的原因。一歲半了還睡不好,如果是經常發生的話,要記錄下他睡不安穩的表現,講述給兒科醫生聽,由醫生來進一步進行專業檢查和判斷。

孩子小不會說話,父母要仔細帶,和醫生多溝通,避免一些嚴重的病情被遺誤了!


遇見花含煙


寶寶都是好寶寶,那為什麼有的乖巧有的鬧人呢?

當然是因為身體不舒服。

現在我家寶寶八個月,我總結了晚上睡不好的幾點原因:

1就是他生病了,感冒或者發燒了,你摸摸他的頭感受下,家中常備小兒感冒藥,需要時可以用。

2就是他餓了,一般寶寶晚上都會有吃奶的習慣。不過提問的媽媽寶寶已經一歲半,應該不屬於這個情況吧,如果寶寶斷奶了,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其他的奶品,我姐家寶寶當時是不喝寶寶奶粉,最後喝的QQ星

3是不是驚嚇到了。白天有什麼事情發生,大的聲響啊類似的,是不是嚇到了所以晚上才會睡不好呢。看他兩眼之間的鼻樑那附近有沒有青筋,睫毛有沒有成縷,一般都會有人會掐一下手指和穴位,有效果的。

如果還是不對,那就去醫院問問醫生吧。我們為人父母對孩子的事情要多上點心,寶貝才能健康的成長~

祝好~


聽姚姑娘講故事


增加白天的運動量

睡前洗澡,吃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