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亂中義和團的首領究竟是誰,最終下場如何?

歷史茶坊


庚子之亂中的義和團,原為義和拳,起源於山東農村的神拳、八卦教、義和拳、大刀會,成員混雜不一,就其本身來說,由於壇口、派系眾多,加之興起於不同的地區,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首領,也無統一的組織。在義和團運動中所出現的一些較為著名的首領人物裡,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山東的朱紅燈以及天津地區的張德成、曹福田。

朱紅燈,本名和籍貫不詳,1899年在山東莊平聚起神拳,率領拳民攻打地方政府和教堂,是義和團興起的標誌性人物。1899年當年,由於攻打教堂後內部瓜分戰利品不均等問題,發生火併械鬥而受傷,被聞訊前來的清政府官軍拘捕,後於當年末被處死。

張德成,河北高碑店白溝河人,義和拳興起時,以“神術”服眾,成為大師兄,在天津靜海縣獨流鎮設立“天下第一罈”,是義和團運動在天津地區發展壯大的重要領導人物。八國聯軍進攻天津後,張德成率部分徒弟逃至河北大城王家口,因在當地需索過甚,村人不堪其擾,聚眾將張德成砍死。

曹福田,天津靜海縣人,也是以“神技”服眾,自封“署理靜津一帶義和神團”,以張德成副手自居,八國聯軍攻佔天津後,曹福田逃至靜海,第二年在鄉間被村民綁縛送官,於靜海縣被處死。

除上述這些義和團本身的領袖外,在庚子國變中,還有一些清政府的官員事實上扮演了鼓動和領導義和團的角色,也可以視為其領袖,主要包括李秉衡、毓賢、載漪、剛毅。

李秉衡原在甲午戰爭時代出任山東巡撫,任內即暗中支持民間的盲目排外風潮,庚子事變中,主張民氣可用,八國聯軍入侵後,被命令募兵北上勤王,在楊村一戰而潰,吞金自殺殉國。

毓賢是李秉衡之後的山東巡撫,後改任山西巡撫,任上支持拳民排外,曾發生了屠殺傳教士和教民的慘劇。八國聯軍入侵後,被聯軍指為頭號戰犯,被清廷下令處死。

載漪,端郡王,義和團運動興起後,利用義和團之勢攬取朝政大權,誅殺異己,八國聯軍入侵後,被聯軍指為戰犯,清政府判為發新疆永遠監禁,1922年去世。

剛毅,兵部尚書,攛掇載漪利用義和團運動攬權,並一手促成義和團入京,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後,隨扈出逃西安,在山西候馬鎮病死。


海研會


義和團大師兄張德成逃難中被殺:我要吃豪華宴席不然就沒完

在118年前的今天,1900年7月13日,天津城被八國聯軍攻破天津城,清軍和義和團敗退。在逃亡過程中,天下第一團的大師兄張德成死了。聽薩沙說一說吧。

關於張德成的死,有很多種說法。

薩沙就說一說《拳變餘聞》裡面的說法。

張德成是天津甚至是直隸地區,最有實力的義和團大師兄。

他是船伕出身,很有些拳腳功夫,江湖上的名氣也比較大。

他手下的義和團,高達2萬多人,也就是所謂天下第一團。

天津戰敗以後,張德成帶著殘部,逃到了王家口鎮。

而八國聯軍追擊張德成,也殺到了距離不遠的獨流鎮。

王家口鎮是個水路要隘,小商人很多。這裡義和團的力量薄弱,地方治安主要依靠地主的民團鄉勇維持。

區區一個鎮,鄉勇能有多少?顯然不是上千義和團的對手。

商人們不敢得罪張德成,也不敢得罪八國聯軍。經過商討,他們希望滿足張德成的一切要求,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只是希望他們儘快離開。

這樣一來,八國聯軍就不會在王家口鎮開戰,殃及池魚。

張德成這人卻不容易對付。他在天津囂張慣了,連直隸總督裕祿都對張德成畢恭畢敬。

本來敗軍之將,不可嚴勇,但張德成到了王家口鎮這種小地方,仍然氣勢如虹。

他也明白,王家口鎮的商人們會盡量拍馬屁求他快走,所以很是囂張。

當地商人請他赴宴,派2人的轎子來接他。

張德成大怒:我在天津時候,官府都用八抬大轎來接我,我還不去呢?你們這是瞧不起我?

小地方哪裡有什麼八抬大橋,商人們無奈,只能從關帝廟中拿出供奉關老爺的轎子。

張德成見商人們將他比作關公,怒氣才消了一些,帶著幾個部下去赴宴。

剛剛坐下,張德成發現宴席只有鄉間的大魚大肉,燒成大碗。張德成認為這是農村的宴席,檔次不夠,再次大怒:這樣的菜,我怎麼下筷子?

隨後,張德成掀翻餐桌,讓商人們重新設宴。

當時天津城破,八國聯軍四處搶劫殺人,民眾逃散了九成,鄉間也一片恐慌。普通老百姓連窩頭都吃不上,這種宴席已經是盡全力了。

商人們本來是想委曲求全,送瘟神快走。

誰知道,張德成要求如此之高,商人們也怒了。

商人們商量一通,認為張德成屬於無理取鬧,恐怕這樣低三下四也不是辦法。

於是,民團頭目劉義鶴建議:他帶來赴宴的部下不多,乾脆將他們全殺了,以絕後患。

到了這種地步,似乎也只有這個辦法。

於是,劉義鶴帶著一隊民團衝進來,七手八腳的將54歲的張德成生擒。

張德成部下本來就是敗軍,哪裡有戰鬥的勇氣,四散逃走。

此時張德成才知道怕了,磕頭求饒。

民團頭目劉義鶴憤怒的說:你不是說你刀槍不入嗎?我就試試看。

於是,七八人刀劍齊下,張德成被砍成肉泥。

半神張德成就這麼死了,屍體被拋入子牙河中。

張德成死後,他的部下也沒有敢於報復,而是一鬨而散。

以上,就是《拳變餘聞》中的一種說法。


薩沙


義和團運動是清末民間自發崛起的一股勢力,後來與朝廷、國外干涉勢力發生了一系列事件,興起與衰敗都很突然。

在悅史君看來,義和團始終沒有統一的首領,但從前中後期的一些代表性首領的遭遇來看,我們可以管窺他們最終的命運。

第一,朱紅燈

朱紅燈是山東泗水縣人,義和團的創始人之一。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朱紅燈逃荒到長清縣,很快被推舉為當地義和拳的首領,清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朱紅燈率部分拳民轉移到茌平縣,燒燬多座教堂,結識了心誠和尚、王立言等多個義和拳首領。

同年夏,朱紅燈改稱義和拳為義和團,多次擊敗平原知縣蔣楷等人率領的清軍。

同年11月,朱紅燈、心誠和尚等人先後被抓,12月被山東巡撫毓賢下令殺害。

第二,張德成

張德成是高碑店市人,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他在靜海縣設立“義和神團天下第一罈”,成為義和團的著名首領之一。

同年夏,八國聯軍攻陷大沽炮臺,直逼天津,張德成率“天下第一團”和清軍進攻租界聯軍陣地,搗毀了三井洋行和薩寶實洋行。

同年8月,張德成被地主武裝襲殺。

第三,林黑兒

林黑兒在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天津侯家後南運河船上設壇,組織“紅燈照”,自做“大師姐”,稱“黃蓮聖母”。

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後,林黑兒在負傷被俘後遇害。

第四,曹福田

曹福田是直隸靜海人,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參與守衛天津,天津陷落後逃回靜海。

清朝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軍四處搜捕義和團成員,曹福田被官府捕殺於靜海。

第五,景廷賓

景廷賓是直隸廣宗縣人,第十一代梅花拳傳人,武舉人,義和團首領中很突出的一位。

清朝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廣宗知縣和外國傳教士強制攤派“教案賠款”,景廷賓提出“中國人不納洋差”,並被公推為總團頭。

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景廷賓豎起“掃清滅洋”大旗,稱“龍團大元帥”,對抗清軍,攻打教堂,直隸總督袁世凱派清軍鎮壓,德、法、日等侵略軍也“助剿”。

同年5月,景廷賓被捕,7月被凌遲處死。

……

縱觀以上這幾位義和團首領,悅史君認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下場都很悲涼,而這也是讓後人惋惜和沉痛的地方。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有網友介紹了義和團張德成、曹福田的結局。筆者也來說說其女性領導人林黑兒的結局

全為女性的紅燈照:

義和團運動中,除了男性組織以外,還有紅燈照、青燈照、藍燈照、黑燈照、砂鍋照等女性團體。

其中,紅燈照最為有名。天津一帶紅燈照附屬於義和團,領袖是一個不到30歲的女子——

林黑兒,號稱“黃蓮聖母”。

義和團的組織以“壇”為單位,每個“壇”再隸屬於每個“團”。整個義和團按八卦有八個“團”,也就是八個總壇。每個團有武藝或者聲望出眾的老師作為首領,其後有大師兄,二師兄等等領導。紅燈照也同樣如此。


紅燈照首領——黃蓮聖母,林黑兒:

(第一排中央帶頭飾者為林黑兒,其他為各級仙姑)

林黑二就是這麼一個領導人,她和天津張德成的坎字團相互合作,屬下有二仙姑三仙姑等各級大小頭目。下級團員都稱呼林黑兒為“聖母”,聽從她指揮。由於天津一帶經人口密集村落相接,婦女組織開展起來非常便利,紅燈照的影響力還覆蓋到周圍村縣。

林黑兒出身自天津運河船家之女,從小學習雜技,在市井賣藝為生。後來因生活艱難,流落為天津紅橋區運河南岸繁華侯家後區域的一名妓女。

1900年6月,義和團張德成所部數千人進入天津,開始發展徒眾。他們支持林黑兒成立了附屬性質的“紅燈照”,在侯家後歸賈胡同北口的船上設立了壇口,開始形成組織。

因為有早年賣藝的手段,林黑兒從此負責扮演仙姑,表演法術,宣傳起義和團和紅燈照的本事。也是從這時開始,她被徒弟們尊稱為“黃蓮聖母”。

林黑兒行走江湖多年,她會一些草藥醫術,治好了不少受傷生病之人,受到民眾讚揚。後來她又宣稱可以用香灰治療槍傷,把自己的醫術說成了神力,讓更多女子加入紅燈照。

清朝官府為了利用義和團紅燈照對抗洋人,一品大臣直隸總督裕祿專程率一眾官員上門朝拜”聖母“林黑兒,他還贈送禮品。林黑兒更要了24尺紅布圍裹坐船,在桅杆上一面紅色大旗,上書”黃蓮聖母“。民間風聞官府都如此支持,於是天津紅燈照勢力迅速膨脹,人員猛增到兩三千人之多。

每當林黑兒和妹妹三仙姑出行時,大批義和團男團員和紅燈照女子隨從保護,前呼後擁,聲勢很大。百姓見了以她為仙姑神明,紛紛焚香跪拜,不敢抬頭仰視。普通的義和團員和紅燈照女子見了,也要下跪匍匐在道路兩旁。

(筆者的話:由於清末對地方的控制力減弱,民間鄉村為了免除匪患和惡霸等因素,以及為了爭取本鄉本土利益,往往結社自保。義和團,紅燈照就產生在這些民間組織之上,並且得到發展。直至民國時期,紅槍會,綠槍會等民間結社還繼續存在。)


紅燈照的女孩成員與活動。

和藍燈照招收中年婦女,黑燈照招收寡婦不同,紅燈照主要招募12歲以上18歲以下的年輕女孩。她們多來自社會中下層,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每日艱難求得三餐的壓力和心中壓抑的不滿讓她們具有反抗精神,加之普遍迷信的傳統,這些年輕女孩往往選擇加入紅燈照。

(1900年紅燈照女成員照片)

在林黑兒,翠雲娘等賣藝人為首的帶領下,紅燈照成員加入後就需要拜師學藝。她們身著紅色服裝,既要練習舞刀,扇扇子,又要學習輕功,咒語等等技術。訓練往往如同傳統藝人一樣,是十分嚴格和辛苦的。不過總算能吃到一碗飽飯,比她們在外流離失所或者淪為妓女要好上那麼一些。

紅燈照宣傳了很多迷信思想,據說成員在七七49天練成法術之後,可以“蜻蜓點水”,水上漂;又說手中扇子一揮動,洋槍洋炮無所用,還會讓輪船房屋起火燃燒。這些怪誕不經的說法更讓民間百姓畏懼,不少年輕女性積極加入了進來。

紅燈照一面宣揚各種”神蹟“,一面展示自己實力。她們有”踩城“的制度,即每隔7到10天會出門繞著村子跑,邊耍刀邊喊口號。她們還會”出風“,即在公眾場合練習武術,讓人們看到紅燈照的勢力和功夫。起到了更大的宣傳作用。

電影《黃飛鴻之王者之風》裡,紅燈照出場就有唱詞:

紅巾一條在手中;包在頭上訪英雄。

召集五湖並四海;靈色仙法耀天空。

紅燈一盞在手中;寶劍出鞘稱英雄。

揚威五湖震四海,洋槍洋炮全無用。


開戰與覆亡。

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宣戰過後,清軍和義和團與各國展開激戰,大規模進攻教堂和使館區。這時,紅燈照和義和團積極出動焚燒歐美各國的教堂和輪船火車。紅燈照成員們同時還四處宣傳,蒐集情報,治療照顧受傷的團民

當時義和團宣揚攻打使館和教堂不利是因為有”汙穢“之物,必須紅燈照配合才能獲勝。他們說:“須待紅燈照來時方可,紅燈照盡是少女幼婦,故不畏髒穢之物耳。”又說:“一切軍器皆不畏懼,槍炮遇之即不能燃,義和團法術雖大,然尚畏懼穢物,紅燈照則一無所忌,與義和團聯合一氣。”

(攻擊火車的義和團)

1900年6月27日,紅燈照成員們配合義和團參與了攻打天津老龍頭火車站的戰鬥。紅燈照的年輕女孩們提著紅燈喊著口號,狂熱的跑在最前面衝向八國聯軍陣地。在火槍的密集攢射和大炮的齊聲轟鳴之下,她們先撲後繼,直至全部身亡。

根據後來倖存的義和團員回憶:”紅燈照那些小閨女們…進攻火車站,都被打死了。“和紫竹林一戰類似,場面之慘烈,可謂迷信思想在先進科技面前撞的頭破血流。

7月13日,一萬多名八國聯軍攻擊開始天津城,義和團張德成等人率團民配合清軍防禦南門。紅燈照也協助團員們作戰。結果法術不靈,抵抗僅一天就歸於失敗。

7月14日,八國聯軍進佔天津,張德成趁亂脫走,林黑兒和其他很多首領被捕

運動此時歸於失敗,由於信仰之深,不少紅燈照成員自殺徇死。林黑兒和妹妹等人被抓時也非常從容,毫不畏懼。被關押入獄以後,有法國軍官綠蒂探視過這位傳奇女性,據回憶;囚牢中的林黑兒和妹妹三仙姑被關押在同一間牢房。

她們雖然”絕望“,卻仍透露出一種”尊貴的風度“,平靜而堅定。綠蒂等人不知道說什麼好,他們乾站著,生怕做出某種誤會的舉動。當探視者掏出幾塊銀元扔到她們的牢床上時,林黑兒(也許是妹妹)立即撿起來扔於地下。

銀元落地之時,綠蒂明白了這兩位”義和團的女神“與歐洲來的軍官之間有著多麼深不見底的鴻溝。

根據老人們回憶,林黑兒在都統衙門裡受盡折磨和侮辱,但她從未屈服。被審訊時也毫無懼色。此後,林黑兒再沒有記載,人們對她的結局眾說紛紜。民間有姦殺說,就義說,帶往海外說,歸隱說等等。

按照其他義和團首領,比如張德成,朱紅燈,趙三多,景廷賓,李長水,宋延年,李來中,曹福田的結局,義和團相關人員被聯軍捕獲後多就地處決。清廷屈服後也大肆撲殺團民。並且按照林黑兒的經歷和性格,就義的可能性很大。


寫在最後。

土娼,女巫,超人,英雄——林黑兒這位傳奇女性已經揹負了太多時代強加給她的名聲。

作為受盡苦難的女子,她們並不明白自己為何受苦,只是把怒火發洩在”洋人“”洋物“之上,以至於最後被聯軍和清廷共同剿滅。

對於她本人來說,或許是被鉅變的大潮裹挾著衝往浩瀚滄海的遠方,無法迴歸原本應該屬於她們的寧靜生活了吧。


(謝謝觀賞,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更多文章請參看筆者賬號)

本文參考《天津拳匪變亂紀事》《天津一月記》《到北京去》《綜論義和團》《林黑兒形象傳播考論》


文史小茶館


庚子年間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有兩個最高首領,一個叫張德成,另一位叫曹富田。張德成的一系列魔術般的雜耍被吹乎得越來越神,直隸總督裕祿聽說後把他請來,設宴款待。


席間張德成突然好似睡著了,過了一會兒他升個懶腰,從衣袖裡抽出個貌似洋人大炮的零件,說他剛才元神出竅,去了趟敵營,把洋人的大炮給弄廢了。是真是假現在反正都清楚,可當時人的佩服得五體投地,裕祿一見好似黑夜裡找到明燈。

面對八國聯軍是時,張德成跨高頭大馬,紅披風,持馬刀紅纓槍,派頭是不錯。可在洋槍洋炮面前再也沒有魂出竅盜零件的靈氣,率領的隊伍一敗塗地,逃到王家口一帶。


當地鄉紳招待他,他嫌飯菜不好,對方招待不周,可能剛打了敗仗窩火,就掀翻了桌子。村民們不答應了,把他們抓了起來,說你張德成義和團不是刀槍不入麼,試一下,張德成被亂刀砍死。



曹富田的“發跡”史和張德成類似,打八國聯軍時聲勢很大,騎大馬,戴大墨鏡,系紅褲帶,打一杆大旗“扶清滅洋天神天將義和神團”,最後落敗逃跑。等到慈禧老太過河拆橋反攻清算時,曹富田被列入禍首名單,被捕後斬首。


看遍山川


眾所周知,義和團並沒有實際上的總首領。為何數百萬的農民和拳師突然跳出來,都打著義和團的旗號?肯定是有原因的,黑格爾說過:任何事物都有合乎理性原則。義和團是一種民間宗教和巫術的大爆發,而民間宗教和巫術在北方是有很深的基礎的。

朱紅燈、張德成都不是義和團總首領。朱紅燈僅僅是一個早期的義和團分支的首領,張德成號稱天下第一團大師兄,也僅僅是義和團中一個小分支的首領。

他們都自稱義和團大師兄,那義和團大師父是誰???

我們今天挖掘一下義和團的幕後神秘精神總教主:王覺一!

王覺一是山東青州益都人,他學習了羅祖教的東西,自己創立了末後一著教。光緒八年(1882年),末後一著教在漢口舉行反清起義,遭到失敗。傳說王覺一潛逃至天津楊柳青,隱居起來。光緒十年(1884年),清政府的全國大搜捕也沒有抓到王覺一,大部分的末後一著教骨幹都沒有被捉住。這一切都神秘地消失了!

他們並沒有真正消失,而是改頭換面,藉助山東、直隸民風彪悍,習武和團練風氣強盛,與其他秘密宗教合流,以各種神拳的方式發展起來了。

王覺一的末後一著教不但促成了義和團,還促成了一貫道。一貫道的首領是劉清虛,而劉清虛是王覺一的弟子。末後一著教被全國大搜捕後,劉清虛全身而退,改頭換面為一貫道。一貫道在民國時期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會道門。

羅祖教,是明朝時期羅清創立的影響深遠的民間宗教,後來的漕幫、青幫、末後一著教、一貫道、黃金榮、杜月笙、蔣介石,均奉羅清為祖師。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拍自天津鼓樓博物館。感覺就象是一幫無業遊民,腰裡揣副牌,逮誰跟誰來。跟小時侯聽的小說《義和拳》也不一樣,小說中的張老師感覺跟《夜幕下的哈爾濱》中的王老師一樣睿智,那只是我小時侯的感覺。



沒神馬追逐


義和團的組織形式是以團為單位,相互之間基本沒有上下級隸屬關係,幾乎每個自然村都各自設立壇或拳場,首領稱為大師兄、二師兄。每團人數少則幾十幾百,多則成千上萬。在這種大量單個的團的基礎上,有時也會有幾個或幾十個團的聯合組織,稱為總壇,首領稱為老祖師。

其中,最著名的領導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張德成,一個是曹福田。

張德成乃船工,曹福田系遊勇。與其他義和團首領逢洋必毀不同,曹福田對洋人生產的洋物,採取的是拿來主義。曹福田喜歡騎一匹高頭大馬,戴一架水鏡眼鏡,嘴裡叨著洋菸卷,長袍上繫著紅帶子,腳登緞靴,身背快槍,腰挾小洋槍,手拿一根秫秸作指揮棒。

張德成的總部設在天津郊外的獨流鎮。某天,他率眾繞鎮三週,以杖畫地,宣稱:“此一週土城,一週鐵城,一週銅城,洋人即來,無能越者。”這種哄三歲小孩的鬼話,民眾居然深信不疑。

總督裕祿命張德成到天津面見。張德成對裕祿的命令很憤怒,“我又不是你手下官員,你憑什麼用總督的威嚴來指示我?”裕祿命以八抬大轎將張德成抬進督府,並打開中門迎接,以平等的禮儀相見。第二天,裕祿擺宴為張德成接風。

席間,張德成忽然作沉睡狀,眾人呼之不應。半晌,他打了個哈欠起身,從衣袖裡拿出大炮上的機管數根,並告訴眾人,剛才他的元神外出,從洋人的大炮裡把這些東西竊來,現在洋人的大炮都是些破銅爛鐵了。對此,裕祿“深敬之”。

義和團失敗,曹福田潛回故鄉,被當地人綁送告官,在靜海被處以凌遲之刑;而張德成也在逃亡途中,被另一群農民砍為肉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