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名的糕點有哪些?

huangrushiyi


歷史上有名的糕點很多,有的是隨著歷史典故而讓後人得知,有的是古食譜書籍記載,還有的是名著,比如典型的紅樓夢裡的糕點就是,而在江南,比較有名的歷史糕點則是紅豆鬆糕,因了宋美齡的喜愛變得家喻戶曉~

紅豆鬆糕是宮廷點心中屬於南方中點,也是江浙一帶的名點,多和乾隆下江南有關~江浙一帶的點心大多是老百姓取材於日常食材,用巧手古法本味製作,大部分以蒸,烤,煮,炸為主,品種比較豐富,外形小巧精緻,代表的有淮揚小吃的五丁包子和千層糕以及本幫的蟹殼黃,蟹粉小籠等等

這樣做:
用料:
紅豆200克
水600毫升
粳米粉250克
糯米粉180克
綿白糖80克
蜜紅豆100克做法:
兩種粉混合後倒入大盆中,加入綿白糖
接著倒入紅豆水
用雙手在大盆裡慢慢搓,水和粉混合後會結塊,把小團塊搓成鬆散的糕粉
接著用篩子過濾成細糕粉
取1/3的細粉放入蜜紅豆,
用手把蜜紅豆和拌勻成紅豆糕粉

接著蒸碗內刷薄油
放入篩好的細糕粉
再放入紅豆糕粉
一層細糕粉一層紅豆糕粉輪流鋪平
全部放完,最上一層是細糕粉,用手抹平
大火開蒸30-40分鐘至熟即可,食用時切塊
海燕的廚房筆記:
1,倒入紅豆水時要分次倒入,每次一點點,不可一次性全倒
2,蒸的時候,容器底部要抹點薄油,這樣防粘
3,糕粉類的一定要蒸熟吃

4,大火蒸汽上來後放入為佳


紅豆鬆糕的主要原料是粉,粳米粉混合糯米粉,加以紅豆,蒸制而成,食用時切塊,綿軟細膩,口感極佳,非常好吃!特別推薦給你們哦~


我是海燕的廚房,國家高級營養師,同時也是一名美食博主,喜歡研究吃喝和養生美食,更樂意給家人做各種營養美食,你還希望吃點啥,學點啥?可以關注我的微公號:海燕的廚房,或者微博搜索:海燕的廚房,大量的私房美食和營養科普和你分享~,多多關注此號,天天更新美食,帶你提升廚藝哦~


海燕的廚房


這個估計非常多,要知道中國的糕點起源於先秦,迄今為止至少有兩千年曆史。漢代,糕這個詞出現,並且有寫人們在九月九日,佩茱萸、食

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這個“蓬餌”疑似早期的重陽糕。

有名的糕點肯定出現在制糕技術水平有所發展之後,在隋唐之後。宋陶谷《清異錄》記載的五代一些重要品種“滿天星”(用金米做的)、“糝拌”(中間有棗豆)、“花截肚”(裡面做花的樣子)

宋代,做法更精緻,市井之中糕點創作很多。北宋汴京市場上就有用“粉面”蒸成的重陽糕,糕上面插有小旗及參雜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仁等果實,並用粉做獅子形狀放在糕上面,謂之“獅蠻”

。《武林舊事》所記南宋臨安市場上的糕點則有糖糕、蜜糕、棗糕、慄糕、麥糕、花糕、餈糕、豆糕、蜂糕、乳糕、重陽糕等十九種,原材料涉及糯米粉、黃米粉、粳米粉、麥面、豆麵。

重陽糕

栗子糕

還有個很有名的“五香糕方”,用糯米、粳米以及多種中藥為原料製成,既能果腹,又可以健脾胃,補氣血,堪稱食療妙品。(見於《中饋錄》) 《山家清供》中的“蓬糕”、“廣寒糕”也很有特色。

元代特別的就是少數民族糕點。女直食品中的“柿糕”:糯米、大幹柿子五十個,同搗為粉,加幹煮棗泥攪拌,馬尾羅羅過,蒸熟之後,加松仁、胡桃仁澆汁兒。(感覺做法很講究、味道很不錯的樣子)。類似的“高麗慄糕”,加栗子、糯米、糖水製作。

明代宋詡的《宋氏養生部》,收錄的“山藥糕”、“芡糕”、“松黃糕”、“慄糕”、“米糕”等,多數是吳地及北京風味,很多做法一直延續到今天。

芡糕

經常在清代宮廷劇看到的“茯苓糕”是有名的,做法也有好幾種,因為西方各種風氣影響,當時還出現了一種“蒸西洋糕法”(白糖、雞蛋黃、酒釀),很像現在的雞蛋糕做法。

棗泥茯苓糕

糕點不僅是日常食用,有些節日會有特殊的節令糕點,一些參雜藥物的有食療效果。

文/GSN


亞洲食學論壇


我來說幾個我比較喜歡的傳統點心吧,這幾樣糕點都能輕易買到,但是要想吃到它們真正富有傳奇色彩的味道還是得親臨當地一一品嚐。

雲腿月餅

早在1915年的國際巴拿馬博覽會上,雲南的宣威火腿就因“形似琵琶、皮薄肉厚肥瘦適中、有著濃郁的香氣”斬獲金獎,也和金華火腿、如皋火腿並稱中國三大名腿。其實雲南優秀的火腿並不只宣威火腿一種,還有鶴慶的圓腿和白族的諾鄧火腿。 雲南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生產火腿的歷史,絕佳的天氣和溼度也給雲腿帶來了完美的熟成條件。 而云腿月餅更是受到西南地區人民一致追捧的“中秋指定月餅”。現在市面上無論是蘇式餅皮還是廣式餅皮的雲腿月餅都因鹹甜適宜,餘味悠長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青團

青團是江南地區傳統的糕點,用糯米粉和艾草汁做成的麵糰裡裹上紅豆沙和蓮蓉上鍋蒸熟製成,甜而不膩,裹挾著春天特有的青草香氣。 但是答主從小吃奶奶做的青團都是裹的鮮肉餡,上鍋蒸熟後晶瑩剔透,咬一口裡面是姜味濃郁的肉餡,也是念念不忘的味道。 清明前後,杏花樓前用鹹鴨蛋和肉鬆做的網紅青團可謂一盒難求,還曾被黃牛炒出過天價。



倫教糕

順德倫教區的名產,味道似發糕,由秈米粉、西谷米等原料發酵製成,帶有濃郁的米酒香氣。是嶺南地區享有盛名的傳統糕點小吃。 之前去順德玩的時候在倫教地區吃到裹上雞蛋煎炸的倫教糕,外面脆脆一層,裡面依舊鬆軟異常,同行的夥伴都大呼好吃。



棗糕

棗糕為“滿漢全席”十大糕點之一。棗糕原是清朝宮廷御用糕點, 曾有宮廷第一糕點之美稱。 因為紅棗糕口味正宗、價格合適,紅棗含有人體所需的很多營養成份,所以廣受現代消費群體的喜愛,在民間有“常品紅棗糕,體健精神爽”的說法。 在全國各地的傳統糕點鋪都很容易買到棗糕,可謂老少咸宜。但是在崇尚健康飲食的今天,減油減糖版的棗糕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雞仔餅

雞仔餅是廣東廣州地區特色傳統餅類名小吃,屬粵菜菜系,是廣東四大名餅之一。始創於清朝咸豐年間的廣州,至今有兩百餘年的歷史。 廣州河南成珠茶樓因中秋月餅滯銷,制餅師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餅的原料按小鳳餅的方法制作,並大膽地用搓爛的月餅和豬肉、菜心混合為餡料,再調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鹽,製作出甜中帶鹹、甘香酥脆的新品種“成珠小鳳餅”來,因其異味香脆而受到顧客青睞。小鳳餅形狀像雛雞,故又稱雞仔餅。其後,又進一步改進,務求精製巧作,並改進包裝,罐裝或盒裝,遠銷東南亞。 好吃的雞仔餅味道融合度極高,一口下去很難分辨用到哪些香料食材。芝麻油香,蒜蓉辛香,南乳鮮香,豬肉甘香混在一起成就了這個傳奇糕餅。



叉燒酥

叉燒酥是廣東省的地方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將肥叉瘦叉按一比一的比例切末混合之後與蠔油生抽同炒,加水慢煨至軟爛之後加生粉收汁為陷,再裹上由低筋高筋麵粉及黃油揉成的麵糰之後刷蛋黃火烤而成。 這個做法和惠靈頓牛排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故推斷“傳統”二字有些牽強,不過作為茶點,叉燒酥可是廣東老一代茶客的心頭好。



杏仁餅

杏仁餅是一種綠豆餅,最早是在1918年,由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的咀香園首創,後來流傳到香港、澳門等地,是一款廣東傳統餅食。最初的杏仁餅是選用綠豆磨成粉,再製成杏仁狀的餅,在餅中間夾一塊糖醃豬肉,經烘烤後製成綠豆餅。杏仁餅也以它的外形而得名,現在經過改良,己變成圓餅狀。 杏仁餅起源於廣東卻在澳門地區發揚光大,答主在澳門讀書的時候每次回家都會買上幾盒杏仁餅作為伴手禮。其名為餅,口感似酥,甜度適宜,味道絕美。



碼字不容易,如果你也喜歡,麻煩你點個贊吧~~~


陳不謅


小丸子是個挑剔的吃貨,小丸子很喜歡吃糕點,中國歷史上的糕點種類眾多,每次看到宮廷劇上的糕點小丸子都看呆了,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糕點的製作真是工藝精湛,分為十二個流派,主要有京式、蘇式、廣式、閩式、潮式、揚式、寧紹式、川式等等。

現在小丸子帶大家認識歷史上有名的糕點,小丸子知道的糕點。

1、桂花糕

桂花糕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的特色傳統小吃,主要原料是白糖和蜜桂花,吃起來清甜香酥,不僅看起來潔白如玉,口感細膩,還有一種桂花的清香。

2、綠豆糕

之前小丸子回答過綠豆糕的做法,大家知道,綠豆糕是漢族的特色糕點,綠豆糕的口味有南北之分,北方的綠豆糕比較幹,南方的綠豆糕加了油脂,綠豆糕入口細膩,入口易化成渣,炎熱的夏季,吃綠豆糕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哦。

3、紅豆糕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紅豆,經常被古代詩人們譽為相思之物,殊不知,紅豆也是一種美味的食品,做成的紅豆糕精緻輕薄,是江南地區漢族的特色點心,紅豆糕輕薄得如同幾片紅葉,可以從半透明的凝膏中清晰地看見暗藏其中的每一顆紅豆餡料。

4、發糕

發糕是用糯米蒸熟而成的,主要是南方地區的傳統小吃,吃起來甜而不膩,而且飽腹感強,常見的有紅糖發糕,紅棗發糕等,製作簡單,營養豐富。

5、馬蹄糕

馬蹄糕是閩南廣東地區的特色甜點之一,用糖水拌荸薺粉蒸制而成,茶黃半透明狀,吃起來香甜,軟滑爽口,據說馬蹄糕是源自西方,後來才傳入中國。

6、千層糕

千層糕,是北京當地的漢族風味糕類小吃之一,小丸子被千層糕豐富的層次感所吸引,吃起來鬆軟,香甜可口,小丸子都捨不得吃了。

7、山藥糕

山藥糕是中國美味的糕點之一,看起來既美觀,味道也不錯,山藥糕還有健脾益腎的功效,吃起來清香味甜。

8、雲片糕

雲片糕又叫雪片糕,據說是乾隆下江南時賜的佳名,是江蘇地區、廣東潮州的名點,雲片糕外形呈長方形,稜角整齊規則,工藝細緻,滋潤細軟,猶如凝脂,能久藏不硬,還有步步高昇的寓意。

小丸子的糕點就介紹到這裡,如果有其它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小丸子是個挑剔的吃貨,喜歡和大家分享美食,歡迎大家關注我哦。)


小丸子是個挑剔的吃貨


  1. 第一名就是德國的黑森林蛋糕,小編也聽說過,估計應該灰常好吃的,不然也不能排第一啊。

  2. 第二名是日本長崎的蜂蜜蛋糕,雖然地方小,但是蛋糕還是不錯的~永記歷史,釣魚島是中國的!

  3. 第三名是阿拉伯的乳酪蛋糕,有很悠久的歷史了。

  4. 西班牙果仁糖蛋糕是第四名,這個就比較甜了,老年人應該少吃。

  5. 第五名是法國的慕斯蛋糕,口感自然純正,有機會可以品嚐一下。

  6. 英國糖漿鬆糕布丁是第六名,看著小,但是吃起來還是不錯的。

  7. 法國的蛋糕真實不錯,第七名還是法國的,是法國歐培拉蛋糕,很有情調。

  8. 第八名是意大利提拉米蘇,這個應該大家都很熟悉了,平時一些家庭還會自己做。


南京美味學院


這應該很多很多吧,畢竟我們大中國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哦。

有中式糕點啦、西式糕點啦等等的,而且各地區的各有各的特色,所以有名糕點也可以說是不一樣的。所以這比較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