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秋月兒圓 法官調解送團圓

明月照溱洧,家家慶團圓。中秋節前兩天,新密法院家事審判庭的法官用心傳遞法律溫暖, 幫助喚醒人間真情,用實際行動促成了一家人的中秋團圓。

劉老太與王老先生是一對兒夫妻,二人膝下有一兒三女,且均已成婚多年。2012年12月,其兒子因意外事故死亡,親屬獲得各項賠償費用93萬元,其中包含劉老太的贍養費13萬元、王老先生的贍養費13萬元,該款項一直由兒媳婦田某保管。不料,2013年1月,王老先生又突然離世,家庭再次陷入沉痛悲哀之中。一年後劉老太提出要回其應得的贍養費,田某卻以各種理由推諉至今,無奈之下,劉老太和三女於今年5月份共同將田某起訴至新密法院。

新密法院家事審判庭法官李桂玲有著二十多年的辦案經驗,特別是在婚姻家庭糾紛方面,有著其獨特的調解方法。她拿到案件經過了解分析,發現這是一件複雜的家庭遺產繼承糾紛,更是一件很普遍的婆媳矛盾糾紛,於是她打定主意一定要以調解為主。

7月份,天氣正值炎熱,李法官分別到雙方當事人家中做工作。在劉老太家中,李法官耐心開解老太太,讓其不要太傷心,以保重身體為主。同時重點對劉老太的三個女兒做思想工作,希望她們多理解體諒嫂子田某,不要在贍養費這件事上斤斤計較,過多地為難田某。“你們要贍養費也是為了更好的照顧母親,讓她能夠安度晚年。在咱農村都說養兒防老,雖然恁哥不在了,但是作為嫂子她照樣為家裡忙裡忙外沒少操心,她一個人拉扯倆孩子也不容易,大家都是為了老太太,何必因為金錢這身外物鬧得讓人看笑話。”李法官從情理和農村風俗幾個方面分別開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後三女主動要求將其繼承的王老先生的贍養費轉讓給母親劉老太。

在田某家中,李法官看到,其一兒一女均已成年,婚姻、工作等壓力重重。“他在世時一家人和和睦睦,他不在了我是最傷心那個,但是為了孩子、為這個家,再苦再累我都扛著,有時候……”田某提起丈夫言語哽咽起來。這一幕觸動了李法官,也讓她找到突破口:“家裡接連變故,作為長媳壓力都落到你頭上,都知道你不容易。這幾年你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老太太,老人受的打擊不比你少,你應該最能體諒她接連失去孩子丈夫的心情。再說你這倆孩子也到了婚嫁年齡,你也得給他們做個好榜樣。”同時,李法官對田某旁邊的兒子說:“你爸爸不在了,作為現在家裡唯一的男子漢,你得扛起責任,減輕你媽的負擔,你奶奶那邊更要多照顧,讓這個家在你這一代過得更好。”

李法官這番動情又入理的話語讓田某眼眶溼潤,再加上其兒子的理解勸慰,田某結合自家實際情況,提出於年底前分兩次將贍養費全部支付給劉老太,至此案件以調解結案。

9月21日中秋節前兩天,距離第一次支付贍養費的日子還有12天。李法官心想馬上中秋節了,主動給田某打電話,希望在她能提前給劉老太送去贍養費,一家人也能團團圓圓。田某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並提出要在中秋節帶著兒女去劉老太家中團圓,並親手將贍養費送給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