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女不祭竈,男不拜月」,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以前在農村,人們交流時經常會用到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是人們從生活經歷中所得的經驗,包括一些風俗講究也會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其中有一句叫做:“女不祭灶,男不拜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有著什麼風俗,有著什麼講究?咱們一起來看看!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1、女不祭灶,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祭灶,在我國民間是一種影響非常大的習俗,在以前農村,基本家家戶戶都會設有灶王爺的神位,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這天都會上供拜灶神,祈求能辟邪除災,迎祥納福。不過,通常祭灶的時候是沒有女性的,這是因為民間傳說中灶王爺是一個非常英俊的男子,如果讓女性祭灶的話很容易被灶王爺吸引住,會有出軌的兆頭,這樣的話,就有違禮制了,所以是不準女性來祭拜的。

男不拜月:拜月,是中秋節的一項風俗活動,和拜灶神不同的是,只能女子來拜月,而男子是不可以參與的。因為古人看來,月亮是嫦娥的居所,男人拜月的話通常會讓人覺得是不懷好意。男子拜月相當於拜倒在女子石榴裙下,是一種心志不堅的表現,對男子來說是很不利的,也會有出軌的兆頭。

其實,“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是以前人們對“男女授受不親”的另一種解釋,就是要男性和女性保持一定的距離,避開“男女之嫌”的一種行為,所以也體現在了祭祀的事情上,這也算是以前人們對禮儀的一種表現吧。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2、不會做飯的看鍋,會做飯的看火

這句農村俗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不會做飯的人往往只知道看著鍋裡,而會做飯的人,在做飯的時候不僅要關注著鍋裡,他們還會把目光放在灶裡的火上面,因為會做飯的人知道想要做出好吃的飯菜,火候是十分重要的。其實這句話比喻的是,會做事的人更懂得注意把握好分寸和時機,以及對事情的有利局面。所以,以前人們用這句話的時候不單單隻應用到做飯的事情上,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有經驗的人也會用這句話來教育晚輩,隱喻做事不應該只看表面,只盯著手裡的活,要把目光放遠一些,看待問題要全面,這樣才能把一件事情做的更好。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以上兩句俗語可以看出,以前人們在說俗語的時候未必是指的俗語本身所說的事情,可能只是用俗語其中的意思和講究來說其他的事,所以如果對這些俗語不瞭解的話,可能會聽的雲裡霧裡。這些俗語老話現在雖然用到的越來越少,知道它們的人也越來越少,不過很多俗語放在今天也還是很有道理的。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