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到底是不是金兀朮的臥底呢?事實可能出乎意料

以莫須有之罪害死岳飛的秦檜,到底在南宋一朝扮演了什麼角色?是不是金國的臥底?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有各種說法。

1、秦檜身份一事可見

靖康之變中,秦檜等一眾大臣連同徽欽二帝內宮男女,都被金軍劫掠到北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不到1年秦檜就回到了江南。用他的話說是殺了金國看守,搶了一條小船逃脫,這樣的說法顯然經不住推敲,也不能說服眾人。

秦檜到底是不是金兀朮的臥底呢?事實可能出乎意料

《宋史》對此評價,與秦檜被掠的人很多,為何只有他逃回來?更生疑的是,他竟能和妻子王氏一同逃回。何況兩地相距2800裡,跨河越海,不會無人盤查,殺了人怎能安全逃回?(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里,逾河越海,豈無譏訶之者,安得殺監而南?)

秦檜從金國逃回背後的真相是什麼?也許一個事實能解釋點兒什麼:秦檜回朝後,第一次上奏就首次提出“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還草擬了與完顏昌的求和書。(檜首言“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及首奏所草與撻懶求和書。)

跑回來馬上就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劃江而治,並且積極寫求和書投降,這樣的表現怎能不讓人生疑呢?或者說,通過此事完全可以得出結論:秦檜應該是負有一定金國使命的間諜。

秦檜到底是不是金兀朮的臥底呢?事實可能出乎意料

2、秦檜的直接上線是誰?

按照民間的理解,多數人會認為秦檜是接受金兀朮授意而歸的。在《宋史》中曾記載,金兀朮給秦檜私信,稱“你們一方面求和,一方面用岳飛率兵,不殺岳飛,是無法實現和議的。”

這個記載很難解釋,為何秦檜逃回後要給完顏昌(撻懶)寫求和書而不是金兀朮。其實結合《金史》等史料,不難發現秦檜的直接上線是誰,他就是完顏昌。能從金國腹地被釋放,沒有正主國政的完顏昌同意,秦檜無論如何不可能平安跋涉2800裡的。

在對南宋的國策上,完顏昌主和,金兀朮主戰。對此《宋史》的記載也很清楚,宋高宗一朝和金國議和,是從秦檜開始的。而且當初秦檜被劫掠到金國時,就首倡和議,這正符合完顏昌的心意,所以才放他回國。

秦檜到底是不是金兀朮的臥底呢?事實可能出乎意料

秦檜提出什麼條件了嗎?答案是:有。結合《宋史》、《金史》可知,秦檜的要求是廢除偽帝劉豫;釋放二帝回國(看來岳飛所提的回迎二帝,發明者實為秦檜);歸還陝洛之地……秦檜與他的直接上線,就這樣完成了事關兩國的交易。

3、秦檜的賣國交易為何沒完成?

“南自南,北自北”為何得不到認可?首先,在金國過不了金兀朮這一關,他發現完顏昌的圖謀後,就剪除異已,發兵打下河南、陝西,兩國以大散關為界,最終南宋只能伏首稱臣,交納歲幣。

完顏昌和金兀朮的較力,在釋放宋高宗之母迴歸這件事上,完顏昌勝利了。《宋史》記載,完顏昌主政時,南宋多次派使臣議和,金軍“且戰且和”。相關史料曾記載,完顏昌後來在國內爭權失敗,曾謀劃歸順南宋,這似乎也可以證明他與秦檜之間有交情。

秦檜到底是不是金兀朮的臥底呢?事實可能出乎意料

當然,秦檜的賣國交易沒有完成,是南宋以韓世忠、岳飛等為主的主戰派的強力反對。事實證明,南宋雖然積弱,但只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金軍並非不可戰勝,舊地並非不能收回,二帝也不是無法迎回的。

說到底秦檜的心恩是,如能完成完顏昌的密約,迎回二帝,收回陝洛,就成為大宋南渡後的第一功臣。萬幸完顏昌在內鬥中被殺,否則如秦檜所願,他必將以“再造江山之功”自居,國人血性不存,投降流毒將大行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