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2013年春晚上,郭德綱和于謙合說的相聲《敗家子》給很多人帶來了歡樂。誰都知道那裡面的敗家子是編的,可中國近代史上真有一位敗家子,他的敗家事蹟堪稱史上第一。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此人名叫盛恩頤,光聽這個名字你可能會懵,別急,等聽完他的背景你可別嚇著。他父親是晚清首富盛宣懷,岳父是民國總理孫寶琦,連他的名字都是慈禧太后親賜的。

年輕時,盛恩頤一表人才,曾留學英國倫敦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也許是被資本主義腐化了,回國後盛恩頤一路打馬揚鞭踏上了敗家之路。他買了上海第一輛奔馳轎車,娶了五房姨太太,養了75匹馬。盛宣懷臨死前,為防止家財敗落,將數百萬兩白銀全部存入銀行,這些錢足夠盛氏子孫吃十幾輩子了,可盛宣懷還是沒料到,兒子敗家的速度遠遠超過了銀行利息的速度。盛恩頤抽大煙、愛賭博,一晚上能輸掉一整條商業街的資產(據說能摺合成人民幣10億元)。盛家就算有金山,也經不住這麼敗啊,結果沒等到抗戰勝利,盛恩頤就幾乎敗光了所有家產。晚年的盛恩頤窮困潦倒,連買公園門票的錢都沒有,最後慘死在蘇州留園的門房裡。

古語有云:“子不教,父之過”。盛宣懷雖然頂著“著名政治家”、“著名慈善家”“中國實業之父”等光環,卻沒能教育好自己的兒子,讓人唏噓不已。在盛宣懷身上,有著典型中國式大家長的作風——只給孩子留錢,只管他的生理需要。 愚蠢的父母將孩子視為私人物品,只顧給孩子留地留房留存款;聰明的父母把孩子當做好朋友,懂得將孩子培養成有智慧的人。家財再多,終有散盡的一天,智慧無邊,能夠讓人生愈加精彩。當小區裡大伯大媽都在眼紅“別人家的孩子”時,讓我們來聊一聊“別人家的爸爸”。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這位爸爸叫多米尼克·賈尼科,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專門研究海德格爾哲學,曾出版過《海德格爾在法國》、《論人的境遇》等著作。

最近,賈尼科有點煩。他上高二的女兒蘇菲對哲學提不起一點興趣。作為哲學家,賈尼科深知哲學對一個人思想成長的重要性,於是他想盡去激發女兒的學習興趣,但效果都不理想。後來,賈尼科認真做了反思,他認為女兒對哲學不感興趣的原因在於,法國市面上的哲學書都太專業太深奧了,沒點哲學功底,連大人都看不懂,更別說一個高中生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能讓女兒對哲學感興趣,賈尼科親自操刀,寫了一本書——《蘇菲的哲學課:哲學家父親寫給女兒的30堂哲學啟蒙課》。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本哲學啟蒙讀物。賈尼科總共寫了30節課,每節15分鐘。這些課內容豐富,環環相扣,古今交融,生動有趣。賈尼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女兒普及了哲學常識,主題涉及:希臘哲學、藝術宗教、幸福、慾望、潛意識等。這本書只有7萬字,卻涵蓋了西方哲學的精髓,其中既有歷代哲學家八卦軼事,也有賈尼科本人的深度思辨,整本書充滿了思維的樂趣。翻開書,每行字彷彿都迸發著智慧的火花。這本書在法國長銷12年,家喻戶曉。 下面,就讓我們豎起耳朵,聽賈尼科說說哲學那些事兒。

一、敢於質疑權威,謹防被洗腦 敢於質疑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當時,蘇菲正值青春期,是最叛逆的時候。在這本書裡,賈尼科循循善誘,鼓勵年輕人多思考多質疑,不要懼怕權威,要“防火防盜防人生導師!” 賈尼科認為,有質疑必然就有批判,但批判不是吐槽更不是罵街。真正的批判精神,是建立在教育和培訓的基礎上的。大部分人為了生計疲於奔命,沒有時間和精力深入思考,很難產生批判精神。而沒有批判精神,就無法理解西方文明的核心。

關於不動腦子就服從權威,古往今來都有很多笑料。說說最近看過的一個吧。在印度,有位得道的修行人,自稱能治癒各種疾病,一些人經他之手也確實痊癒了,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一些歐美富豪不惜萬里去印度找他求教和治病。再後來,這位“神醫”實在裝不下去了,主動投案自首了。原來,他不是印度人而是美國人,在印度待了些年頭,懂一些粗淺的修行之道。他看“神醫”地位高、來錢快,就假裝成“神醫”招搖撞騙。而那些所謂的被他治好的病人,也不是什麼大病,都是心理作用引起的,被他一忽悠,居然想開了,心理一平衡,病自然就好了。 哲學是祛魅的。學完哲學還聽風就是雨,那不是哲學的問題,是你智商的問題。

二、藝術之美,在於讓人審視自我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托馬斯·曼曾說:“藝術應該是給人生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而不是對人生亮出虛無主義的冷冰冰的魔鬼的拳頭。” 有一天,賈尼科和朋友參觀了安迪·霍沃爾的藝術展。安迪·霍沃爾是20世紀著名藝術家,波普藝術的創始人之一。賈尼科沒帶蘇菲去,他知道蘇菲肯定不喜歡這種藝術,還會覺得它很醜。在書中,賈尼科指出了波普藝術背後的意義:安迪·霍沃爾希望以自己的拙劣複製,讓大眾明白:真正的美,永遠模仿不來。也就是說,美沒有統一標準的。

寫到這裡,賈尼科還拿出蘇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精彩對話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一次,蘇格拉底和希庇阿斯在討論什麼是“美”。希庇阿斯誇誇其談,卻說不到點子上,蘇格拉底佯裝無知,靠卓越的辯才把希庇阿斯逼到了牆角。最後,希庇阿斯不得不給美下了定義:美,就是賞心悅目。只要符合這一條,甭管它是什麼,都是美的。蘇格拉底深以為然。 藝術能陶冶人的情操,激發人的幻想。賈尼科想通過這件事告訴蘇菲:萬物中皆蘊含哲學,藝術恰恰就是哲學的另一種體現。

三、為什麼說哲學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有人問:“哲學能回答所有問題嗎?”這真是個好問題。

哲學的終極目標是要解決人的靈魂問題,哲學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效。哲學是一座橋樑,有人通過“橋”抵達了徹悟的境地,而有人卻從“橋”上掉下去摔死了。所以,哲學能起多大作用,關鍵不在哲學本身,而在於人。那“人”又是什麼呢?賈尼科認為,語言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語言提高了人與人的交流質量。哲學是人類思想的精華液,它可以幫助我們反思生活,並讓我們找回靈魂的自由。靈魂的自由,是對一切都能洞若觀火。比如,尼采就是真正自由的靈魂,他的思想啟迪了無數人。哲學的終極目的,是讓人變得智慧。 莊子有云:“有用者,其用有盡,無用之用,其用無窮,故能成為大用”。賈尼科的觀點與莊子不謀而合。這也是對哲學“無用之用”的最好詮釋。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黑塞在《克諾爾普》裡說:“一個父親可以將自己的眼睛、鼻子、甚至性格遺傳給孩子,卻無法將靈魂遺傳給孩子。”紀伯倫在《論孩子》裡開篇寫道:“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說到底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你可以為一個人指路,卻無法代替他走路,路得自己走。

2002年,65歲的賈尼科溘然長逝,給世人留下這本哲學小書。它顛覆了我們以往對哲學的印象——哲學並非一味的深奧晦澀,它也可以深入淺出;哲學不光是直抵人心的良藥,它也可以是沁人心脾的“下午茶”。無論你是連蘇格拉底都沒聽過的哲學小白,還是啃慣大部頭的資深哲學迷,都可以和蘇菲一起來品嚐這杯酸酸甜甜口感極好的“下午茶”。

中國父母請多向這位法國爸爸學習,給孩子少留鈔票多留智慧

哲學的終極目的是探尋真理。要探尋真理,就得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這也是人能永遠年輕的秘密。賈尼科用行動告訴人們:為人父母,給孩子留鈔票,不如給他們留智慧。 看到這裡,那些只顧埋頭幫孩子攢票子的中國家長們,是否該抬起頭,看看藍天白雲,認真反思一下呢。 真理的力量 PS:大讚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粉紅少女系很符合書名的定位。

2018.9.2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諸神的恩寵之後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