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ACCA第一人——吳衛軍:推動財經教育創新發展

7月的“史上最難畢業季”剛過, 9月伊始,2019秋季校招就拉開了帷幕。大學生如何在嚴峻的就業環境中順利就業,成為社會各方面廣泛關注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據麥可思研究院近期發佈的權威調查報告顯示,財會類專業學生就業力穩居大學生就業榜的前10名,位居第6名,而獲得ACCA等國際財經證書的畢業生更是受到外企、四大、銀行等機構的青睞。


近日,中博教育就國際財經人才培養、財經專業學生如何選擇和規劃未來等問題,邀請中國大陸ACCA第一人——ACCA全球理事(2002-2008)、國內知名審計諮詢專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吳衛軍,於9月25日、26日分別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東北財經大學,參加主題為“國際財經教育的中國推動力”國際財經論壇,與財經專業學子分享和探討,為高校財經人才培養、財經專業學生就業等問題建言獻策。

中國大陸ACCA第一人——吳衛軍:推動財經教育創新發展

圖為中國大陸ACCA第一人、ACCA全球理事、國內知名審計諮詢專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吳衛軍,此圖為潘石屹所拍攝。

職場裂變 從大陸ACCA第一人到首席合夥人

1988年,是ACCA進入中國的元年,那時候並沒有多少人知道ACCA是什麼?ACCA之於財經行業工作者的職場晉升將會產生怎樣的作用?這一年,吳衛軍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系畢業,獲得碩士學位。畢業一年後,他成為ACCA在中國招收的第一批學員。他在ACCA的幫助下加入了普華永道香港,一邊學習ACCA,以便獲取ACCA認可的專業工作經驗。三年後也就是1992年,吳衛軍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通過ACCA全科考試的人,獲得ACCA會員資格。在當時,他並不知道這張ACCA會員資格的一紙證書,能給他帶來什麼。1993年,吳衛軍學成歸來後參與組建普華永道上海事務所,到了年底,就開始幫助國內公司到國外上市。至此,吳衛軍成功完成了他的人生轉型。在往後的普華永道職場歲月裡,吳衛軍從上海到紐約,從紐約到悉尼,從悉尼到香港,成為一個優秀的金融業審計師。


1999年,在剛剛歷經“亞洲金融風暴”的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正陷入技術性破產的危境。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率至少在20%以上,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嚴重不足、風險撥備制度尚未建立。2002年,普華永道全球銀行業與資本市場主管合夥人菲爾·瑞特一行造訪中國,與其團隊一道向中國的金融監管機構領導獻上一幅由普華永道設計的“國有銀行改革路線圖”。而這一年,剛成為普華永道第一代中國本土合夥人的吳衛軍,是該項目的具體規劃和落地執行人。吳衛軍參與並領導設計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銀行改革路線圖”,在公司治理、財務報告和資本重組三大領域,為深化銀行改革提供藍圖。2006年,擔任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財務報表簽字合夥人。

中國大陸ACCA第一人——吳衛軍:推動財經教育創新發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時,吳衛軍被借調到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下稱FSA)工作。這是他把專業視野拓寬到審計師之外的正式開始。2009年從英國回來後,吳衛軍開始越來越多地思考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問題。2010年7月,農行作為四大行的最後一家完成A+H上市,中國國有銀行業改革收官。吳衛軍在雜誌上撰文《算算農行的改革大賬》,強調上市並不代表國有銀行改革的結束,呼籲未來應該繼續堅持穩健的會計政策,加強內控、培養銀行管理人才。此後10年間,吳衛軍成為普華永道中國管理委員會委員,北京首席合夥人,而這期間最令他感到驕傲的成就是中國銀行業清理資產負債表。

回顧過去,吳衛軍的個人成就基點始於ACCA,也正是ACCA使他在職場上獲得成功,同時,職場上的成功使他能夠參與到中國金融、銀行業的改革進程,成為歷史時刻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人生思考 吳衛軍攜手中博教育踐行內心情懷

吳衛軍在很多人的眼中已是功成名就,他前半生所取得的職場成就,很多膜拜者或許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實踐。經歷過歷史性時刻的吳衛軍,現已年過半百,到了知天命的他,內心追求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培養年輕人”。

吳衛軍不止一次地說過,他是幸運的。在他的時代,有機會,只要自己堅持,毅力就會把機會變成成功的現實。但是,那個時代,有機會的人不多,能上高中的人就不多,而大學升學率只有10%。因此,吳衛軍願意把自己得到的經驗傳授給學生。他認為如果不把自己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學生,他對不起的是沒有機會的他的同代人,社會失去的是一代人積累的經驗。因此,無論在香港、上海、北京,還是在洛杉磯和倫敦,聽過他演講的年輕人,都能感受到他對年輕人的真摯愛護和溫情期許。在他們人生起步階段,規劃一份地圖,在每一個進步的節點,拍拍他們的肩膀,鼓勵他們繼續前行。吳衛軍早些年與中博教育曾有工作上的往來,與中博教育董事長毛金明又同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友。如何為青年學子做點什麼?如何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這個話題是兩位“貿大人”心裡始終盤旋的話題。

吳衛軍的所思所想,與中博教育不謀而合。“國際財經教育的中國推動力”財經論壇作為中博教育頗具反思性質、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思想陣地,也時常探討如何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對國家有用的社會經濟服務型人才等話題。

中國大陸ACCA第一人——吳衛軍:推動財經教育創新發展

9月25日,吳衛軍將回母校,與學子們探討:AI時代下,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財經人才。


中博教育董事長毛金明不止一次表達了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理解:通過不斷與高校碰撞思想火花,中博教育的教研團隊把涵蓋了財務、管理、戰略、風險管理、審計和稅務、高度貼近商業實踐的創新型ACCA課程體系,與高校會計、財經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共同應對即將來臨的AI時代財經人才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實踐。


2018年4月28日,中博教育獲教育部批准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和"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三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而獲得教育部的認可,是中博教育多年以來堅持對自身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的結果。

“中博教育模式”與吳衛軍所思形成天然組合,這也勾起了吳衛軍內心深處的那份情懷。9月25日,吳衛軍將應邀參加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辦的“國際財經教育的中國推動力”國際財經論壇,與其他獲邀嘉賓一道探討國際財經人才的培養之道。而後一天,也就是9月26日,他將馬不停蹄地趕往大連,參加在東北財經大學舉辦的國際財經論壇,以一位師長的姿態,向在場學生建議:如何準備自己的職業未來。

對於剛剛跨進校門的大學生們來說,在開學季能夠聆聽見證過重大歷史進程的行業巔峰人士主題演講,無疑會在他們心中種下努力學習的種子,因為站在臺上的吳衛軍職場成就,是臺下學生們看得到的真實未來。對於新生們來說,只要努力,或許就能成為下一個“吳衛軍”。

9月27日,吳衛軍將返回北京參加另外一場會議。一日千里的舟車勞頓生活,在吳衛軍眼中早習以為常。這種忙碌的生活,年過半百的他或許身體上有些吃不消,但在他的內心深處,或早已被那份情懷給塞得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