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个网文误区:写得快不等于写得差

告诉你个网文误区:写得快不等于写得差

谈到网络文学,有些人会下意识地联想到更新快,再由更新快替换为写得快,然后由写得快,得出一个质量低劣的评价。

这一连串的联想、推理,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实际上却是错漏百出,从前到后,每一个步骤都是不成立的。

首先,网络文学作家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快速更新,龟速更新的大有人在,而且有些成绩还不错,比如七十二编、愤怒的香蕉,他们的更新可够慢了,还不时会有中断,但论成绩,他们可不比谁差,不信的话,你日更十万字去和他们比比?

第二,更新快不等于写作快。这方面,我自己应该就挺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曾经是业界更新最快的作者之一,每天一两万字更新——这在十几年前算是神速了,然而,我的手速却绝对到不了平均水准,连每小时八百字都勉勉强强的。

这看起来很不科学,其实说穿了一点都不稀罕,我只是每天早上醒来,刷牙洗脸之后,就开始一边吃饭一边码字,然后一直写到晚上睡觉为止,仅此而已。

在当一线编辑的那些年里,像我这样的作者,我也见到过不少。他们更新快,其实真不是写得快,只不过是比别的作家更勤奋而已。

而勤奋,也只是写作慢但更新快的可能性之一,还有一个可能,是花大量的时间存稿。当你看到他一天更新三万五万字时,不用感叹又一位神速作家诞生,他很可能只是把攒了很多天的稿子一口气更新出来而已。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写得快,不等于写得差。

速度快慢与内容好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这个逻辑是显而易见的,但许多人却常常会忘记这一点,不假思索地把快和差划上等号。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这么两条。第一是以偏概全,好比看到几个傻大个之后,就得出个头高就一定笨拙的结论;第二是以己度人,因为自己写不快,就认为比自己快的一定是在粗制滥造。

一味求快当然是影响质量的,如果你常规时速只有一千,而你非要一小时写出两千,那粗制滥造的评价给得确实不怨。但你时速一千,难道别人也都只有一千?

我一个月都憋不出一首像样的诗,是不是我听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就能说李白是个粗制滥造的诗人?同样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家中,茅盾、老舍、巴金、王蒙……哪一位不是著作等身?难道他们都是在粗制滥造不成?

事实上,与我们想当然的认知恰恰相反,写得快往往代表这位作家更有天赋,而写得多,则代表他更勤奋、更爱写作、积累更多。所以,一个时速三千以上,写了千万字的作者,与另一个时速五百以下,一辈子没写满十万字的作者相比,前者水准更高的概率是明显要高的。

当然,这并不绝对。如果我说写得多写得快就一定写得好,那同样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但至少,写得快写得多,绝不代表写得差。(内容转自杨晨说网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