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者的阶梯

书者的阶梯

曹瑞冬

  每当抵达一个新城市,我总会去它的繁华地带,领略城市的热闹与拥挤。这些市中心大都相似,灯红酒绿,五光十色,囊括一切我们想要得到的商品。但我总能遇见一家家不时髦的新华书店紧挨着大型商场,形成闹市区不协调的风景。

书者的阶梯

我去过新华书店许多次。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见书海,第一次买书,第一次看闲书,似乎我人生中与书有关的第一次都要和新华书店发生关系。好书伴我成长,而一个好的书店给了我太多的幸福,我渴望获取的知识与价值统统在新华书店中找到了。但后来,学习变得忙碌,生活变得紧张,我经常来新华书店挑选对我学习大有裨益的参考书。等到我有时间后,电子书、手机、平板等一系列新媒体走进我的生活,足不出户便可以饱览天下群书。新华书店就这样匆匆尘封在记忆中,随着时间变得愈来愈模糊。

书者的阶梯

我冷落新华书店十几年了,身体竟不听使唤,径直走向新华书店,心里有些愧疚,又有些兴奋。新华书店的容貌早已模糊,只记得书本汇聚的海洋。这书店比曾遇见的都要大,我能想象到的书全部收归其中,精致的书皮、巧妙的布置和浩瀚的图书,那时,我再一次对新华书店充满好奇,也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茫然。对我而言,不用买书就可以享受到初学者对探索孜孜不倦的心意,就可以回到曾经与世无争的青春年代,一切都没有变,一切都只如书的世界一样纯真。

书者的阶梯

而我最愉悦的是偌大的书海在拥挤的人流中显得狭窄,走廊上、书架下和楼梯里站着满满的人。当我准备从这一层去上一层猎奇,途径阶梯时,一阵惊愕与心慌。一群人就这样安静地坐在楼梯的台阶上,团簇在阶梯的两侧,中间空出一条狭窄的通道。他们快速浏览手上的书籍,偶尔读到光彩处,曾经如死灰的表情马上一阵微笑,但又不敢放声大笑。我轻轻地从他们身边走过,阶梯上的书者竟丝毫没有察觉,他们把眼睛和热情全部留给了书,或驰骋于疆场,或翱翔于天空,或品尝甜蜜爱情,或聆听人生哲学,或缅怀历史过往,或笑傲人间百态。他们用纯粹的灵魂打造了一个一尘不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能让他们坐得舒服的阶梯和看得舒服的书籍。尽管时间还是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但他们抛弃了数不清的无关紧要的条件,专注于一件不逊色于复兴民族的小事。

书者的阶梯

新华书店的阶梯似乎完全被书者承包了。阶梯虽然宽广,虽然漫长,虽然高耸,但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像匆匆的过客,眼里心里尽是眼花缭乱的书籍,震惊并迷恋着,如同置身于书店外灯红酒绿的闹市区。我找啊找啊,可就是找不到属于我的那本书和那个阶梯。我小心翼翼地寻找着,从一层到五层,遇见了络绎不绝的购书者和静坐在阶梯上的看书者,最后我在五层的学生教材处驻足,竟不由得翻阅起这些枯燥的书籍。原来,书和新华书店一同从我的生活中离去,这么多年的学习与社会打拼,我心中的书店仅仅要让我懂得在此社会生存的道理。和那些静坐在阶梯上的书者相比,我们差的不是文化,而是被生活欺骗后的心态。

书者的阶梯

繁华市中心的新华书店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它非比寻常的喧嚣热闹。当走进这间囊尽天下书籍的书店后,我找到了别人纯粹的世界——一条条算不上干净的阶梯,但我从来没有走进书店灵魂深邃静谧之处。或许我的人生有那么一瞬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但都在物质的攀比下渐渐失落了,最可怕的是如果我那时仅仅在新华书店门口短暂停留,然后扫兴离去,我将永远也不会知道世上还有另一种充满梦想的活着。我深深感觉,中国发展进入新纪元,社会人的目标不该局限在肤浅的生存上,而应走向崇高的发展。很可惜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走不出年代的痛苦和社会的束缚。

书者的阶梯

后来,我清楚在偌大的新华书店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书,而阶梯也不是为我这样的书者准备的。所以,我很识趣地离开了。从书店出来时,已经深深的黑夜,可霓虹灯点亮了整个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