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前,發生一件事,讓日本人感到無比屈辱,發誓要趕超中國

1886年,應日本邀請,李鴻章派丁汝昌率領四艘鐵甲戰艦訪問日本,這四艘戰艦在北洋海軍中最為先進。

8月1日,戰艦抵達日本長崎,長崎市民首次目睹號稱亞洲第一艦隊的風采,人群擠滿了整個碼頭。望著威風凜凜的鉅艦上龍旗高揚,日本人產生了驚歎、羨慕、憤懣的複雜情緒。

甲午戰爭前,發生一件事,讓日本人感到無比屈辱,發誓要趕超中國

日本當地官員熱情邀請北洋官兵登岸觀光。水兵們高高興地上岸了,有些人違反軍紀,前往當地妓院尋歡作樂,還發生酗酒鬥毆。

聞訊趕來的日本警察平息了事端,但多名北洋水兵情緒激動,前往警察局鬧事,並用軍刀將一名日本警察刺成重傷,肇事水兵也受了輕傷並被逮捕。

北洋軍艦上的水兵聽到消息後,竟衝出400多人,直撲長崎警察局,要求放人,否則炮轟長崎。軍艦上的12寸巨炮調轉炮口,對準了長崎市區。

甲午戰爭前,發生一件事,讓日本人感到無比屈辱,發誓要趕超中國

日本人被北洋水兵的強硬態度整得沒脾氣,只能乖乖地放人,還進行道歉賠償。《長崎快報》對此作了報道,英國駐長崎領事也將事件寫進報告。

身在國內的李鴻章通過電報得知此事,雖然他知道是由於北洋水兵紀律散漫引起的,但他卻覺得士兵好色鬥狠,是正常的事情,小事一樁,也就沒有怎麼放心上。

幾天後,李鴻章給艦隊放假一天,允許水兵們再次上岸自由觀光。丁汝昌不允許水兵帶武器上岸,但是仍然有不少水兵手執棍棒刀器,他們由於對前幾天的糾紛感到不滿,觀光很快演變為械鬥。

甲午戰爭前,發生一件事,讓日本人感到無比屈辱,發誓要趕超中國

早有防備的警察將水兵分割包圍,配合街邊市民展開石塊攻擊。事後統計顯示,水兵方面有5人死亡、44人受傷、5人失蹤;警察也被打死5人,30人受傷,長崎市民亦有多人受傷。

事件發生後,北洋水師群情激奮,四艘戰艦迅速進入臨戰狀態,褪去炮衣,將炮口再次對準長崎市區。

李鴻章得知發生更大規模衝突後,非常生氣,召見日本駐天津領事波多野,用威脅的口氣說:“開啟戰端,並非難事。我兵船泊於貴國,艦體、槍炮堅不可摧,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甲午戰爭前,發生一件事,讓日本人感到無比屈辱,發誓要趕超中國

駐日公使徐承祖致電李鴻章,要求斷交撤使。此時中法戰爭剛結束不久,清政府不願再度捲入戰爭漩渦,故未批准此議。

1887年2月,中日雙方簽訂協議,對各自的死傷者互給撫卹,日本賠付中國52500元,中國賠付日本15500元,長崎醫院的醫療救護費2700元由日方支付。

在日本人看來,外國水兵喝醉酒在本國鬧事,最後竟然要本國賠款,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國威脅論”逐漸成了日本主流民意。

甲午戰爭前,發生一件事,讓日本人感到無比屈辱,發誓要趕超中國

就連日本小孩最流行的遊戲,也是分成兩組,一組扮成中國艦隊,另一組扮成日本艦隊,遊戲主旨就是圍攻北洋艦隊的主力艦定遠號和鎮遠號。

日本朝野上下的軍國主義思想越來越濃厚,瘋狂地加強軍備和擴軍,海軍的艦船也開始針對清朝重型鐵甲艦設計,同時在國內也大肆進行宣傳,使得民間的反華、仇華、排華的情緒更加高漲。

李鴻章派遣北洋軍艦訪問日本,含有威懾的意圖,卻沒想到強烈地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