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小小说):前面是陡坡

前面是陡坡(小小说)

李永明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刘二村长心里如漆黑的夜晚般灰暗,他茶饭不思,睡意全无,心里翻江倒海般不平静。

刘二是村子里公认的好人,一碗水端的很平,他当村长几年来,村子里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通往学校的一条土路,坑洼不平多年,晴天硬死钢,雨天全泡汤,出行很不便。害苦了求学的娃们,阴雨天上学时穿着雨鞋艰难跋涉着,裤腿沾满了泥水,条件差的光着脚片赶往学堂,不小心时脚面被石渣子划得血淋淋的。刘二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硬化这条路,他在心底盘算了一下:300米长的村路从设计到施工需要百万元投资,村子里一点家底都没有,每年账面上的收入为负数,村民们生活不富裕,口袋是干瘪的,靠村民们来集资张不开口,修路谈何容易?刘二是个从小不愿服输的人,他放下架子去找老村长讨教,一番寒暄后,老村长给他出了个主意:有一年,村子里来了一位大学生,上面说是到下面来劳动锻炼的,小伙子长得斯斯文文,人很精瘦,带着一副眼镜,但肚子里很有活路。老村长把这娃子安排到家境殷实的家里居住,反复给房主交代,莫亏欠娃子,好生相待。老村长也热心厚道,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把米面油送到住户家里,宁愿自己少吃点,也不让下派的干部挨饿,遇到节气的时候,老村长让老伴把土鸡杀了,做了一桌好菜招待这位下派干部。下派干部驻村期间,得到当地村民和老村长的关爱,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他每天心里暖暖的。走的时候,村民们自发地把他送了一程又一程,下派干部泪水流淌了一路。后来老村长听别人说,当年的下派干部如今当了一个重要部门的副局长。

老村长的意思是让刘二村长去找当年的下派干部解决修路问题,刘二村长觉得此事靠谱,他便想方设法找到了下派干部的工作部门,两人在办公室愉快聊着天,气氛很融洽,下派干部很是热情,自掏腰包买了两瓶好酒,还留着刘二村长吃了中午饭。不长时间,村子里就迎来了几位技术干部,这些人轻车从简,他们在村子里来实地测量着,村民们欢天喜地。周末的一天,下派干部领着家里人来看望老村长,老村长让老伴儿加工玉米面,给做了一大锅新鲜玉米面鱼儿,下派干部一家吃的满头大汗,赞不绝口,走时给村子里几名年龄稍大的长辈们送去一套夏凉被。很快,硬化道路的专款就拨到了村里,村镇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男女老少齐参战,劳动场面热火朝天的,一条美观宽敞的道路就修到了学校门口,村道硬化摘了帽子,从此以后,村民们对刘二村长刮目相看起来。

一晃几年时间过去了,在刘二村长的努力下,村子里的敬老院、水毁河道、危房改造、通村公里建设等公益方面,刘二村长都干的风声水起,深得村民们的信赖和上级部门的肯定。就在修建村民居住社区时,刘二村长觉得自己干了一件不光彩的事。那天负责修建社区的马姓老板,邀请村委会一班人去吃饭,刘二村长经不住劝多喝了几杯酒,头晕晕乎乎的,离开饭店时,马姓老板见

私下无人悄悄给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信封,他稀里糊涂的接受了,酒醒时一看是两万元红包,从此后,搅得他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这件事在他心里磨盘石般压了几个月,社区工程也在隆隆的炮声中开工修建了,他刘二平时光明磊落,办事公道,说话硬气,行的端走的正,才有村民的好口碑,现在收到人家的红包心里越来越不踏实。前一阵子,镇上通报了几起腐败案件,其中就有两位村长套取住房补贴资金被查处,给儿女们脸上抹了黑。越想越不对劲,刘二村长每天焦头烂额的,心里忐忑不安。

这天晚饭后,刘二村长一个人隅隅独行,他的眼前是一处长虹卧波似的河堤,河堤上面长着碗口粗的柳树、枫树、杨树枝繁叶茂的,河堤下面是一湾碧绿的河水,小鱼小虾清晰可见。在河堤的下游有一处长陡坡,这里常常发生过交通事故,他也骑过摩托车在此被摔倒过,这条陡坡看似路面光滑,但下坡时稍不注意就会迷失方向,轻者被摔的头破血流,重者骨折瘫痪,车辆报废。刘二村长望着长长的陡坡他突然想起了红包,心里猛醒起来,头上冒起了虚汗,这个陡坡如人生之路一样,稍不注意就会偏离方向,掉进深渊,他飞也似的跑回家。

第二天,村民们看到刘二村长领着镇纪委办的人走进了他家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