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滴滴京東開始做「網約車」?或許真正對手是貨拉拉和58速運

針對滴滴京東開始做“網約車”?或許真正對手是貨拉拉和58速運

AImm||撰稿

滴滴的事情未了,京東又來了。

最近有媒體爆料,京東在幾天前更改了其經營範圍,增加了“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舊機動車經紀業務”、“公共汽車客運服務”等。

這條消息被很多圈內朋友解讀為京東開始做網約車的一個信號,而因為時下滴滴網約車的各種問題頻現,京東的這一動作顯得異常奪人眼球。

因為艾媒報告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網約專車/快車用戶規模迅速增長,其中2016年整體用戶量呈爆發式增長,增長率高達71.4%,而2016年之後整個行業用戶水平增長逐步減緩,呈穩定增長髮展態勢,到2017年用戶規模達到2.36億人,2018年有望達到2.82億人。

自網約車出現以來,一直伴隨的合法與不合法之爭從未停歇,期間也發生了很多大事。比如最初有快的、滴滴之爭,最終實現了統一;有易到因為資金問題出現短暫退出,再度迴歸卻再難聚攏人心;也有首汽、神州、曹操專車等進來瓜分市場。但最終市場格局則變成滴滴一家獨大的局面。

市場上一直有打破滴滴一家壟斷的聲音,但是一直未見其他企業參與進來。此時京東增加了經營範圍,顯然對很多人來說,是看到市場重回競爭,消費者可能會由此受益的開始。

但在筆者看來,京東增加經營範圍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針對滴滴,而是可能通過增加網約車經營,聚攏一批車主,為其的物流佈局做深度準備。

來自京東官方的反饋稱,此舉是為了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

這一說法,應該是合理的。因為伴隨渠道的深度整合,現代物流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人貨場的無縫對接,需要物流來支撐,而讓物流觸角甚至細枝末節、最後一公里,變成眾多渠道龍頭重中之重。

此外,除了本公司的業務外,可能一些外來的業務也需要自身提供物流的運營效率。比如早在2015年,三江購物就發佈公告要通過京東的“京東到家”交易平臺想客戶銷售公司的商品或服務。這種案例會越來越多,而且對企業的物流水平提出更高的考驗。

這種情形下,如何讓更多的的司機加盟到京東物流體系中,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問題。如果說滴滴是拉人的話,那麼京東的“網約車”更是出於拉貨的目的而去。

在筆者看來,京東“網約車”的對手不是滴滴,而是貨拉拉、58速運這樣的企業,當然也有蘇寧物流。當然,這是一個猜測,但是通過“網約車”完善京東的物流網絡,讓運營更有效率,應該是合情合理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