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新華網重慶12月26日電(李海嵐)如果說建築是一個城市文化向上的見證;那麼工業,則是這個城市經濟深耕的底蘊。一座城市,如果只有文化沒有經濟,或者只有經濟沒有文化,那它一定是不完整的。

所幸的是,我們生活的城市——重慶,既有濃厚的歷史文化,亦有深耕的工業經濟;且這兩者在同一座土地上並不衝突,因為我們馬上就可以看到工業向文化的轉變:重鋼百年老廠將化身重慶第一座工業博物館。

作為中國的“工業城市”之一,重慶的工業經濟一直備受矚目;而在重慶的工業史上,重鋼則是繞不過去的話題。很多人都知道重鋼的前身是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曾經被稱為“華夏鋼源”“中國民族鋼鐵工業的搖籃”“亞洲雄廠”的企業,竟是抗戰時期中國抵禦強敵最大的後方鋼鐵基地。

歷史製造困境,但凡從困境中崛起的“鐵漢”,都將因這困境被歷史和人民銘記,而重鋼正是這樣一條“鐵漢”。本期《城市相冊》提前帶你走進重鋼百年老廠——重慶首座工業博物館,見證工業文化的厚韻。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重鋼的前身是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是當時亞洲與遠東最早、最大、最先進的鋼鐵聯合企業,被譽為“華夏鋼源”和“中國民族鋼鐵工業的搖籃”。從重鋼百年老廠的映像中,我們還能想象到當時的輝煌。新華網發(王鋼 攝)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只可惜很少有人知道,重鋼的歷史厚度不僅僅因其前身是“漢陽鐵廠”,更是作為抵禦強敵最大的後方鋼鐵基地,它曾為佔全國三分之二軍火產量的重慶軍工提供了彌足珍貴的鋼鐵原料。或許我們的肉眼已經感知不到重鋼老廠運作時的場面,但一定能從這些老照片中尋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新華網發(王鋼 攝)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應該慶幸的是,歷史製作了困境,並把困境的出口指向了重慶。否則沒有西遷的工業,沒有重鋼百年的駐紮,重慶或將難有今日深耕而繁榮的工業經濟。新華網發(王鋼 攝)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但凡從困境中崛起的“鐵漢”,都將因把它引進困境的這段歷史而被銘記,重鋼正是這樣一條“鐵漢”。工廠尚且如此,工人必定一樣——鋼筋鐵骨,浴火重生。新華網發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如果說建築,是一個城市文化向上的見證;那麼工業,則是這個城市經濟深耕的底蘊。一座城市,如果只有文化沒有經濟,或者只有經濟沒有文化,那它一定是不完整的。所幸的是,重慶既有濃厚的歷史文化,亦有深耕的工業經濟;且這兩者在同一座土地上並不衝突。因為我們馬上就可以看到工業向文化的轉變:重鋼百年老廠將化身重慶第一座工業博物館。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重慶工業博物館留存的重鋼老廠房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包括重鋼原建於1940年的大型軋鋼廠房、修建於1985年前後的大型主電室,以及修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廠辦機關大樓及食堂等重要建築。雖然保留的是廠房,但是傳承的是文化。正如入口處赫然寫著的十個大字——“山城百年工業文化史記”。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重慶工業博物館收集了記錄重慶工業發展各個不同歷史階段的代表性實物,包括機器設備、生產產品、文獻資料、音像資料、專利技術資料、生產工藝、商標廣告、生產生活用具用品等具有標誌和典型意義的物質和非物質形態物品。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工業群雕是這座工業博物館的特色,那一座座雕塑的後面,是重鋼奮鬥百年的歷史。可以想象,當身體略顯渺小的我們,從碩大的雕塑旁走過的時候,該是何等的震撼。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重鋼是重慶工業史繞不過去的話題,而拿鐵鍬、築高爐的一線工人則是重鋼繞不過去的話題。在重慶工業博物館內,工人群像的展示更能引人進入到那段歷史。

工業博物館濃縮重慶百年工業史

元旦伊始,重慶工業博覽園將正式向外開放。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重慶工業博物館的開放,重慶將又添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